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头的价值     
几年前,美国的凯伦到苏必利尔湖观光。晚上,他到湖边散步,忽然,一阵嘈杂声自不远处传来。凯伦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伙乞丐为了争夺地盘儿在大打出手。不一会,乞丐之间的“战争”就升级了.他们开始改肉搏为石块对掷。石头不长眼,就在凯伦决定离开这“是非之地”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一个男乞丐由北向南而行,一个女乞丐由南向北而行,他们相遇了。“啊!你那么像我,你的神情、你的服饰,以及你手中端着的空碗,与我毫无二致!”他说。“你也多么像我,尽管我是初次遇见你,但是我似乎很久以前就认识你。”她说。  相似文献   

3.
给乞丐鞠躬     
一家生意很好的点心店来了一个乞丐。伙计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滚开。乞丐却拿出几张脏兮兮的小面额钞票,说“今天我不是来乞讨的,我听说这里的点心好吃,我也想尝尝。我已经想了好久了,好不容易才凑到这些钱。”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位富豪临终前将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自己的一位远房亲戚——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在接受遗产后,这位乞丐亲戚身价立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随讯赶来采访这位幸运的乞丐,问他道:“在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第一人格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开了个小杂货店,生意较好。上个月.中学生李冉(14周岁)为帮助同班的困难学生,背着他父母向我借300元钱,考虑到我与他父母关系较好,就借给他了.当时李冉写了借条,言明一个月内归还。到期后,我找李冉要钱,他说还没有要到钱,无法偿还。我只好找其父母要,可其父母则以儿子借钱时未征得他们同意为由而拒绝偿还。  相似文献   

7.
出生在广西桂林市的小秉衡今年8岁了,可是他仍不会说话.走路、吃饭,因为他是个脑瘫儿。8年来,他的父母一直在为他讨公道而四处奔波。他们认为医院机械地推行母乳喂养,不让他们用奶粉喂刚出生的小秉衡,以致母亲在无奶汁的情况下,小秉衡挨饿了3天,从而导致脑瘫,但医院并不认为自己有过错。2007年3月15日,小秉衡父母拿到了广西区高院的终审判决书,高院判决他们获赔10万余元。然而对这个判决,他们感到失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外企业文化》2011,(7):I0036-I0037
大多数父母都有过这样的苦恼:孩子经常拒绝跟他们对话,尤其讨厌说教、批评。他们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不爱他。小家伙们有什么事都喜欢跟自己的小伙伴分享,也不愿跟父母诉说。当父母遇到这样的尴尬时,时常也会反省自己,如何才能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从以前的“棍棒之下出孝子”到与孩子讲道理,然而这种讲道理往往又被孩子认为是无休止的说教。在“对牛弹琴”之后又是一次大打出手。这样的反省与沟通只会适得其反,反而加大与孩子的距离,产生更大的怨恨。  相似文献   

9.
多年前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镇上有个不甘贫穷的乞丐,整天挖空心思琢磨发一笔大财。有次他捡到三颗芝麻,来到一家餐馆的屋檐下夜宿。半夜,餐馆的老鼠吃掉了那三颗芝麻。于是乞丐要老板抓住那只老鼠赔他,老板只好派伙计给乞丐抓住老鼠。不几天,乞丐的老鼠被老农的馋嘴猫吃了。这次乞丐又坚持要老农用那只猫赔他老鼠,老实巴交的老农别无他法,只好把猫给他。后来在他讨饭途中一条很凶的狼狗咬死了他的猫,他又要求狗的主人将狗赔他……再后来他带着索赔来的狗走着,远远有一头牛在草地上啃草皮,狗跑上去咬牛,被牛尖锐的角抵死。…  相似文献   

10.
枕戈 《审计月刊》2004,(3):57-57
“书是献给父母的。他们在天国远远望着我,目光怜悯又慈祥。”本书是“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的次女章诒和回首住事的结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_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不是完整的回忆录。书中由诸多片断入手,描述史良、储平安、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他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  相似文献   

11.
暮鼓晨钟     
郑翼 《人力资源》2012,(9):94-95
习惯左右人生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位富豪临终前将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自己的一位远房亲戚——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在接受遗产后,这位乞丐亲戚身价立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随讯赶来采访这位幸运的乞丐,问他道:"在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家都以为这位乞丐会说些如何享受富裕生活的话,但他的回答令周围的人大跌眼镜,他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会方便一些。"原来,长期做乞丐  相似文献   

