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股市暴跌透析我国股市混乱和波动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股市长期处于一种混乱和大幅波动的状态,自2001年7月初以来,我国股市暴跌700多点,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股票市场一系列有缺陷的制度安排。为规范我国股市的发展,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必须创新投资工具,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和注重信用。  相似文献   

2.
在成熟资本市场上,股市周期和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利用谱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股市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在主周期波动过程中又嵌套多个次波动周期,并且股市和经济周期的主波动周期长度也并不一致,仅在次波动周期长度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长期看,股市周期领先于经济周期16个月;从短期看,股市周期要滞后经济周期约2个月,这与西方成熟市场不完全吻合。造成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应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个人投资者众多并不是造成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真正原因,造成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真正原因于其特有的带有一定制度性缺陷的系统性风险: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的业绩风险;政府对股市干预的过度和不连贯的政策性风险;市信息不对称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股票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居民投资于股市,股市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对我国股市价格波动与作为货币政策重要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市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不同,M1对股市价格影响最大.但反过来股市价格则对M0影响最大,对M1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股市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将其纳入必要的监管范围,减少股市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为指标,运用多元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股市与汇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汇市对股市表现出较强的波动传导,而股市对汇市的波动传递相对较弱,存在着波动传导的非对称性。对于上述结论,本文主要从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形势的背离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而言,经济波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紧密联系,股市常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前提基础上的.通过分析中国股市波动和整个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指出造成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周期背离的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该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股市的功能作用,使股市逐步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本针对目前我国股市中投资新增开户数存在随股票价格指数波动而变化的趋势,运用有关信息经济学原理和金融理论中的正反馈理论、投机理论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收集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稳定发展的股市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开户,而频繁大幅震荡的股市容易形成投资的不确定性预期,造成新增开户数的相应波动。  相似文献   

8.
徐爱东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5,15(z1):99-100,159
本文浅析了我国证券制度的建设阶段的划分,讨论制度的建设与市场的制度效应之间的关系.以改进Miller提出的"异常波动点法"对这个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制度反应程度随制度的健全而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率干预股市:理论与实践的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每一次调整都引发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分析我国近几年来股市波动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下,利率变化对股市的影响不同,与股市波动的相关性表现也不同。判断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仅要考虑股市的波动趋势,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投资者心理预期变化等因素,仅用利率变化来解释股市波动是不准确的。理论上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实践中还难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市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已走过了8年多的历史,但是,股市的异常波动却是影响股市正常运作的一大因素,股市的异常波动危害巨大,它阻碍了股市的规范和健康发展,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加强政府调控,防止和化解由股市异常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的办法来遏制股市的投机行为,需要通过具体的交易实证来验证其是否有效。2007年我国大幅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的做法,因为股市存在的逆向效用,在实证数据上达到对于股市噪声交易的控制作用。而具体的优化制度,需要从分段累进印花税率和收益比例累进税率两个方面来完善,并通过拉弗曲线和市盈率变化来分别检验税率变化对于税源的影响程度以及波动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股市价格波动的成长性特征、周期性特征、易变性特征、政策性特征和心理性特征反映了目前的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成熟股市以及其他新兴股市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提醒我们中国股市的发展道路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而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稳健而高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市场秩序混乱的种种表现;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经济主体行为短期化,法律制度不完善;最后提出整顿市场秩序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的办法来遏制股市的投机行为,需要通过具体的交易实证来验证。2007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大幅提高的做法,因为股市存在的逆向效用,在实证数据上难以达到对于股市噪声交易的控制作用。而具体的优化制度,需要从分段累进印花税率和收益比例累进税率两个方面来完善,并通过拉弗曲线和市盈率变化来分别检验税率变化对于税源影响程度以及波动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和通货膨胀)作为基本增长模型的解释变量,从股市波动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估计了股市波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文章发现:正常的股市波动能使金融发展更为有效的促进投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股市波动则往往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会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股票资产财富效应表现微弱,不利于财产性收入上升带来的居民消费增长.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市场规模、股价波动性、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均与股票资产财富效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较低的证券市场规模以及居民消费信心普遍不足是造成股票资产财富效应微弱的主要原因.尽管我国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但股市的不成熟是造成短期波幅与消费正相关的可...  相似文献   

17.
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检测我国沪深股市收益波动的结构突变点,并使用引入虚拟变量和标准差过滤的方法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建立GARCH和FIGARCH模型检验结构突变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沪深股市的收益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且结构突变将导致对收益波动长记忆性的高估,表明我国股市还未达到弱式有效的水平,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金融数量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能够有效地捕捉到波动的结构突变点,引入虚拟变量和采用标准差过滤均能较好地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而采用标准差过滤的方法的实证效果相对更好;我国股市收益波动存在显著的结构突变,且结构突变发生的时间均与重大政策或市场事件相对应,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受到经济政策和市场活动的影响显著。为此,应尽可能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减少过度的行政干预,促进股市的市场化运行,并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对证券市场的可能冲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具有波幅大、频率高的特点.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为帮助国有企业解困而设立的,其产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政府.政府隐性担保契约偏好对股市的干预加刷了股市的政策性异常波动.通过制度创新,政府隐性担保契约从股市退出,让市场规律指导股票市场运行走势是稳定股市、防止股市大起大落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9.
采用VAR和BEKK模型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与我国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并通过对比危机前后溢出效应的变化,分析了其是否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传染效应。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股市、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均值水平的传染效应显著,仅通过美国货币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传染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0.
信托是一种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我国自清末引进信托概念以来,一直是借信托之名做银行、证券和实业投资之实,不可避免会造成金融行业混乱的局面,民国时期就多次出现乱象。改革开放后,我国信托业因经营混乱而进行五次整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