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城市交通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的交通成本进行了比较,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交通成本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继而提出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益所在;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利用能源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和探讨了通过城市交通社会成本内部化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共交通对城市形态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讲述了公共交通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以公共交通中影响最大的轨道交通为例,论述对城市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结合无锡现有的轨道交通发展,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今后无锡的空间引导作用,并且对无锡未来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进行反思,提出优化城市形态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力车与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交通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代中国城市的“交通革命”却从人力车开始。由于它的机械构造 ,廉价、快捷、方便、省力的特征使人力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轿子等旧式交通工具的超越 ,从而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向前发展。尽管人力车在某些地方所具有的优势使它在机械化公共交通出现之后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但人力车的存在和它与电车、公共汽车之间持续不断的冲突毕竟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了城市公共交通早期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从人力车与机械化公共交通之间的复杂关系又可以看出 ,近代中国的交通早期现代化同整个的城市早期现代化一样 ,注定要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艰难、曲折的特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张克  何灿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37-137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促进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重要内容。轨道交通将成为特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大中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不仅将为改善群众出行作出重大贡献。其建设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乔刚 《经济论坛》2014,(3):46-49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要制定长远的交通发展战略,打造环渤海交通中心。一是发展立体大交通;二是打破城市壁垒,实现全省无障碍通行;三是加强信息化、智能化交通建设;四是发展绿色交通,创建"慢行交通系统";五是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此外,要建设平安交通,整治超限超载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要规划建设高等级城市快速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城乡公交线网布局。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数据和实地搭乘体验,对比分析了新乡、香港两城市的交通现状.香港公共交通工具多样化,市民日常使用的主要是巴士和地铁,私家车日均出行约占5%,而新乡则为65%.两地居民都对交通工具的环境影响非常关注,城市秩序、覆盖人群、设施衔接和经济带动是公众提及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由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我们认为环保、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文是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模型中的组成部分.城市解堵的关键要从以私家车为核心转移到以公共交通为核心,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可以从公共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公共交通方式的价格分层及提高私人车辆的拥有成本和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唐荣辉 《城市建设》2010,(4):8-8,10
综观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规划现状可以发现,规划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住房和交通在城市空间结构上的互动关系,对于二者的卧调规划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许多城市的规划部门已经开展了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综合研究,并考虑引进交通对土地利用影响的分析模型。另外,在交通规划中,形式上也更加强测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关注轨道交通沿线以及公交枢纽周边的土地利用配套规划。  相似文献   

8.
公共交通体系是大城市扩散和中国都市圈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在长株潭一体化的背景之下,通过长沙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推行公共交通政策对加快培育和发展两型社会都市圈是极其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交巴士采用集团化公私合营的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刚刚开始.以公私合营体制中的私营方为研究对象,对国际及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公私合营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论证境外企业通过与私营方联合投资我国公共交通市场的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公共交通是具有公益性的社会交通系统,它占有城市交通相对交大的比重,是与大多数城市居民出行息息相关的.对城市公交系统的评价可以全面准确的认识现状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为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网络中的枢纽和节点,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公用设施。发展、建设、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使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现代化相适应,已逐步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研究和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和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公共交通,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营运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城市功能的总体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占城市通勤出行的比重越来越高,有效缓解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文章在总结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经济发展、科学规划、"奥运效应"、制度创新是提升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最主要的四大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效应,而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公共交通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交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在评价我国公共交通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交通企业建立规范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中枢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在IT产业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主枢纽网络结构体系重构问题。文章将城市对外公路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考虑,提出了一种公路主枢纽网络结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的能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拥挤的局面、提高公路主枢纽市场化运营效率并提高其信息化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到位,不仅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许多重点技术,如光学导航系统、巴士专用道的设计与规划、电子收费系统等已基本成熟,需要城市管理层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公司决策者的应用,文章对3G(GPS、GIS、GPRS)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营运管理系统设计中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地理》2012,32(3)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立  汪德根 《经济地理》2012,(3):166-172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勤因素是城市蔓延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在对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影响城市蔓延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影响城市蔓延的计量模型,对我国65个大中城市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交通显著地推动了城市蔓延。(2)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现阶段我国私人交通对城市蔓延的推动作用超过了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的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交优先”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巴黎,并很快被饱尝交通拥塞之苦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所接受并逐步推广完善。所谓“公交优先”,从广义上理解,就是指凡是有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的一切政策和措施;从狭义上理解,则是指在交通控制管理范围内,公共交通工具在道路上优先通行的措施。所谓城市公共交通,是指由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天津交通碳排放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公共交通利用率较低,道路网络系统不健全以及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是天津交通低碳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天津构建低碳交通体系首先应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以有效调控交通需求结构,然后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交通出行结构,还有就是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城市交通管理结构。此外,政府还应通过对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来调整城市交通的能源结构,以减少城市交通化石能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