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照市地处山东半岛南翼,是一座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人口276.79万,面积53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6.8万亩。近年来,日照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连续六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增长。在全国较早成立了耕地保护委员会,狠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8.02%,被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表彰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制度,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措施,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连续六年净增耕地8.6万亩,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单位”。加强土地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2.
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刘绪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5.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加强耕地保护的技术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武汉市当前所面临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扩张及生态退耕力度加大等严峻形势与压力,提出新时期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技术与政策措施;在思想观念上,提高认识,创新理念,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市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在政策上,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与控制,完善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重点实施耕地的保护政策;在技术上,划定优质农地,计算耕地需求总量,加速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耕地保护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在制度上,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加快耕地保护体制创新的步伐,促进土地制度建设,增强保护耕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各级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耕地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耕地保护在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耕地保护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创新耕地保护机制。确保耕地总量目标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耕地保护的总目标是要实现辖区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这就涉及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提出了必须采取世界上最严峻的措施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并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保护耕地的长远目标。为了推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既要着手研究应采取的措施、手段和建立的机制,也有必要揭示它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主要遵循的规律或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掌握耕地总量变化规律国家计委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侯庆国一、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战略性决策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认为这是一项战略性决策,它的提出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十分及时,这可从1986年至1994年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中得到揭示...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通过测算各省耕地责任保护量,为耕地保护地方政府责任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确定耕地非经济价值组成,以人均耕地非经济价值均衡为基础,对各省耕地保护的责任量进行量化。研究结果:单位面积耕地的非经济价值呈由东往西逐级降低趋势,且分布更有规律。不同省域耕地非经济价值总量呈由东部向西部逐级递减态势,但规律性并不十分明显。与国家下达到各省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相比,20个省的耕地保有量指标没有达到应承担的责任量,11个省超过了应承担的责任量。研究结论:各省所应承担的耕地责任量差异较大,与各省耕地非经济价值总量的大小有较密切的关系。全国超出省份超出耕地保护责任量之和大于缺失省份缺失责任量的和,按非经济价值测算,全国保护的耕地面积总量处于盈余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我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安全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产业转型背景下,2015年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了总体布局,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探索国家统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从国家治理转型的高度,剖析耕地保护制度的初心与使命,为实现生态文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中国耕地保护治理的转型中,政府、市场、社会三类行动主体相互嵌入形成动力机制和制衡机制。政府和市场主导的供给治理导向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虽然规定了框架规制,但地方政府的执行偏差、社会公众的参与缺位造成了“占优补劣”的后果。政府和社会主导的管制治理导向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了优质耕地,维持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主导的赋能治理导向的耕地休养生息制度完善了“占补平衡”的政策目标,加强了生态修复,建立了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供给治理、管制治理与赋能治理的协同组合可以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多重平衡。研究结论:建立政府、市场与社会多主体参与的互动性连结,供给治理导向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管制治理导向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奠定了耕地保护治理的基石,赋能治理导向的耕地休养生息制度是在改进的耕地占补平衡和加强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基础上的嵌入性治理,与前两者形成合力,高效推进中国耕地保护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一、创斩思路,增强固土资源保障能力 严格落实责任,建立耕地保护工作长效机制.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庆云县国土资源局制定出台了<庆云县乡镇政府耕地保护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建立了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责任考核体系.积极探索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长效机制,严格实行用途管制,连续多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总体思路.然而从近十年来的耕地面积变化来看,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1998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45亿亩,截至2007年,减少为18.26亿亩.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有建设用地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  相似文献   

15.
土壤质量与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空间 ,也是食物、财富的源泉。人地矛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我国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江总书记指出 :“保护耕地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大事”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没有土地 ,就谈不上发展农业。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是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 ,必须保持和提高土壤质量 ,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从字面上看只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 ,但就其内涵而言 ,它必然包含…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成都市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和契约式管理新机制,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实现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稳步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谭术魁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也不富裕。为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新时期土地管理必须更新发展思路,采取十分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保护耕地,在保持现在耕地总量...  相似文献   

18.
耕地保护根本途径基本方针与政策建议包纪祥姜爱林一、耕地保护的根本途径为了确保现有耕地总面积不再减少,从现在起,国家必须确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即保持现有耕地不再减少,而且能有所增加。这一目标的确立,一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战略要求;二是,...  相似文献   

19.
碳中和目标下东北黑土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选取东北黑土区作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代表区进行了调查,并从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固碳潜力实现清单、建立纵向补偿机制和横向省际合作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立以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东北黑土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四川省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耕地保护基金(以下简称“耕保基金”)制度,创新了耕地保护机制。2008年10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耕地(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是否能推行?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推行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