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业规模经营的出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副、工三业已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推行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实践,逐步地完善和发展。《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苏南一些地方,开始是采用的“三业分开,专业承包”的形式,实践了一段时间,暴露了不少矛盾,证明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如宜兴县川埠公社川埠大队1980年实行“三业分开,专业承包”,将2,000亩耕地由200多个务农劳力专  相似文献   

2.
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石。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对于指导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全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误区,是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说社会主义就是一大二公、按劳分配,忽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第一次引入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范畴。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  相似文献   

3.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生产力改造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的统一,在构成农业生产关系的诸多农业制度中,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和生产者与土地之间的占有关系是最基本的,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关系和谐,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反之。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使用权同所有权分离,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这是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长期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定不移地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村开始了一场伟大的变革,使农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证明党中央提出的发展农业靠政策靠科学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具体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新的生产力决定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又要依靠新的生产力来巩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可以使农户根据市场、气候、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作出决策,保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分强调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赵紫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激励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热情和献身精神,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7.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和阻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总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目标也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大管理”是农村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三项指导”是改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建设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每一个…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深化集体林业改革黄一尧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农村改革风起云涌,势不可遏,由农村发端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是对旧体制的全面彻底转换,小平同志说“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党...  相似文献   

10.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哲学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林业也不例外。三明市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过去存在许多弊病。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致林业长期吃“大锅饭”。造林靠国家补助,森林管护“统”在集体手中,有名无实;林业收益分配层层克扣,农民得不到实惠,严重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合理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客观地说,在农业生产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已经初见端倪。目前农地所有制的基础是家庭承包,经营规模小而且土地碎片化。机械作业容易"窝工",土地改良、统一品种和生产规程、测土施肥等难以开展。为  相似文献   

13.
林东升 《农家之友》2005,(10S):19-19
国家林业局局长局生贤当月指出,要尽快按照“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区域发展战略科学布局,重新调整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早在 1 990年 ,邓小平就指出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从长远的观点看 ,要有两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 ,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 ,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① 这就是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界被称为“两个飞跃”的著名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再次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思想 ,是对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道…  相似文献   

15.
一、依靠科技进步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学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发展农业经济上,邓小平说“农业最终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中央确定了发展农业的基本方针:“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发生了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这场大变革,调整了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完善部分,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一个重要功绩,就是由农民群众的实践重新肯定了家庭经济;并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了从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型农村家庭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 经济体制改革,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命运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本文拟对闽北集体林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反思历史的启迪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考察和判断社会变革时,“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而“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相似文献   

18.
用“三个代表”指导和检验林业计财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本、力量之源。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我们林业计财工作担负着为林业建设筹措资金,管理资金的重任,事关林业生产建设的大局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用“三个代表”思想来指导和检验。一、林业计财工作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物质利益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就会影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72页)。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兼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并明确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供销合作社作为公有制为主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观点,按照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