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改动,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空白.这一重大的会计基本制度的改革,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已基本接轨.新会计准则已经执行数年,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等方面带来大幅的变革和全新的要求,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是如何执行与应用的呢?笔者仅就固定资产准则中固定资产确认及初始计量的变化,对农信社业务、核算方面的影响做个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学的一大变革。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会计改革进入准则化阶段,对规范会计行为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经过几年运行,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暴露出准则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将是今后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对会计准则实施的成效和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一、主要成效  1.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实施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会计从其产生后一直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会计发展与变革的动力在于会计与经济活动之间的适应…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关于深化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实施会计准则的意见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工作本着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宗旨,注意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完善体制、变革方法,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通过改革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及时制定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核算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5—20日在云南大理举行。来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我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会计专家、会计管理部门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冯助理指出,我国现已初步建立了以会计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支持的会计法规体系,使会计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随着基本会计准则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会计核算标准…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企业会计核算电算化制度.企业会计核算电算化制度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会计核算电算化制度改革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从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以及会计决策电算化等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发布实施,跨越了我国会计改革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既体现会计的中国特色,又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其中,尤为突出的变革是将谨慎性原则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读书     
《会计师》2005,(8)
正如查特菲尔德所说,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我国的会计改革也日益深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迄今为止,我国已经颁布了十六项具体会计准则,尤其是近年来准则的颁布和修订日益频繁,这无疑给实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深刻理解会计准则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而有效地贯彻实施,《图解企业会计准则》应该是一本较好的教科书。2004年5月发布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共同构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近…  相似文献   

8.
郭波 《云南金融》2012,(5X):37-37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而伴随着其发展,相关的企业会计制度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革,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出现。然而,这一制度的新颖性也使得其存在着颇多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现状、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而伴随着其发展,相关的企业会计制度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革,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出现。然而,这一制度的新颖性也使得其存在着颇多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现状、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变革和服务,而其会计制度变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和进步。笔者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变革过程的回顾,深入分析其主要变革阶段的有关背景,比较其变动差异和特点,寻找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改革的建议,并希望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同行共同推进房地产行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楼山 《上海会计》2003,(7):14-15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会计工作中在处置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时,常常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精炼了会计规范,拓展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予以恰当地处理。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采取的核算原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纪刚 《中国外资》2009,(18):81-81
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会计改革也紧随其行,新《会计法》、《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连发布就是具体体现,标志着会计核算制度逐步走上成熟,也不断掀起会计改革的高潮。特别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为企业夯实资产,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会计核算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会计改革也紧随其行,新<会计法>、<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连发布就是具体体现,标志着会计核算制度逐步走上成熟,也不断掀起会计改革的高潮.特别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为企业夯实资产,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会计核算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金融会计》2009,(6):57-63
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保险会计改革的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是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保险会计大发展的时期。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保险会计的改革和完善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适应计划管理的要求,建立保险企业会计制度阶段,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以下问胚:预算会计体系构成无序;单位预算会计划分不利于国际会计接轨;行政单位专用基金的核算缺乏对应性和专用性;单位会计报表的项目和数字过于笼统.为此,应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思路为:1.建立统一的<预算会计准则>;2.将事业单位会计分化为行政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3.取消"财政周转金"核算,减少预算外资金;4.增加基建资金的核算;5.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6.积极推行国库制度改革,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相似文献   

16.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性质复杂,本质上是合同,难以通过一般的会计准则达到准确计量和精确核算的会计目的。近期,财政部出台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是四个准则的核心,因为无论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还是套期保值或者金融工具列报的前提之一就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准确计量。金融会计准则弥补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于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17.
政府会计改革是实现服务型、效益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历经研究、建设、修改完善等阶段,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美国及加拿大政府会计准则的研究、建设,具有世界性的示范作用。本文借鉴上述经验,从会计准则、政府会计等本源概念出发,详细列举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的文号及内容、体例,构建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文告等开放的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政府会计改革是实现服务型、效益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历经研究、建设、修改完善等阶段,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美国及加拿大政府会计准则的研究、建设,具有世界性的示范作用。本文借鉴上述经验,从会计准则、政府会计等本源概念出发.详细列举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的文号及内容、体例,构建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文告等开放的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仿龙 《金融会计》2011,(11):49-51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以服务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为目标,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统一于会计制度内,与我国现行税法存在不少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陆续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现了会计准则主导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我们要与国际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原则,这也是商业银行开展纳税筹划的基础动因。  相似文献   

20.
《上海财税》2001,(10):46-48
1992年发布并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首次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引入了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给出了专门的定义,并且要求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各项要素应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这一要求在当时环境下是一项重大的革命,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由于《基本准则》发布时,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属于起步阶段,故会计核算制度仍然留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痕迹,无论从会计要素定义到会计核算制度各方面,都留有较多从国家投资者角度出发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烙印。因此,对六大会计要素未完全按照各个会计要素的性质、内涵加以准确的定义,从理论和实践上均产生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