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雁泉 《魅力中国》2010,(6):243-244
“软”“硬”构词主要是通过隐喻实现的,它们在现代汉语中作为词素构成很多两字组相对立的词。近年来,以“软”“硬”组成的三字组新词陆续出现,它们并不像两字组一样相对立而存在。我们根据隐喻学理论,以“软实力”“软环境”“硬着陆”等为对象,研究“软”“硬”在三字组造词中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重点证明“软”的构词能力较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首先提出的“软实力”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构成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而“软实力”是导向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临县是山西省的西大门之一,地处晋陕峡谷经济区,随着晋、陕两省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协作选择,临县必将成为沟通两省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利用我县“软实力”优势,并提升为综合竞争力,以文化为支撑、科教为基础、创新为核心、人才为关键、制度为保证等构成的“软实力”体系,对于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我县文化、教育、科技、人才、制度等方面“软实力”提升进行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崛起的分析和争论几乎完全着眼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来自“软”性因素——包括文化、政治和外交——的力量是其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奇怪的是,软实力这个话题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要么无人提起要么被人滥用。虽然中国在施展这种实力时会受到种种制约,但其软实力资源颇为可观,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张长伟 《辽宁经济》2006,(12):42-43
“软实力”源于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对外关系,通过文化活动、制度以及各项政策表现出来。“软实力”和“硬实力”可以产生相互作用。发展软实力成为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演变成“软实力”的较量,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上作用重大,文化产品出口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不仅传播着各个国家的文化,而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6.
王秀芳 《东北之窗》2011,(23):98-100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载体,在大连,“文明城市”的美誉,正是多年文化软实力建构和发展的结果。因此,提升“文明城市”文化软实力载体的质量,应该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频频发生,“软实力”概念之于国家与民族的重意义亦随之凸显出来,受到愈加广泛的重视。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指出文化软实力的重性,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愿景。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再次在重大场合对文化软实力的重性进行了表述,提出在十七大已经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如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思想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王国平   《杭州研究》2006,(4):2-6
经济“硬实力”和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关注经济“硬实力”,又要关注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杭州经济“硬实力”显增强。去年,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5431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00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00多美元,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但杭州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化“软实力”提升相对缓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崮确立“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思想,以“一名城、四强市”(化名城、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建设为载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发展,使杭州的经济“硬实力”和化“软实力”相得益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以政府“有形的手”来提升“软实力”,高交会和北京科博会是两个样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0.
在“硬实力”影响逐渐式微,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力却日渐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软实力”表现出空前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在国内,而且主要在社会、政治方面,在于各种各样的现实社会矛盾冲突。在我国,政治生活具有优先地位,制约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只有提升我国国家内部政治软实力,我国文化、经济、社会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统一战线关系到政治软实力的生成基础与资源转换,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强大的整合力,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软实力”。必须一如既往坚持做好统战工作,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经济》2011,(11):16-17
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已进入第8个年头。在与会各方经贸合作数据不断刷新的同时,博览会也体现出推动各方平等互信、汇聚融合的“软实力”。《南宁宣言》正是这种“软实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包容和创新现代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异常艰巨。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积极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湖南大学作为“千年学府”,它是如何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培育和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和建设的?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企业实施“沟通”,促进企业整体软实力提高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营造“沟通”氛围,建立“沟通”机制;确保“沟通”顺畅的方法;最后,从双向性“沟通”可以消除所有误会,忽视“沟通”就会造成企业软实力的丧失两个方面阐述“沟通”打造软实力为企业参与竞争抢占制高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2009,(7):20-20
日本在推行“软实力”外交方面已经有纲领、有计划、有行动。深刻认识日本“软实力”外交的动因,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郝江东 《魅力中国》2011,(18):27-28
文化是一种力。作为构成软权力的重要因子,文化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均可谓一把优雅的兵不血刃的杀手锏,是国家建构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依托。文化外交即是以文化的手段谋求国家外交战略的实现。本文将对从文化、软权力等多个方面透视文化外交,并结合美国文化外交的实践案例,力求管中窥豹,对文化外交做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市域经济是一种统筹协调发展、又突出鲜明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经济。市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支撑,而“文化力”则是“软实力”的主要构成。文化力包括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能力和精神、文化产品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独特的文化力将对市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恋爱或婚姻中,实力并不总属于“高富帅”或貌似强大的一方,还取决于吸引力规律。这就是目前流行的“软实力”之说。“一带一路”能否为各方理解、认同、支持,同样有赖于这种“软实力”。 亚当·斯密曾经把市场的力量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而要催生持续的合作,自古至今的交往中,同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上期,本栏目刊登《中国时代:急需第三次抉择》一文,是《人民日报》在头版讨论中国现代化后半程出路,即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侧重点在经济。 在“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2009年,中国的GDP同样保持了8.7%的年增长,这再一次说明硬实力确实不可小觑了。中国要和平崛起,软实力也要硬。因此,我们刊发这篇文章,探讨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刘丽娜 《魅力中国》2014,(24):51-51
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由过去的依靠资源、军事、科技力量为主的“硬实力”逐渐向由吸引力、导向力、效仿力为主的“软实力”竞争。而构成“软实力”的要素则表现为:文化、制度、价值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当属极具创意成分的文化因素。而动漫产业则是内容创意度高,文化引领性强的产业,因此它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而我国当今动漫产业发展中的品牌意识还较为薄弱,还没有知名的动漫品牌。因此,在我国动漫产业中建立民族的动漫品牌,并依此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软实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将对提高我国的民族自信心,文化影响力与感召力有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面孔     
“‘软力量’这一概念非常适合正在崛起的中国极力消除威胁论的需要”随着中国的强大,经济政治地位在国际舞台上的巩固和提高,有更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更多的外国人开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中法文化年的圆满落幕,即将举办的中俄文化年和众多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建立,无一不体现了文化外交的重要性。如果说经济政治国防军事是硬的,那么文化外交就是我们中国外交的新兴‘软力量’,这样的“软硬兼施”才可以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文化已成为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重要领域,比之于政治与经济,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但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