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晓军 《新智慧》2008,(9):19-20
财政专项科研拨款是由政府财政支付并由企业承担的科研课题经费。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该类拨款在专项应付款中核算。企业应于实际收到专项拨款时:借:银行存款;贷:专项应付款。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各项资产的部分:借:固定资产等;贷:有关科目。借:专项应付款;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未形成资产需核销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借:专项应付款;贷:有关科目。拨款项目完成后,如有拨款结余需上交的:借:专项应付款;贷:银行存款。  相似文献   

2.
孙文军 《新智慧》2004,(1A):48-49
关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建工程在未完工时发生减值,应提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但对工程完工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则没有规定。在实务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①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以在建工程账面余额作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同时,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相应转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同时,借: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3.
《新智慧》2008,(8):32-33
059.企业员工的医保卡费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具体账务处理为:发放员工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负担部分)。缴纳社会保险时: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企业负担部分),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负担部分);贷:银行存款。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财政部对《企 业会计准则──投资》(以 下简称“投资准则”)的有关 内容和规定进行了修订和 补充,但仍有一些问题尚不 明确,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 看法。 一、企业以存货对外投 资的成本确定问题 投资准则对企业以放 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 股权投资,其投资成本的确 定、公允价值与投出的非现 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的 处置及将来对资本公积准 备项目的处理都作了规定, 并通过举例具体说明了有 关的会计处理过程。但这些 都是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为例,并没有涉及企业以存 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问 题,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 难。笔者认为,企业在以存 货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其投资成本应为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应的增值税税额。具体讲:当投资转出存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时,投资成本应为投资转出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按转出存货的公允价值计算的增值税税额;当投资转出存货的公允价值小于或等于投资转出存货的账面价值时,投资成本应为投资转出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转出存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举例说明:企业将一批闲置不用的材料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其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则投资成本一12...  相似文献   

5.
一、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因捐赠物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收入在“其他收入”账户核算,期末“其他收入”账户余额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参加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另一方面又规定,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物为固定资产时,应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其不影响单位的事业结余,也不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以上同是接受捐赠,但两种处理方法相差较大,缺乏可比性。对此,笔者认为: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可以不通过“其他收入”账户核算,也可不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而是作为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增加,另设“事业基金”账户反映。这样处理后,同是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便趋于一致,同时,接受捐赠获得的收人直接增加单位的净资产,也比较合理,容易理解。 二、结转自纂基建的核翼 结转自筹基建是指事业单位经批准用财政补助收人以外的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其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设置“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来核算非预算资金安排的自筹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结转憎况。单位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建设银行时,按转存数记人本科目的借方,平时贷...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产品品种和质量的竞争愈演愈烈,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应的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所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研究与开发活动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但是,关于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迄今为止仍未形成统一意见,我国对这一问题的规定也相当模糊。笔者参考国内和国际上现有的一些对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其中心思想有两点:①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借鉴固定资产核算时采用的“在建工程”账户,设立一个“在建无形资产”账户来归集各项费用,待研究开发项目结束后再将其转入“管理费用”或“无形资产”账户。②在研究开发尚未结束的会计期末,借鉴应收账款核算所采用的备抵账户,设立一个“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账户,以避免未来研究开发失败对当期利润造成巨大影响。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如下:1、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用“在建无形资产”账户归集发生的各项费用。借:在建无形资产;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2、在会计期末,估计未来研究开发成功的可能性,按一定比例计提“研究开发失败准备”。借:管理费用;贷:研究开发失败准备。3、某研究开发项目结束并获得成功,按该项目所发生的实际成本结转...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规定的会计分录一直以繁杂著称,其中换入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的确定更是难点。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模型设计法,此种方法便于理解,现将其说明如下。一、模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步骤非货币性交易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其确定的基本思路是:①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必须在会计分录中完全冲销。资产已经处置,则相对应的账户自然应当全部结清。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同时换出固定资产还应当转销相对应的累计折旧。②在换出存货时,应当视同销售计算相应的销项税额;在换入存货时,同样需要计算进项税额。③换入资产的价值是一种计算平衡数,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倒挤出来。④支付的其他税金、手续费等计入换入资产成本。二、基本模型非货币性交易基本模型包括如下基本假设:①非货币性交易中未涉及到补价。②换入、换出资产中未涉及到存货。该非货币性交易可设计基本模型为:借:换入资产(计算平衡数);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其他税金、手续费。下文将基本模型逐步扩展,以说明如何运用模型构造各种复杂的交易形式。三、...  相似文献   

