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浪底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有近20万人移民,是国内目前唯一独立使用世界银行软贷的移民项目。根据国家的移民政策,按照世界银行的要求,并结合项目的实际进行实施,小浪底移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贵明 《水利经济》2002,20(4):68-72
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做好移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河南省黄河小浪底库区15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实践,从淹没实物调查、安置规划编制、农村移民安置、移民政策、管理机构、移民参与六个方面谈了对移民权益的保护,为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小浪底移民项目是单独立项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建设的项目,也是世界银行对移民首次和唯一提供贷款的项目。作者介绍了小浪底移民项目信贷提款的做法,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总结了工作中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庄安尘 《水利经济》2005,23(6):67-69
为探索移民项目评价的基本规律,完善移民项目评价体系,根据小浪底移民项目的实践,从经济效益评价、生产生活环境评价和移民收入分析3个方面进行研究。介绍世界银行、监理、监测等部门在小浪底移民安置工作中使用的各种评价方法以及最终的评价结果,分析评价数据与移民安置效果的关联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应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水库移民项目评价体系,并使评价工作制度化,同时,对移民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河小浪底移民安置实施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连栋 《水利经济》2002,20(3):13-17
结合小浪底移民搬迁安置实践,系统地总结了对农村移民、乡镇建设、移民资金、机构设置的实施管理,并从加大政府行为力度、引导移民参与、抓好生产开发、管好用好移民资金、移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探讨加强移民实施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文芳 《水利经济》2002,20(3):78-80
为了妥善安置解决移民问题,国家安排了86.75亿的总体投资用于搬迁安置库区移民及建设相应的配套工程项目。如何作好小浪底移民的财务管理工作,将这笔资金管好用好,确保移民资金安全可靠,保证移民任务的顺利完成,并提高其使用效益,不仅对小浪底移民项目至关重要,而且对我国在建项目的水库移民财务管理工作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巴秋莲  林晖 《水利经济》2002,20(3):30-33
通过对小浪底移民培训的内容、方法的讨论以及对小浪底施工区移民搬迁后经济收入水平变化的案例分析,说明培训在移民经济收入水平恢复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振刚 《水利经济》1998,16(5):28-30
水库移民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必然对移民工作产生影响。文章结合小浪底移民工作的实践,从市场经济对实物指标、补偿标准、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分析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把移民工作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9.
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保护与移民安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黑河中游地区灌溉用水过度增加,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直接威胁到下游额济纳绿洲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通过2000年37户117人生态移民的试点工作,证明生态移民安置工程是可行的,并于2001年正式启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额济纳绿洲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预计通过3年的建设,围封2万hm^2胡杨林,生态移民1500人及转移牧畜约10万只,以基本遏止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文章最后介绍了生态移民的内容,并探讨了生态移民安置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长顺县地处黔中腹中,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22.8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2%,该县边远南部的麻山地区,由于生存条件恶劣,人畜饮水困难,耕地以岩山坡地为主,耕作原始。粮食产量低,经济收入微薄,长期以来,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满足,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为了尽快解决该地区农民群众的温饱,近年来,长顺县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10月正式启动移民开发试点工程建设,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该工程于1999年10月全部建成完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完成土石方12160立方米,其中,土方5200立方米,石方6960立方米;完成投资272万元,其中:完成国家以工代岩投资23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42万元;建成移民新村4个,砖混住房82栋,建筑面积6303.2平方米;新修进村公路4条6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条2公里,新建蓄水池1座,铺设输水管道1公里,整修和改建水源点4处,征拨良田好土721亩、荒山200亩,营造经果林近300亩,共计安置移民82户428人,其中:异地安置移民80户418人,就地搬迁2户10人,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移民安置在马路乡高堡村小街上,该工程于1997年10月动工兴建,1998年10月完工建成,历时12个月,异地安置移民农户20户121人,建成小街新村,第二期移民工程于1999年3月在广顺镇的漳河、孙家院、大芦坝等地实施建设,1999年10月建成完工,历时7个月,安置移民62户307人,其中;异地安置移民60户297人,就地搬迁(代化镇)2户10人,建成漳河、大芦坝和孙家院3个新村。  相似文献   

11.
宁夏生态移民促脱贫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时期,宁夏在总结多年“移民吊庄”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宁夏特色的生态移民之路。截至2008年,已累计搬迁移民54.54万人,生态移民区群众收入稳定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新安江水库建成后淹没了淳安、遂安两座县城,移民289951人,其中外迁207407人,本县安置82544人。由于种种原因,2万移民该迁未迁,4万移民就地后靠,这些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移民遗留问题逐渐暴露。1984年国务院下达(84)国函字173号文件,同意增拨一次性补助5000万元(从1985年起分五年拨付),重点解决2万该还未迁以及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移民问题。这为该县库区发展经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管好用活这批资金,他们结合新安江库区的实际,率先进行大胆改革,并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40多年来,我国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移民1000余万人。在党和政府的多方关怀下,水库移民经济有了发展,但尚有相当一部分移民的收入没有达到本地农村人均水平。一方面,水库移民为“四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比较贫困,两者反差比较明显。如浙江省淳安县,淹没耕地30多万亩,移民人数达28.9万,是新安江水电站淹没区中损失最大的县。淳安县移民经济36年的发展历程,在全国大中型水库中比较典型,本文以该县移民生产生活发展进程为例,分析其状况、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截至今年8月底,河南省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全部告别库区,为丹江口库区腾出库容,这标志着河南省移民工作将彻底结束。为了确保一池清水送京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移民涉及11个乡镇、168个村、1312个组,加上线上留置的3.5万人,总动迁移民约20万人。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是国内外广为关心的问题。根据2001年在三峡库区进行的为期半年的调查以及移民研究文献的回顾,我们对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应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移民安置方式、提高移民补偿标准、稳步推进库区退耕还林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移民参与机制等措施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以确保三峡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水利经济》2008,26(5)
江西省在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过程中,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对移民人数能核定到人的,实行现金直接补助扶持,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连续补助20年,同时,扶持资金采取社会化发放,把扶持资金直接划入移民个人账户,使资金发放既快速又安全;而对于移民人数无法核定到人的,则实行项目扶持。仅2007年江西省安排项目扶持资金就达1.5亿元,实施扶持项目4907个。目前80%以上的项目已竣工,全省200多万移民和相关群众从中受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建立移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阳义南 《水利经济》2003,21(4):48-51
以湖南省华容县为个案进行移民调查,在分析该县建立移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移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和运行进行初步探讨。调查结果表明:建立移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孙阳  张祥明 《水利经济》2002,20(3):38-41
这些水库移民的安置大部分是从土地肥沃、河滩平川、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沿河两岸,就地后靠搬迁到土地贫瘠的山坡或外迁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三峡库区7万外迁移民全部迁往中国沿海11个经济发上市,其安置地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发展空间都比库区好了数倍,这种全新的“贫困→富裕”的搬迁模式的移民安置的特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我们对外迁上海市崇明县的移民进行了调查,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滩涂开发安置南水北调移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东线工程大农业方式安置农村移民的具体困难,分析测算了江苏省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不同安置标准下的移民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滩涂开发增量土地资源安置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如以江苏省当前人均耕地面积0.095 hm2的水平安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移民,则滩涂开发增量土地资源近期可安置移民114.08万人,移民环境容量的理论上限为405.21万人,足以安置东线工程的农村移民;同时,分析也表明结合江苏滩涂开发安置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设想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2 0 0 4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围绕一个目标,狠抓七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扶贫任务。2 0 0 5年解决4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完成5万人的移民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