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城市宜居性是当前社会大家生活就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数据来研究评价宜居城市模型等问题,以淮海经济区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宜居度进行分析并选取一些城市为例,对其进行宜居城市评价体系构建,运用spss19.0统计应用软件来提取因子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出影响宜居城市主要评选指标,并阐述指标的合理性。从以上定量分析结果,评价徐州的宜居城市创建水平,并根据徐州市的具体情况,对各城市提升宜居水平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统计数据,POI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和综合评价方法,选取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和生活便宜度4个一级指标及18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市区、分区、片区及街道尺度对武汉市宜居性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提高武汉城市的宜居性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总体宜居性水平一般,市区层面宜居性受空间结构影响较大,且受河流湖泊的影响作用明显;分区层面上蔡甸区和江夏区的宜居性要明显优于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区的各行政区差别不大;片区层面的宜居性呈"多中心"分布格局,且不同街道的宜居性水平受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生态宜居城市应当是偏重在生态方面的宜居程度。构造出包括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维护、污染处理4个准则层共计19个指标的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河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评价,肯定了河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成就,但也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维护投入资金不足、污染治理力度参差不齐、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加快河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精明增长;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维护。  相似文献   

4.
大连城市化与三大产业发展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指标13个因子数据选取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模型,对大连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进行了阐述:城市化的推进能够提升第二产业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将对城市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依据其互动关系并结合大连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大连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构建河南省城市宜居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宜居城市的评价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城市宜居水平进行评价;提出宜居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黔东南地区为例主要针对城镇化水平下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AHP模型,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适合评价黔东南地区宜居性的科学合理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建设、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作为影响因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综合权重以及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根据得分分析影响黔东南地区宜居性的指标,其中影响黔东南地区宜居性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居住条件,其次是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根据数据分析得出黔东南地区目前存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系数不高、城镇化水平偏低、自然资源丰富的现状。根据数据分析和从黔东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强化城市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继承历史,构造文化底蕴;加强治安力度,提升宜居性等4种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状况、工业能耗和环保再生等3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安徽省16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城市之间及单个城市内部存在低碳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提出了推动低碳技术发展、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全方位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机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大连市已把发展临空经济列入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圈,把临空经济打造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港城互动推进"大大连"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怎样发挥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港城共同发展是“大大连”建设的重要问题;结合大连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港口和城市发展的互动作用,提出了实施港城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辽宁省市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择10项指标,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连为发达地区,沈阳为较发达地区,本溪、鞍山、丹东为中等发达地区,葫芦岛、抚顺、锦州、辽阳、盘锦为初等发达地区,铁岭、营口、阜新为欠发达地区;分析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市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是因当地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期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和地区类型。其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资源对于这类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类城市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问题,为这类城市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纷纷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青岛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研究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基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4个方面,利用2012年—2016年数据,评价近五年青岛智慧城市发展力水平,揭示青岛发展特点,提出针对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西宁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尝试对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高。结果表明,从西宁市2000~2011年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两者的综合指数总体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发展明显增速,发展水平超过平均水平,2010年之后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两系统的协调度也属于优质。2000~2011年,西宁市人居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曲线呈"U"型。最后,在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度的基础上,针对今后西宁市可持续发展思路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林业资源型城市等相关概念的界定,论述了林业产业在林业资源型城市中的主导地位,认知了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生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与转型期等演化历程,剖析了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性等,为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以推动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长沙生态安全建设是其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方面构建了一个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得到其综合指数(ESCI)为0.613,再通过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努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加大环保和科教投资、科学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普及和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安全规划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苏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进展快速,已经基本解决了拆除和外观改造的问题。但是,在苏州宜居城市建设、法治苏州和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中村外观改造的背后,仍然遗留了后续的城中村发展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走出原有的视野,将城中村改造置于"善治"视野中,将改造目标从建筑、房屋转移到"人"的焦点中,将城中村的总体规划,立足村落文化、居民生活质量,优化民生。文章从苏州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改变观念,在"善治"的视野下,提出了创新规划,重视融合、落实民主,顺应肌理和文化整合,生态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资源型城市是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面的扩大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林业经济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林业人口占城市人口1/3以上。所建立的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3个指标,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4个方面对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初始阶段,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如何利用好土地尤其是城市土地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用地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土地粗放利用为集约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建设用地最优使用。本文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无锡市为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是影响无锡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结合无锡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其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由韧性的一般理论切入,从韧性城市内涵的不同维度构建城市国土空间安全体检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1)基于城市安全角度,从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社会治理五个维度构建了表征城市安全情况的体检评估指标库;(2)在指标筛选和专家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指标库中各项指标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筛选的关键核心指标能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安全和韧性城市建设的真实情况;(3)通过核心指标体系的指标内涵和在城市国土安全建设过程中的推广应用水平,评价指标被分为引导性指标、强制性指标和倡导性指标三大类。研究结论:随着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可在强制性指标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特点选用倡导性指标,逐步纳入引导性指标,强化实施国土空间安全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