12.
任黎明 《乡镇论坛》2011,(24):33-33
阿飞是个小作家,他的小说写得不错但销量不好。朋友肖克认为他不够张扬,但他自己觉得是因为写得还不够深入。最近他打算写一本关于乞丐的小说,决定先做一次体验。  相似文献   

13.
《乡镇论坛》2008,(16):43-43
十不要: 1.不要欺骗他(她)(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就不要说他们还活着)。 2. 不要承诺他(她)你做不到的事(如说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 不要强迫他(她)回乙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相似文献   

14.
周礼 《中国就业》2013,(1):64-64
他出生于密西西比州一个黑人家庭,由于家中兄妹众多,加上父母收入低下,他们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以至于年少时他想买一辆自行车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不过,贫困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丧失信心,反而让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穷人沦为乞丐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天灾亦有人祸,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乞丐因获取钱物的种类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靠抢夺、 偷盗、 诈骗为生的"凶丐",也有靠自己技艺、 苦力、 表演为生的乞丐,有时这几种乞讨行为可能同时存在某一个乞丐身上.乞丐的形象和行为在地方精英眼中有损城市的文明和治安,因此他们提倡对乞丐集中进行收容和改造.但是很多乞丐并不接受甚至反抗这种政府的这种改造活动.由于受到社会动荡的环境和改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乞丐问题始终在城市中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董金鹏 《中外管理》2014,(1):104-105
谈到养老话题时,杨卓(化名)变得沉默起来。父母已年过七旬,但因为无法承担北京的巨额生活成本,加上北京本地面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的稀缺,所以他们还只能生活在河南老家。孩子出生后,他能分配给父母的时间和关怀就更为有限了。  相似文献   

17.
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乞丐站在地铁出口卖铅笔,一位商人匆匆而过,向乞丐杯子里投入几枚硬币,但忘了取铅笔。过了一会儿这位商人返回,取了一根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 然后匆匆离去。几年以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时,一位衣冠楚楚的人士向他致谢,告诉商人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他的生活改变,得益于商人的那一句话:“你我都是商人。”而在这以前,他仅仅只把自己看成一个乞丐。对于这个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其有不同的领会与感悟。这也同样给企业经营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做什么的?是一位商人,还是一  相似文献   

18.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乞丐也不例外。当我们想不到赚钱良方时,其实可以借鉴一下乞丐的生存哲学。面子不能当饭吃做乞丐的第一要务就是放下面子,同样,经营时也要放下所谓的面子才能赚到钱。李嘉诚就是能放下面子的人,他从上门推销,受人辱骂做起,现在已不知有多少人在为他做推销。人人都是财神爷乞丐从不得罪人,因为在他眼中,谁都可能给他三分两毛的。做生意的大忌就是得罪人,要注意与人为善,处处留个好印象。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每天上下班时都向电梯里所有的人点头示好,结果和一位女士成了朋友。后来,他通过这位女士获得了许多业务。  相似文献   

19.
李靖 《中外管理》2010,(5):113-114
如果把外界的干扰比喻成电脑上打开的一个页面的话,独立人格的心灵能力,就是不把它"最大化",而是"最小化"、"关闭",乃至压根儿就不打开这个页面的能力!听过一个印象很深的故事:一个人带朋友去自己家里做客。快到家时,经过一个坐在路边的乞丐。这个人拿出点钱给了乞丐,乞丐却一声没吭,并没表达出感激。朋友有点生气,说:“看来以后不能给乞丐施舍了!你难道常给乞丐钱吗?”这个人说:“是的,我常给,包括这个在自己家附近的乞丐也常给。  相似文献   

20.
王新同 《乡镇论坛》2013,(34):43-44
“励志哥”远赴中东淘金 李骏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为了供他和哥哥上学,每天起早贪黑地在菜地里忙活。让父母欣慰的是,兄弟俩不但学习成绩好,还懂得帮家里分担农活。2005年,兄弟俩在同一年里先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和高中。手捧两张录取通知书,父母忧喜交加,喜的是两个孩子都很争气,忧的是即使全家人不吃不喝也负担不起他们兄弟俩的学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