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欺诈析     
保险诈骗的法律解释及特征 我国《刑法》第198条对保险诈骗罪是这样规定的: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程度,骗取保险金的;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4.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保险财产损失,骗取保险金的;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有以上五种情形之一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一、保险欺诈及保险反欺诈 我国《刑法》把保险欺诈定性为一种犯罪行为,《刑法》第198条作了明确的界定:“保险欺诈罪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或者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或者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业赔付总额中,有15%~30%是因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诈骗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一)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保险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手段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法条中规定的五种行为方式。第一种是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诈骗保险金。所谓"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违背法律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在保险对象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李伟  张佳 《中国保险》2000,(5):43-44
道德风险是人寿保险业中最难以发现、最难以测定的一种风险。它主要表现在:保险当事人对保险事故漠不关心;故意诱发保险事故;违反告知义务:骗取保险金;强行索要保险金等。在人寿保险业发达的日本。通常以具体的投保目的、保险金额、收入情况等作为测定标准衡量道德风险。为使寿险道德风险防范有法可依。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何谓保险欺诈?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但大多数人认为,保险欺诈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保险事故发生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致使保险人陷于错  相似文献   

6.
朱朝晖 《中国保险》2010,(12):22-25
广义的保险欺诈包括三个方面:投保人欺诈、保险人欺诈、第三方欺诈。凡投保人不遵守诚信原则,故意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真实情况,诱使保险人承保,或者利用保险合同,故意制造或捏造保险事故或虚夸标的的实际损失,以骗取保险金的,均属投保人欺诈。凡保险人在缺乏必要偿付能力或未经批准擅自经营业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金融诈骗案件特别是重大金融诈骗案件不断发生,已成为经济犯罪的一大趋势,"周明荣案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其涉案金额之多,涉及面之广,损失之大,影响之深,无不令人震惊。"周案"的发生,再度向社会和金融界警示:防范金融诈骗已到了何等关键的时刻!对此,本文谈一点拙见。一、当前金融诈骗的表现形式1.以高利为诱饵。社会少数不法分子为了达到骗取资金的目的,总是采用各种手段引诱、拉拢、腐蚀银行工作人员,使之上当受骗。一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采取预付部分高息、并承诺到期还本付息(高息)的  相似文献   

8.
道德风险一直是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农业保险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多侧重于投保人道德风险,即单向道德风险,而对双向道德风险问题少有研究.运用双向道德风险理论,分析我国保费补贴条件下农业保险中的投保人与保险人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后果,进而对农业保险中双向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治理双向道德风险要区别对待,对于投保人道德风险应主要通过改善合约、诚信培育等方式来防范;对于保险人道德风险则主要应通过完善法规、加强监管等来治理.  相似文献   

9.
车险人伤保险欺诈的概念和社会危害性 本文所称车险人伤保险欺诈,指在涉及车辆伤人事故中,投保人、被保险人、驾驶人、受害人及其利益攸关方(受益人应作广义理解),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其发生的原因、谎报事故性质、夸大损失程度、伪造证据等手段,来骗取保险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金融诈骗的特征与对策黄造坤几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屡屡发生,不仅对国家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有的已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综合分析金融诈骗的主要特征和作案方法,研究案件的成因和防范措施,对于及时打击和有效防范金融诈骗都是非常必要的。一、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所谓道德风险即指出于不良动机,违反诚信,人为故意制造危险事故的可能性。如被保险人故意纵火图谋赔款,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骗取保险金等等。传统意义上对保险道德风险主体的理解仅限于被保险人(包括投保人、受益人)一方,笔者认为这是有欠周密的,道德风险的主体还应当包括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保险欺诈一度猖獗,保险诈骗金额约占赔付总额的20%-30%,不仅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严重侵害了广大投保人的利益。为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予以打击,其思路大体可以概括为:立法先行、政府推动、(保险)公司为主、行业联合、社会参与、共同治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反保险欺诈体系。美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防范保险欺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新型网络诈骗及防范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新型网络诈骗的概念、新型网络诈骗的特点、新型网络诈骗案件的表现形式以及防范新型网络诈骗案件的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怎样防范金融诈骗案件庞人和金融诈骗案件是指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直接从金融机构中骗取资金或有关信用文书的行为。近两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并有急剧上升的趋势。它不但严重地损害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信誉,...  相似文献   

15.
一、受益人的含义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或保险期满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我国《保险法》第21条明确了“受益人”这个概念。第60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第63条中又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被保险人的继承人也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在这些条文的“受益人”中很明显地包括了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因此,对于《保险法》中及保险…  相似文献   

16.
所谓道德风险即指出于不良动机,违反诚信,人为故意制造危险事故的可能性.如被保险人故意纵火图谋赔款,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骗取保险金等等.传统意义上对保险道德风险主体的理解仅限于被保险人(包括投保人、受益人)一方,笔者认为这是有欠周密的,道德风险的主体还应当包括保险人一方,如由于保险公司内部经营机制不健全,保险从业人员与被保险人内外勾结骗取赔款等.对于这种风险,保险公司除了不予赔付以外,还要依照<保险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视其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保险是投保人按签订的保险合同的规定,一次或分期向保险人缴付保险费,保险人在发生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不可预料或不可抗拒之事故时,对投保人或受益人进行补偿或给付保险金,以保障投保人或受益人的权益。保险在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任何保险法律关系的发生,都必须以保险合同为依据,保险合同是发生保险法律关系的前提,无保险合同,保险法律关系就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在2006年全国银行卡工作会议上披露的信息显示,2005年我国共发生银行卡诈骗案件1835件,涉案金额6697.03万元。从犯罪手法上看,银行卡诈骗主要有以下5种常见手法:短信诈骗;利用黑客软件、网络病毒盗取客户银行卡号、密码;“网络钓鱼”,即在互联网上设立假的金融机构网站,骗取银行卡号、密码;使用高科技手段在ATM上做手脚进行诈骗;用假卡大宗购物行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林林总总的银行卡诈骗案件中,大多都是因为持卡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作为一本奉献给持卡人的读物,《中国信用卡·生活版》建议大家多了解一些安全用卡的常识,以提高银行卡风险防范意识,熟悉并掌握反银行卡欺诈的技能。  相似文献   

19.
聂勇 《中国保险》2024,(1):58-62
<正>问题的提出健康保险,是指由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健康原因或者医疗行为的发生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以及医疗意外保险等。保险人销售健康保险产品,应当以书面或者口头等形式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内容,对保险责任、保险责任的减轻或者免除、保险责任等待期、保险合同犹豫期以及投保人相关权利义等事项作出明确告知,并由投保人确认。其中“等待期条款”被列为明确告知内容的范畴,足以印证“等待期条款”在健康保险中的特殊性及关键性。  相似文献   

20.
李桂华(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从投保人角度看性价比此次评选主要考虑的标准有4个,一是保险责任的范围,二是保险的期间,三是保险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