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与改善民生,就应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本文分析了高质量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探讨了高质量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提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报告中,党中央前所未有地强调了以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李丹辰 《活力》2010,(11):42-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指明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目标,同时.也为加快和提升档案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开展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邓宏图 《活力》2011,(21):9-1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承担着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必须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职责领域内的民生工作,自觉融入到全面加强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让更多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这是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之后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无疑是十七大报告折射民生亮点.破解民生之道,其处处体现着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李占吉 《活力》2008,(11):34-34
一、为什么要强化民生 什么是民生?民生,直白、通俗讲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生长、生计和生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重要的工作任务。审计机关应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关注民生问题,及时转移审计重心、着力加强民生审计,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5.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七大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笔者结合学习十八大报告体会,谈谈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新要求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对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近年来,苏州市劳动保障局将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下移,触角向社区延伸,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改善民生,坚持创业富民、就业利民、保障惠民、和谐安民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大力推进创业扶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把“住有所居”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任重道远。因此,要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现结合定陶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赋予了审计机关光荣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