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育辉 《企业文化》2004,(11):42-43
中国企业需要建立符合具有自身生命力和中国特色的管 理模式,中国企业更需要基于自身文化环境的企业文化战略管 理模式,中国管理咨询需要更适合中国企业植根发展的企业文 化理论支持以及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咨询实践技术。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建立符合具有自身生命力和中国 特色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女士、先生:感谢您的支持!通过我们共同的参与,我们已经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化管理思想论坛年会,企业管的中国化已经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实践和推广中国化管理的思想和理论成为我们新的任务。营销企业管理实践的前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而言,营销战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对于社会的文化环境言,市场营销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企业营销战略能够决定企业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西方的营销管理思想以惊人的速度扑向中国的企业,但在市场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趋势之下,企业营销注重的是不同文化背…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要避免变成秀才文化,变成文字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又有一种不好的趋势——把企业文化变成了企业文娱,把一个体系化的文化建设、文化管理娱乐化,用各种文体活动替代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显示,有11%的企业经营者同意“企业文化就是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这一说法。可以推测,存在这种误解的人数事实上要高于甚至远远高于这个百分比。  相似文献   

4.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电化工程集团三公司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构筑学习型企业、实施文化型管理、建立效益型组织,按照"在不断否定中超越自我,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和"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域文化差异明显,中国企业的全国化经营自然面对着多种文化差异的局面。本文从地域文化差异入手,分析导致地域文化冲突的原因,进而解释其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重要影响,并以独特的潮汕文化现象为例进行阐释,最后提出一系列跨文化管理的建议,为企业全国化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移的世界性潮流涌动的时候,企业文化——一种崭新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模式就应运而生了。这个在80年代初期发轫于美国的管理理论,对传统管理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扬弃,其革命的声浪在1984年前后传入中国,迅即引起了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十多年后的今天,企业文化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并结出了丰硕的实践之果。当我们在品味这种变革之果的时候,不能不将目光投向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这个被人誉为中国企业文化的不倦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7.
集成化质量信息管理技术在中国企业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制造业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在制造企业内实施集成化质量信息管理的需求快速增长。然而,质量管理信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经营战略、运营模式、信息技术、现代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企业文化与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来在中国企业推广集成化质量信忠管理软件系统的实践和大量的企业调查,就集成化质量信息管理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和企业实施展开论述,分析并总结了中国企业质量管理信患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困难,并提出了一套在行之有效的实施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敏静 《企业文化》2009,(11):49-49
随着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深入,量化管理成为了企业文化管理的一种新趋势。 企业文化管理需要量化 企业文化怎样才能帮助企业把资源激活?企业文化对企业究竟能影响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越来越需要用量化的方法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周易》与企业权变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理易是中国文化语境涵养而得的管理论说,是以易这一权变的视角,把握管理领域之错综变化,探讨现代组织的系统化、整体化、调配化、决策化及绩效化的学问。本文试图在这一课题范畴更进一步通过发掘古代易学的权变管理思维,探讨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潜在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西企业管理文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希平 《企业经济》2003,(11):48-49
企业文化是文化与管理的共生体。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迥然不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别,反映在企业管理文化上主要存在决策方式、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判断管理效果的标准等四个方面的差异。中西方企业管理文化各有利弊。中国企业应扬长避短,把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围绕建设幸福企业的目标,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中国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持久竞争力靠的是体系化的企业文化。十二五已经开局,怎样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把企业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许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文化工作者都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提出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特别关注的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进行探讨,论述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是培育和谐文化,实现企业自身的和谐和企业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创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文化理念,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多年来,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潜心探索管理的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管理之道:企业学校化、企业家庭化、企业军队化、企业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文化在历经20多年的艰难发展后,展示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企业在文化制胜的同时,部分企业却因文化虚荣、文化自满、文化变异、文化守旧等影响陷入文化僵化和面具化怪圈,干扰着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尤其是以"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奶业危机,深深触动企业领导者和企业文化界的神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如何防止并打破文化僵化和面具化,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东方管理文化的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于东方管理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影响的研究备受重视,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在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也越来越呈现出重要作用.因此,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构建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尝试以中国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为视角,构建符合中国企业文化特征的、富有东方管理文化特质的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通过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济》2014,(11):77-80
战略、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文化影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固化或变革文化化,战略和文化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有效的传递,人力资源管理由战略和文化决定。本文从战略和文化的视角视角,阐释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用,分析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战略和文化的缺失,并尝试从这一视角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管理科学化的企业文化理念有机结合,并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这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20世纪70年代末,突然崛起的日本经济,对美国乃至西欧的经济巨头地位构成了挑战,同时也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的思索。尤其是美国企业家们在一夜之间发现日本在某些方面已超越自己,在惊讶之余,他们对日本企业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日本与欧洲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显著的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跨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跨国企业的成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管理多元文化的能力。中国跨国企业逐渐走入海外市场,所面临的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多,文化差异给跨国经营带来了优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本国化、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在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之间,寻求一种适度的跨文化平衡,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安全管理离不开企业安全文化,一个企业塑造了怎样的安全文化环境,也就会使员工形成怎样的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是安全管理的一面大旗,它引导团队  相似文献   

20.
0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某些优秀文化思想可以古为今用,这其中,自然包括管理思想.从历史上有过的实践来看,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中国当下的国情下,要高效地发展壮大企业,就必须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精华,并将之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的实际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