8.
其他货币资金中的资金按性质分为资产性和负债性两类 ,如信用卡存款属于资产性的 ,而银行汇票存款属于负债性的。银行汇票的账务处理为 :①开具汇票时 ,借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贷 :银行存款———&;#215;&;#215;银行。②采购结算时 ,借 :原材料 ;贷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③余款结算时 ,借 :银行存款———&;#215;&;#215;银行 ;贷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对于银行汇票资金 ,笔者建议将上述三笔账务处理直接简化为 :借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15;&;#215;单位 ;贷 :银行存款———&;#215;&;#215;银行。其理由如下 :1.现代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系统清算票据的能力 ,使跨市的票据结算方式成为现实。收取银行汇票资金 ,最快当天入账 ,最多三天入账 ,没有必要再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转账 ,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这样也不能产生效益。2.由于银行汇票可以背书转让 ,且有一个月的承付期 ,可能当月开具的银行汇票要在下月才予以承付 ,造成结算时间上的差异。企业原账务处理会虚增资产 ,提高了偿债比率 ,显然已不适应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3.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 ,可以简化现行的处理方法 ,简化处理在会计实务上也...  相似文献   

9.
企业利息收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外投资活动中取得的利息收入;另一类是对外投资活动以外取得的利息收入,如存款利息、应收票据利息,核算时不记人收入账户,而是冲减财务费用。笔主要讨论第二:类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当前的做法固然简便。也符合重要性原则,但是其缺点亦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1999年发布了《企业会汁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并同时公布了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笔者认为,《指南》中对换入旧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存在不妥之处,现试析如下: 《指南》例1: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车床A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的车床B。甲公司换入乙公司车床的目的是为了自用。车床A的原始价值为1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5万元,公允价值75 000元。车床B的原始价值为2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2万元,公允价值75 000元。假定整个交易中没有发生相关的税费。甲公司对换出设备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元,累计折旧 50 000元;贷:固定资产──A 100 000元。相应地,对换入设备则做如下分录:借:固定资产──车床B 50 000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元。 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取得旧固定资产应该同时登记其原值和净值,这种作法对于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能力,以及掌握固定资产实际资金占用水平都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国有资本金效绩考核规则》中也要...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于主要的会计事项如何处理有较全面的阐述,但对比较细节的问题则没有加以具体讲解。本文拟就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递延税款和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说明如下。例:A企业以固定资产向另一企业B企业投资,占B企业普通股的10%,故而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A企业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6000元,评估确认价值为48000元。假设A企业适用的税率是33%。对于这项业务,A企业所作的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48000元;贷:固定资产46000元,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340元,递延税款660元。两年后,A企业将该项投资转让,并假设A企业在这两年内没有追加投资。一、处置时原未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一)转让所得价款大于投资的账面价值承上例题,假设转让所得款为56000元,A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1.结转长期投资,计算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56000元;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48000元,投资收益———股权出售收益8000元。2.计算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2640元,递延税款660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0元。3.结转资本公积。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340元...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调整事项及在这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会计差错、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均应通过该科目核算。例:某企业1999年亏损80万元,进行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万元,2000年2月发现上年一笔应记入在建工程的利息费用20万元计入了财务费用,企业所得税率为33%,并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5%计提公益金,该企业应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调整。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①借:在建工程200000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0元。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6000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0元(200000&;#215;33%)。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4000元(200000-66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4000元。④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00元[134000&;#215;(10%+5%)];贷:盈余公积20100元。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会计利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孙燕芳 《新智慧》2006,(4):70-70
一、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中规定,附连带清偿责任的应收票据贴现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较为特殊的地方是,贴现息应视为提前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短期借款。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人当期损益。也就是说,新准则允许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但不允许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处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指出: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笔者在此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会计差错形成的原因。 1.由于会计确认不当形成的会计差错。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识别和确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可以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系统和其数据应否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它解决的是会计的定性问题,即为会计计量确定空间范围、时间界限。根据会计确认标准对会计确认产生的影响,会计确认标准可以分为基本确认和补充确认两大类: 与基本确认标准不符的会计差错有:①与权责发生制确认时间基础不符的会计差错,例如:提前或推迟确认收人或不确认实现的收人;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及时调整等人为舞弊、欺诈行为。②与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不符的会计差错,账户分类不当,资产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划分的差错等。 与补充确认标准不符的会计差错有:①与真实性不符的会计差错,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本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人,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人的方法确认收人。②与合法性不符的会计差错,例如: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专门借款,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人该项...  相似文献   

