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涛在《沿海经济》2000年第三期上发表述评认为,按“知”分配也会造就大富翁。他的看法是:现在按脑力劳动的成果来分配,在政治上早就不存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按“资”分配,即按生产经营中的资本、资产拥有量分配。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也是一种资本,而且是十分重要的资本。它一日写市场结合起来,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有时会超过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的能量。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凭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按“知”分配也会造就大富翁  相似文献   

2.
郑小平 《公司》2001,(1):23-24
人类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主要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其分配方式已由按劳分配发展成了按知分配,按知分配正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分配方式。 一、关于按知分配的主要观点 关于按知分配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观点: 1、所有制论观点。 所有制论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生产要素,按知分配本应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中国当今市场经济条件和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由于按劳分配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在公有制经济中,每个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第一节基本建设计划的作用和任务不问社会形态如何,人们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在社会各部门间按一定比例分配人力、物力.这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一个普遍规律.而这种分配采取什么形式、不同的社会形态却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指出:“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①在原始社会,采取的是原始的直接分配社会劳动的形式.在资本主义下,商品生产已普遍化,所以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只能采取价值的形式,通过价值规律来进行.当整个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即将被消除,此时,社会劳动就可能根据社会需要直接地按比例分配.随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则成为必要和可能的事情.此时,尚不能消除商品生产,因而价值规律就必然会起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终究是起着决定性的主  相似文献   

4.
社会分配方式与个人收入形式的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发展,以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确立,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而我国理论界未能把社会给个人的分配收入方式与个人收入的具体形式严格地区别开来.并把一些个人收入的具体形式,如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营企业的资本收入、其他的资产收入、经营收入等,都界定为是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本文试就"个人收入形式"与"社会分配方式"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探讨,以深化对个人收入形式与社会分配方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提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别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旨就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把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用以更快地发展生产力。通过分配结构调...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行为与社会公平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理解“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意义时,引发了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原则的讨论。这场讨论十分有意义,它有利于厘清某些长期模糊不清的概念,正确区分生产者行为和政府行为。一、关于“收入”和“收入分配”概念“收入”和“收入分配”是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前者属于生产者行为,后者属于政府行为。讨论收入分配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职工与企业共命运的责任感,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在分配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按有效劳动分配”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逐步推行。这个概念的使用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什么是“按有效美动分配”?持此论者表述为:以企业的效益水平确定分配标准,按职工创效大小确定收入高低。其实这说的是工资制度。工资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按劳分配原则而制定的劳动报酬制度c早在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大中型企业工资总额同本企业经济效益相…  相似文献   

8.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是任何社会部追求的两大目标,而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进行效率与公平的选择,这是长期困扰经济学界的一个难题。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推进,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日趋扩大。虽然,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因所有制的差异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但是,它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效率与公平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决策者们的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效率优先”,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兼顾公平”。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点在哪里?二者如何有机结合,发挥作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自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之后,按要素分配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理论界关于要素分配有关问题的研究更是呈现高潮,关于要素分配的涵义、理论依据、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很多突破,也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0.
论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白益民张军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社会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多元化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大家知道,不问社会形态如何,经济的发展都要求保持一定的比例。正如马克思所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并把它称为“自然规律”,并且说:“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在资本主义下,社会生产比例的保持,只能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和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到: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试图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笔者认为这一提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多处值得商榷。本文将从本质和可行性上论证按贡献分配的不合理性,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李洁 《西部财会》2010,(3):72-75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原则,但目前,政府必须注重公开,讲究公平,在收入分配中寻找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毕竟效率是市场的事,只要有了市场机制,有了竞争,效率自能解决(政府配置的资源例外)。而公平则是政府的事,它是对贫富矛盾的协调,也是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丁蓉 《电子财会》2001,(3):31-32
多品种盈亏临界分析时,应用保本分析公式:保本点=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存在着一个问题,一个固定成本对应多种产品的贡献边际,即存在一对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对应问题,以便于应用保本分析公式,就需要把“一对多”转化为“一对一”或“多对多”的形式,前有综合贡献边际率法,联合单位法,后有“分算法”。分算法,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全厂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对每一个品种分别进行盈亏监界分析。既然分算法下要分配固定成本,那么就存在“分配标准”的选择问题,选择分配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一些企业实行了一种称之为“模糊分配”的工资奖金分配方式,且有蔓延之势。对此,社会褒贬不一。据称,这种“模糊分配”可以减少分配中的矛盾,调动职工积极性,云云。问题很清楚,过去曾明令禁止发放“红包”的做法,现在又以“模糊分配”重新登台亮相了。这种明显背离社会主义民主管理与群众监督的做法,弊大于利,实不可取。 一、“模糊分配”下符合我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性质格格不入。 所谓“模糊分配”就是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的多少,不是按照职工民主讨论通过的分配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6.
乔世霞 《广西会计》1999,(10):14-15
借鉴西方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首先应了解西方的股利分配理论,其中包括“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股利无关论”认为,在完整无缺的市场环境中,公司的任何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都不会产生影响;而“股利相关论”则认为,“股利无关论”所标榜的完整无缺的市场环境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任何企业都无法摆脱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成为制约公司市场价值的条件之一。按照“股利相关论”的观点,公司在盈利年度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就成为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核心内容。一、…  相似文献   

17.
王敏 《公司》2001,(3):48-49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各种“承包制”的施行,多功能综合型的班组正在不断取代计划经济时期单一的行政班组,尤其在建筑施工企业。这些企业有的班组以“小分队”的形式,陆续地打入沿江、沿海、国外三大建筑市场,在外独立承担工程任务。它们不但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而且有班组分配的决定权,可以在内部进行二次分配。所谓二次分配,就是指班组 (承包组 )生产所得总收入扣除成本和必要的上交后,向所属职工个人的分配。二次分配的作用在于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其内在潜力。如果分配不公,将会导致职工产生消极情…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近年来,不论干部和群众,对收入差距之大议论很多,对分配秩序之混乱相当不满。有关调查也表明,收入分配问题已连续几年高居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前列。就企业来说,很大部分职工中心态不平衡现象反映强烈,其中过大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所引起的矛盾尤为突出,由此而带来的“心态失衡,发展失势”的情况反映相当突出。从更深层次来看,社会分配不公不仅会催生少数“暴富族”,导致社会两极分化,造成老百姓心态失衡,而且容易滋生腐败,  相似文献   

19.
动态股权制是对企业产权、分配、人事和劳动“四项制度”做出系统安排,并实行动态管理的企业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它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以企业的经营者和经营、管理、技术等关键岗位的人员(关键人)为主要对象,以出资人资本(当前主要是国有资本,也包括其他出资人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分配权部分阶段性分离,及企业当年新增或减少净资产的一部分按贡献分配为主要形式,实施按基本劳动分配、按资本分配、按贡献分配“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建立依法选举、竞争上岗的人事和劳动制度,从而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而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会产业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股权动态多元化的一整套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灵活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分配方式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抽象地、孤立地讨论分配方式 ,而必须把分配方式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 ,特别是所有制关系中去研究 ,以便揭示出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分配方式。由于我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这一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据此 ,我国的分配制度必然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