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金融体制经过多年改革,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主,以控制信贷计划为重点,运用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但金融宏观调控总是“一紧就死、一松就乱”,难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本文拟就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机制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卷首语调统工作的蓝图随着《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贯彻落实,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金融体制。在新的金融体制下,中央银行要通过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调整和实施,对宏观经济实行调控。而实施货币政策的科...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是从中介目标至最终目标的调控阶段.区域差异使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容易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应该加强建立区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体系,同时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经济的需要,而实现这一目的要依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实现。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一定的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立足于现实,采取措施,积极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仅要积极完善政策工具本身,更要积极创造能使这些工具发挥作用的微观条件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马骏  何晓贝 《金融研究》2019,474(12):58-69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建设方略张亦春市场经济决定市场金融。我国金融体制按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一个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7.
关于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中央银行的几点思考肖文发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是构建强有力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体系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金融体制的关键环节。如何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在反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央银行和各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从而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强化货币发行管理适应职能转变吴发灿,陈武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中央银行将从控制信贷规模为主向调控货币供应量为主逐步转变,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以实现货币政策为最终目标。金融体制的改革势必要求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部门更新观...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不十分明显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微观经济主体等方面存在着传导障碍,使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随着传导路径的加长而层层衰减或失真,只有不断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魏莉 《金融与市场》2001,(11):43-45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障碍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是由于经济体制不健全,金融体系尚不完备,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环节上存在着一系列的传导障碍.……  相似文献   

12.
双重名义锚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霞民 《上海金融》2007,73(1):39-42
名义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成功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和汇率这两个名义锚,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经常会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对银行贷款增量的影响,认为在双重名义锚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会使其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已经成为贯彻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最前沿部门,为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央行与银监会职能分离后,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更成为了基层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受主、客观等多种因素制约,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受阻问题,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为此,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宝诚 《新疆金融》2006,(11):41-42
一、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随着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的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个体的传导体系,建立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而在传导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传导不畅的问题。(一)中央银行层面1.利率未完全市场化。虽然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  相似文献   

15.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引进和建立准备金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突破。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实行业务领导的金融体制尚未完善,因此。我国的准备金制度在调节信贷规模,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还有许多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一、我国的准备金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各专业银行必须按旬末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准备金上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其出发点是使该项制度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发展资本市场改革金融体制 关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主流观点认为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把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经营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彻底分离,使得责、权、利较为清晰;同时也要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调控职能,特别是要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力,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庞大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集金融宏观调控与银行监督管理于一身的运行模式正式结束“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以实现“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成为人民银行的首要职责。当前,中央银行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分支机构职能定位出现偏差、贯彻货币政策的手段有限、货币市场不发达和功能残缺影响公开市场操作效果等问题、需要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通力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行为协调机制等,强化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中央银行建立了货币传导研究系统对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传导的国别和部门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成为欧洲中央银行制定和评估货币政策的有力依据,也为我国中央银行深入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引致中国金融业发生了深刻变革,货币市场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联系更加密切。货币市场的不发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宏观金融调控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方向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新的经济条件下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的关键性原因之一。因此,在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机制间接化改革的进程中,尽快建立起与货币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已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满足金融市场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立法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度改革的新趋向,本文以日本、新西兰、法兰西和英格兰四个有代表性国家的中央银行法改革为研究对象.经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货币政策目标的界定、货币政策的决策权限、货币政策决策机构的人事安排及旨在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信息公开制度四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共同点,为我国修改中央银行法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