16.
浅述《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些不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涉及了更多的经济业务内容,对广大财会人员,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财会人员来说,提供了更广泛的指导。但也尚有很多常见的交易事项没有得到明确的规范,或与其他制度、法规相悖,导致实际操作混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定期存款和有限定用途存款的会计处理定期存款和有限定用途存款如何核算,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循。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核算很不统一,有的在“银行存款”账户核算,有的在“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有的在投资类账户核算;期末时,有的计提了利息,有的没有计提利息。笔者认为,根据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原则,期末时,计提这两类存款的利息是无可厚非的。同时,这类存款一般不能提前支取,而只有在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时才能支取,这就说明这些存款不属于流动资产,显然通过“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是不合理的。而从其能获得比基本账户存款要高得多的收益角度来看,通过“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核算,似乎更为合理一些。但从字面上理解,它们毕竟是一项存款,因此对于这类存款的处理有待制定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二、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计量的方法作了较大的调整。本文现就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比较。 一、资产减值迹象规定的比较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若出现如下迹象时,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①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②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③虽然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④已遭损毁,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⑤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况。 《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对此问题作出的规定是: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种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低者)。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 于其账面金额时,资产的账面金额应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价值即为资产的减值损失。 对于如何估计减值迹象,该准则提供了以下参考: 1.在外部信息来源方面有:①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②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等企业经营环境,或是资产的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一、改变用途需要将进项税额转出 当已抵税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固定资产、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时,进项税额转出的方式有三种情况。1.只含有货物的进价,不合运费及其他杂费。这种情况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只要将按货物进价计算的进项税额转出即可。例1:某食品厂将一个月前购进的粮食(购进时取得了专用发票并抵税)发给职工,若购进时未发生运费,该批粮食成本为10000元。发放粮食时:借:应付职工薪酬11300元;贷:原材料1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00元。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债务重组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延期利息包含在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中,对收到的延期债务利息,债权方做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处理,债务方作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处理。例:A企业1999年12月31日应收B企业账款的账面余额为65400元,其中5400元为累计应收的利息,年利率为9%。但B企业连年亏损,现金流量不足,不能偿付应于1999年12月31日前支付的应付账款。经双方协商,于1999年末进行债务重组。A企业同意将债务本金减至50000元,免去B企业所欠的全部利息,将年利率从9%降至5%,并将债务到期日延至2001年12月31日,利息按年支付。A企业已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8000元的坏账准备。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A、B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1)B企业: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65400-50000&;#215;(1+5%&;#215;2)=1040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应付账款65400元;贷:应付账款——债务重组55000元,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400元。到2000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借:应付账款——债务重组2500元;贷:银行存款2500元(50000&;#215;5%)。到2001年12月31日偿还本...  相似文献   

20.
抵贷资产收回的帐务处理分两种情况:当抵贷资产收回价值大于或等于贷款本金和利息(含表内、表外利息)时,企业冲减贷款本金、应收表内利息的同时,将表外应收利息部分计入当期利息收入;当抵贷资产价值小于贷款本金和利息(含表内、表外利息)时,应按照贷款本金、表内利息、表外利息的顺序进行抵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