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阶层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收入分配状况是导致社会阶层分化的最主要根源。农民工因为收入水平低和提升收入水平的途径有限,长期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给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直接影响到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对城市社会稳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回顾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及其最新发展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目前二元经济结构及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深入分析了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对改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启示,主要有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及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营养、...  相似文献   

3.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实践中贯彻民主社会主义理念,通过稳定发展经济、转移支付、工资共决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充分就业等措施促进了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实现社会相对和谐稳定的重要根源.瑞典通过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了我国1978年~2009年间居民部门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应用卡尔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模型"的研究表明,储蓄结构变迁是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企业储蓄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企业储蓄的高增长是我国步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调节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措施在于改革当前导致企业储蓄率过快增长的财税与金融等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在收入再分配功能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与收入分配的相关性,从而明确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李泽中 《经济师》1992,(5):18-19
<正> 由青年学者王森、王文立合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论》一书(以下简称《分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学中分配领域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该书从体系设计到论点阐述都颇有新意,是一项值得称赞的学术成就。 在改革之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着重表现为高度集中体制下,长期冻结工资物价造成的严重的平均主义;而现阶段的收入不公,是由于新旧体制  相似文献   

7.
闫肃 《经济论坛》2011,(4):5-10
鉴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收入下降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了1978~200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随后结合同期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分布等数据,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趋势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转移是影响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变迁的重要因素。我国近30年来的经济发展基本符合1979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得主刘易斯(A.W.Lewis)首先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理论,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份额下降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份额的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收入分配改革起步的。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曾经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注入了生机,激发了活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以工资制度改革为先导,由微观到宏观,从初次分配逐步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再到积极丰富和创新再分配手段的;从工资管理体制改革,到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体制改革;从开征个人所得税,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当说,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也已从当初的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逐渐提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考察了微观企业进出口贸易的职工工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出口贸易对不同属性职工的收入分配具有非对称性,出口对临时工和农民工实际工资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正式工,而进口对正式工实际工资增长的贡献也显著高于临时工和农民工,并且这一结论在控制了企业生产能力、经营年限、地理位置、所有制结构等因素,以及样本配对和内生性问题的再检验结果中均较为稳健,说明我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单纯强调出口或进口都会产生劳动力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尽管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力实际报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本文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表明,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不可能协调所有职工的利益分配,调整收入差距的再分配政策应该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界定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内涵,构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测度方法,对1990—2012年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的静态协调性和动态协调性进行统计测度。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得到改善,经济效率持续提升,社会稳定程度缓慢下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从静态协调度来看,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三系统之间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处于非常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比较协调状态,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从动态协调度看,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三系统之间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从发展趋势看,各系统动态协调度均表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Diamond模型的社会消费总量模型显示收入代际分配结构影响社会消费倾向。产出对消费的影响通过工资和资产收益率两个渠道传递。我国青年人群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过大,消费对当期产出过度平滑,导致持续下滑的低消费率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提高国内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消费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消费不足是当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基于此,使用回归模型工具对年龄、总收入、总消费支出等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范围包括22岁至70岁之间的个体,发现年龄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会逐渐下降。最后,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促进年轻人就业和创业、加强消费引导和培育消费习惯,加强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引导等。  相似文献   

14.
构建包含初次分配效率、初次分配公平和其他分配公平等三个评价维度及20项评价指标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逐级等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发现2007—2016年我国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状态指数值稳步上升,但到2017年指数值又出现下降。比较三个评价维度的贡献显示,效率与公平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一是从效率为重向公平为重转变;二是从初次分配公平为重向初次与其他分配公平并重转变。据此,从应用指标体系、发挥其对收入分配工作评价和指导作用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前来欧洲,举起相机,拍的是风景。而这次,我想记录的是属于欧洲城市的精神与气质。如果说中国人生活在现实里,那么,欧洲人则生活在历史里。在法国,特别是在巴黎,历史由一系列的重大革命事件组成,而推动这些革命的就是被称为“浪漫”的气质。人们常常把浪漫理解为美酒加爱意,而浪漫却可以成为一种力量,推动社会向理想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充分认识就业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探索建立市场就业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做好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引导他们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就业的要求,努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7.
风险、不确定性与社会资本对促进农民工迁移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新会 《经济论坛》2008,(9):127-130
农村劳动力迁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过程的基本内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是城市化的主要特征,而工业化与城市化本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经济发展与结构变革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农村地区发展的层次、农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城乡社会制度的衔接、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7,(3):61-75
税收竞争和资本外流风险导致辖区政府追求高增长、不分配(低税)政策,但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在较高税负的前提下吸引住资本,既使经济增长,又使收入公平分配。本文在一个非合作开放经济框架中构建的理论模型表明:(1)资本税负越重,资本外流越严重;(2)如果投资环境改善,资本流入且促进经济增长,工人依附资本取得劳动报酬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收入不平等;如果投资环境恶化,资本进一步流出至外地获取收入并使本辖区经济增长减速,工人失去资本依赖且无法取得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联立方程计量分析验证了理论命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保持对资本所得的有效税负,改善投资环境,形成经济增长与收入公平分配并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17—18日,由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经济发展、体制转型与收入分配理论专家论坛”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除黑龙江大学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安徽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大学、《生产力研究》编辑部、《经济学家》编辑部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按研讨的问题分为四节,下面根据这四节的研讨…  相似文献   

20.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需求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成本根源于农民工劳动的制度性贬值与基本权利缺失,并具有动态累积的特征。面对社会成本的巨大挑战,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构建一个成本分摊机制。这就需要以培育农民工具有城市经济适应能力分摊私人成本、矫正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公共财政分摊不可内部化的外部成本为思路,循序渐进地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创新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与户籍制度等,以及平行推进制度创新的相互协调与政策衔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