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知识资本是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最主要的要素,它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知识体系的创造者和主要承载者,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具体化和权力化的支持性结构,其组成成分可以促成企业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传递、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创新,为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平台支持。顾客资本在知识资本的营运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是知识资本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关键因素,对实现企业价值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有很多,按照参与创新活动主体的行为不同,可以把创新选择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同,作用于技术赶超的机理不一,但都是实现技术赶超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技术赶超理论没有将其微观基础考虑进来,忽略了后发赶超的要素禀赋和技术能力。在扩展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证实了,要素禀赋决定了技术能力,而两者又共同作用于技术赶超的方式,进而发现要素禀赋的演变决定了技术能力和赶超方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技术差距、技术溢出与后发地区技术收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拓展的Verspagen技术赶超模型分析技术差距、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赶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差距和溢出效应都取决于后发地区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技术吸收能力;后发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要适当合理,过大或过小的技术差距都不利于后发地区充分地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实现技术收敛;对后发地区来说,通过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技术吸收能力可以实现技术收敛和经济收敛。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后发国家要实现技术收敛需要培育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后发技术赶超具有典型代表性,它分为三个阶段:在战后恢复阶段,日本采取直接的、全方位的技术引进战略,实现经济的最快恢复;在经济腾飞阶段,采取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形成合作创新网络,实现经济的低成本跨越;在经济赶超的领先阶段,由于自主创新不足导致日本的经济长期低迷,后劲发展不足。日本的技术赶超历程表明:要素禀赋决定技术能力,两者又共同决定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后发技术赶超的关键就是培育要素,提升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湖南相继提出"科学跨越"、"弯道超车"等经济发展战略,究其实质,都是要为了实现后发地区对先进地区的赶超,大力加快富民强省步伐,追求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社会资本的角度切入,在回顾相关文献及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知识创新及动态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框架: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创新活动对动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创新在企业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的关系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和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人才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其实现融资的需要。应对接资本市场,搭建融资平台;通过股权激励,实现"融智"需要,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以74家中国企业在2000-2010年参与的224个国际研发联盟为样本,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研发联盟中技术距离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研发联盟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联盟伙伴间技术距离与企业突破性创新呈倒U型关系,技术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联盟内知识的流动。紧密的联盟网络关系以及雄厚的技术储备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conflict–innovation relationship and poses the argument that social interaction amplifi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ask conflict and the harmful effect of relationship conflict, whereas trust suppresses these effects. Analyses of a sample of 232 Canadian-based firms demonstrate that at higher levels of social interaction,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conflict and innovation is stronger, and so is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onship conflict and innovation. Furthermore, at higher levels of trus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conflict and innovation weakens. This study adds to the emerging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pertaining to the study of conflict and provides a more nuanced view of the beneficial role of intra-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for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资本相关研究的理论分析,重点探讨家族性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性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的联合影响效应,以及这种联合效应是否强于家族性社会资本或非家族性社会资本个体效应。鉴于强大的控制联盟(即家族)的存在为组织环境中社会群体之间积极互惠影响创造了条件,还探讨了家族涉入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318份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性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性社会资本共同对家族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且联合影响效应优于家族性社会资本或非家族性社会资本的单一效应;家族控制对家族性社会资本和非家族性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代际参与对家族性社会资本和非家族性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资本相关研究的理论分析,重点探讨家族性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性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的联合影响效应,以及这种联合效应是否强于家族性社会资本或非家族性社会资本个体效应。鉴于强大的控制联盟(即家族)的存在为组织环境中社会群体之间积极互惠影响创造了条件,还探讨了家族涉入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318份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性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性社会资本共同对家族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且联合影响效应优于家族性社会资本或非家族性社会资本的单一效应;家族控制对家族性社会资本和非家族性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代际参与对家族性社会资本和非家族性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新经济时代,能否有效发挥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以2002~2004年间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条件分量回归方法重新审视了智力资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随着公司业绩的不断提高,两者的影响分别表现出逐步增强和减弱的总体趋势;只有在运营较佳的公司中,结构资本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复杂性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基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特征分析 ,认为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之间存在共生演化关系。技术由简单走向复杂的过程 ,也是组织逐渐网络化的过程。随着技术复杂性的提高 ,创新网络通过自组织机制不断进化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内技术等要素资源约束的背景下,浙江省部分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自发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获取海外知识,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拓展出口业务,在转型攻坚时期,实现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和改善。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访谈研究,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驱动因素—海外知识获取—绩效结果"研究模型。在研发团队知识主体特征层面,通过实证研究印证了国际创业精神、国际化能力和海外关系网络对海外知识获取投资决策、行为和努力的驱动,以及对企业创新和出口绩效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韩国发展过程中,工资上涨迫使产业升级,淘汰了落后企业和技术,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在动态干中学中得到提高。由此导致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过渡,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变化,与此同时,R&D的作用逐渐突出,技术获取从依赖引进转变为自主研发。韩国经验可供的借鉴是:(1)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消化成本上涨;(2)加强职工培训,促进新技术采用;(3)调整技术引进政策,重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自主创新;(4)通过产业升级促进服务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智力资本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中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智力资本已成为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管理从战略、组织、管理和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可发现两者的不同关键是基于不同的战略理论:一个是竞争战略,另一个是能力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