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曾庆生  胡广运 《财贸研究》2010,21(2):112-119
与已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信息披露违规的动机差异而将它们混为一体的做法不同,选择一个相对"干净"的信息欺诈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欺诈的影响因素。统计发现,69%的公司信息欺诈内容涉及关联交易事项,且绝大多数是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公司信息欺诈可能性越大;民营控股公司比其他公司更容易发生信息欺诈;而董事会特征、地区市场化进程等治理指标则与信息欺诈无关。因此,信息欺诈案例表明,大股东的控股比例越低,大股东的代理问题越不容忽视;在外部治理环境不改善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民营化未必能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文芳 《财经论丛》2010,(3):71-78
文章以1999~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微观层面出发,实证检验了债务约束和负债来源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负债融资与公司RD投资强度显著负相关;不同负债融资来源对公司RD投资强度影响不同,相对于银行借款而言,商业信用更难以为高风险的RD投资提供资金来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类型不同,负债融资对其RD投资强度的影响也不同,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相比,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负债对RD投资的约束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性质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显著高于民营企业性质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进一步区分不同身份的国有控股股东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身份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层级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层级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呈显著正"U"型关系;民营企业性质的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层级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评估增值率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掏空或支持行为的观测变量,实证检验了2001-201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掏空或支持行为,并考察了不同盈亏状况下所存在的行为差异。研究发现,关联并购交易和同属并购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为;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将通过操纵资产的评估增值率来实现其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并试图通过选择评估方法来掩盖其行为,而亏损公司所属地方政府则可能通过干预同属公司间并购交易的资产评估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姜付秀  张衡 《财贸研究》2006,17(1):86-91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对不同控制类型下企业价值、盈利性与成长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发现控制类型对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否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控制类型下,企业价值、盈利性与成长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国外业主控制型相似的法人控股的企业注重企业价值和成长性,而与经理控制型相似的国有绝对控股企业相对更加重视盈利性,这可能是不同的控制主体持股的目标不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评估增值率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掏空或支持行为的观测变量,实证检验了2001-201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掏空或支持行为,并考察了不同盈亏状况下所存在的行为差异。研究发现,关联并购交易和同属并购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为;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将通过操纵资产的评估增值率来实现其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并试图通过选择评估方法来掩盖其行为,而亏损公司所属地方政府则可能通过干预同属公司问并购交易的资产评估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杨忠海  周晓苏 《财贸研究》2011,22(4):128-139
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间的2940个公司年度为样本,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FASB发布的第2号公告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基础,对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度量,分析政府最终控制、控股股东行为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显著降低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不透明,并且政府干预动机越强,财务报告透明度越低;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最终控股股东的所有权比例呈U型变化,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呈同向变化。  相似文献   

8.
沈冬梅  刘静 《现代商业》2011,(7):212-214
本文以2002—2006年发生的219个国有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了代表政府干预不同衡量角度的政府控制类型、金字塔层级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相比,中央政府控制企业有着更好的并购绩效;金字塔层级在短期内存在"保护效应",即金字塔层越长并购短期绩效越好,但在长期内存在"掏空效应",即金字塔层级越长并购长期绩效越差;此外,金字塔层级与并购绩效的关系还受到地区间政府干预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控股股东的视角,本文利用2002-2007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东控制和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多,过度投资行为得以削弱;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过度投资行为;在不同的市场化进程水平上,因侵占成本的差异,股东控制程度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反应,并对不同行业环境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内资本市场会对环境信息披露做出反应,引起交易量和股价的波动。受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制造和电力等行业的重污染与非重污染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通过样本配对发现披露与不披露或有环境负债信息的公司之间股票价格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controlling ownership on the cost of debt of Chinese listed corporations. We find that corporations under government control have a lower cost of debt compared to corporations under private control, and that government ownership is most beneficial when firms exhibit financial distress, have high excess shareholder control, or operate in provinces with low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Our evidence that government owner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Chinese firms' cost of debt may help explain why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business corporations remains prevalent in China after decades of economic reform.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将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再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在相关的理论定性分析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现金持有量的价值效应。分析表明,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的现金持有量的价值效应差异较大,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更高。对这种差异形成的解读,除了已有理论对此诠释外,文章认为中央与地方国有控股公司占有资源的禀赋差异也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制度环境、政治联系与民营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7-2009年在沪深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制度环境、政治联系如何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法律环境较差、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落后、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民营企业长期债务的比重越大。在考虑企业家政治背景后发现,政治联系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特别是在制度环境较差地区,政治联系的这种效应更显著。这表明,政治联系是制度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一种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observes and explores a puzzle in Chinese firms whereby both cash holdings and short-term debt simultaneously account for more than 20% of total assets for at least two consecutive years over the sample period. This phenomenon conflicts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rporate value maximization, and is not clearly explained by the classical theories in corporate finance. Based on the implications in the extant literature and discussions of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f the transition economy in China, this paper develops four hypotheses that are involved with agency conflicts between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is puzzling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empirical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with tunneling motives seek to hold more cash to serve their private interests and/or the consequent operational deficit of the listed corporations. To the ends, these corporations tend to manage the timing of short term debt financing to increase cash reserves temporarily at the end of year. Essentially, greater cash holdings on the balance sheet of these corporations related with the puzzle become a misleading signal for potential creditors, possibly contributing to the refinancing of short-term debt of these listed firms for the following year. Hence, the puzzling financial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iming of debt financing and adverse selection of creditors.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stream of literature on cash holdings and debt maturity, and provides new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agency problems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ash holdings and debt maturity in the context of a transition economy.  相似文献   

15.
杨兴全  梅波 《财贸研究》2008,19(1):134-140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单一方程检验的基础上,通过联立方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债务期限结构与财务杠杆的内生性问题,将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基本上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的观点提供了证据,此外,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在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的观点也基本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6.
王旭 《财贸研究》2013,24(1):149-156
基于2007—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围绕债权人对两类代理成本的治理效应,以及两权分离度对债权人治理的调节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两类代理问题,上市公司短期借款具有正的外部性治理效应,而长期借款却表现出负的外部性治理效应。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升高,短期借款的治理效应表现出边际递减,而长期借款对代理成本的促进作用却表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我国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成长机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随着公司成长机会的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非国有法人股持股对公司绩效正向影响作用增强;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与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随着公司成长性的变化而变化.文章研究对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43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07至2012年的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权益和债券两大类金融资产的分类展开研究,以契约论为基础,考虑金融资产规模、现金流及盈利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发现金融资产规模对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在金融行业并不成立,与政治动因、债务契约、现金流等因素的影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考虑政府干预的企业R&D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转型经济下政府干预与企业R&D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较低;而且政府干预经济越严重,这种现象越明显.政府干预下的企业R&D行为表现较差,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偏离所导致的,这种较差的R&D行为表现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2004年上市公司年报的4个财务比率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表征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指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表征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服从正态分布。另外,对近几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证实短期偿债指标和长期偿债指标的分布特征表现相对稳定,这同时也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上偿债能力表现比较稳定,波动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