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化——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了公平与公正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实施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问、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衡。当前,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纷纷把关注焦点投向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积极探求有效途径以促进区域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网络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2.
赵晓 《河南经济》2003,(6):25-25
区域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增长在区域上是不均衡的,某些地区表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并带动其他地区的增长;经济增长在时间上也是不均衡的,像有时快、有时慢。对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来说,有可能出现大踏步地超过其他一些地方.也超过自己过去的现象,就象青蛙似的一下跳得好高,这就是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蛙跳效应”。  相似文献   

3.
谌利民 《首都经济》2004,(10):26-27
与以往历次五年规划相比,编制“十一五”规划,除了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改革与发展的结合、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外,突出的一条就是要在规划编制中引入区域均衡发展的理念。所谓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就是指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在各区域之间要适当、要均衡。缩小地区间差距。不只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重点是缩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编制区域发展规划,通过区域发展规划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经济自进入到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发展较快、西部发展缓慢的格局虽然有所缓解,但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此种不均衡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国家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性,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产生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但各区域间的人口、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分布十分不均衡 ,因而 ,采取何种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均衡或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认识到均衡与非均衡这两种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在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杨懋  祁守成 《发展》2011,(2):103-10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抑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就离不开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本文就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也即均衡与非均衡增长问题,是贯穿区域经济理论演变过程始终的一个主题,均衡战略强调的是社会效果和公平问题,而非均衡发展战略则强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规律,主张一些地区应优先发展,把效率原则放在首位。我国处于社...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内迅速发展农业的影响下,也逐步地暴露一系列的问题,重点问题是农业的粗放发展、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影响到国内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务必转变发展方式,而农业机械化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区域开发政策及其目标的选定●梁龙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2)一、区域开发政策的必要性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区域不均衡发展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的问题。但这种不均衡问题并不一定都成为区域开发政策的对象,只是在不均衡成...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定量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 ,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山东经济发展的主要出发点 ,提出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当倾斜与均衡发展、实施点轴开发模式、科技兴鲁、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异等区域发展政策 ,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产品难卖、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民增产不增收等等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结构不合理、自然资源缺乏、生产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如何突破区域界限,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求发展空间和所需资源成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宁波内部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过程各不相同,发展程度也不平衡,总体呈自南向北强度逐步增强的趋势。基于历史的原因,宁波经济一直被分为“北二市、中六区、南三县”三大区域加以研究。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变差系数、区域发展均衡度等衡量宁波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得出结论:(1)三大区域的分层基本合理;(2)近几年三大区域发展呈集聚状态,并且相互之间的差异程度有所缩小;(3)三大区块经济发展的差异来自于地缘优势不同和政策影响。并对宁波全市“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空间发展战略布局与区域划分之间关系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开始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阶段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因此,对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展开系统研究,将有利于总结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对中部地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晓春 《乡镇经济》2002,(12):12-1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利益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必然的表现,中国正致力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直至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农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西部大开发逐步被稀释化.边缘化、虚拟化和口号化。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是,一些西部地区政府,对“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战略挑战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6.
区域物流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及相应物流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规划中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可以运用非均衡发展策略来解决区域物流的优化问题。在非均衡区域物流优化策略的具体运用上,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理论前提,应考虑区域物流发展的水平和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贾璇 《北方经济》2012,(23):65-67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国改变传统的利用计划经济来协调区域问资本配置的手段,采取了梯度推移、向东部倾斜的非均衡发展策略。一方面,这让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而且这一现象在逐步恶化,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章以安徽省1991-2010年农业年度数据和金融机构信贷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各个动态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劳动力数量与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是它们的Granger因果关系;信贷和科技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还不明显。针对安徽省农村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加大信贷和科技的投入,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农业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促进安徽农村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事实上形成了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产业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投入大,发展较快,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弱较慢,并表现出各区域经济间发展的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产业经济相对弱化,而区域经济长足发展。加速发展区域经济——时代的呼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经济发展受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不均衡这一客观现象。文章利用GIS技术,开展了佛山市人口分布与经济重心耦合性、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分析,为佛山市的人口均衡布局、经济均衡发展、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