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各国电信管制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完全的电信行业管制和电信竞争性管制。完全的电信行业管制是由电信管制机构对电信市场实行专门的、独立管制,其它政府部门和特设机构对电信市场没有管辖权,即所谓的“管制克制”。竞争性管制是相对于专门的行业管制而言的。所谓电信竞争性管制,就是竞争性管制机构通过一般性的竞争规则(多为竞争法或反垄断法)来对电信市场加以管制。当前,我国的电信管制已经走出了垄断管制,而向竞争性管制转变。因此,需要加强对电信竞争性管制问题的研究,这对于提高电信管制效率、强化管制效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续俊旗 《当代通信》2004,(12):32-34
目前各国电信管制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完全的电信行业管制和电信竞争性管制。完全的电信行业管制是由电信管制机构对电信市场实行专门的、独占管制,其它政府部门和特设机构对电信市场没有管辖权。竞争性管制是相对于专门的行业管制而言的。所谓电信竞争性管制,就是竞争管理机构适用一般竞争规则(多为竞争法或反垄断法)对电信市场加以管制。电信竞争性管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完全的电信竞争管制,就是由电信管制机构和竞争管理机构共同对电信市场进行管制。另一种模式就是只由一般竞争管理机构实行电信管制,而没有专门的电信管制实体。从各国电信管制实践看,不完全的竞争性管制占据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3.
电信管制--建立面向ICT融合的管制框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电信行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向电信行业的管制提出了新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电信业的职能几乎都属于国家或垄断企业所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拆分AT&T为起点,很多国家通过自由化或私有化剥离出电信企业的运营职能,并加大了在电信行业引入竞争的力度.进入2000年之后,计算机技术和电信、广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CT)推动了诸如互联网、IP电话、有线电视等新兴业务的融合.国际电联亚太区高级顾问金恩珠博士认为电信管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顺应ICT融合的趋势,建立适应这些融合的技术和业务需要的管制框架.  相似文献   

4.
由于电信业所特有的独特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电信市场的竞争不会是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存在市场失灵或缺陷(信息不对称、自然垄断或市场势力、外部不经济、公共物品),这为电信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电信管制机构通过依法行政,解决不完全竞争市场失灵问题,使市场有效地运行,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但管制本身也像市场存在失灵一样,也存在失灵(存在信息不充分、管制俘获),这些也会导致管制失效。实现有效管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必要的管制手段,强有力的管制机构以及管制本身的创新和管理,需从多个方面解决。本仅讨论通过建立管制绩效评估制度,来提高管制水平,实现有效管理。[编按]  相似文献   

5.
英国电信业资费管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放电信市场的国家。经过15年,从完全垄断逐步走向完全开放的电信市场。英国电信业改革的历程和我国的情况十分类似(详见附表),经历了寡头垄断时期、双寡头垄断时期,然后逐步开放。虽然英国所处的环境与我国有很大差别,对其做法不能照搬,但至少能为我国电信业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将着重介绍英国在不同时期对资费和互联使用费的管制方法,并对我国的电信资费管制提几点建议。资费管制方法——零售价格管制模型RPI-X1984年,英国进入BT和新兴运营商Mercury通信公司七年双寡头垄断时期。政府对BT电信…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以后,中国电信市场环境将发生大的变化.作为行业管制者的中国政府,一方面要改革与调整国内的电信立法、管理和政策体制,使管制的方式符合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保障国外投资者的利益,确保国内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又要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府对电信行业的有效管理,使政府能够对电信这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部门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考虑到我国电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一个弱势行业,需要政府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措施,为国内电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英国Video Networks公司推出IPTV业务以来,国外的许多电信运营商相继进入IPTV市场,IPTV业务方兴未艾。I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管制上的新挑战。目前,世界各国对IPTV的管制态度不尽相同。在一些已经成立了融合管制机构或者电信和有线电视允许互相渗透的国家,对IPTV的态度相对缓和,并已经开始了IPTV管制方面的研究,如美国和欧盟国家;而在那些电信和有线电视管制机构分立的国家,由于利益的对立,对于IPTV的管制还处于灰色地带,如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电信和广播电视的管制是在两个监管实体下进行的,缺乏一个有效的支持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融合的管制框架。电信和广播电视的分而治之,造成业务提供者获得管制许可的程序复杂而繁琐,如韩国的KT和Hanaro正在努力游说管制部门,以获得电视/宽带广播的许可证。同时,IPTV为电信和广电两个利益团体之间带来了潜在的利益冲突。在这种管制形态和竞争态势下,IPTV成为管制的难点,对IPTV是否实施有效管制也成为IPTV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电信市场管制1987年马来西亚政府对本国最大的电信公司—马来西亚电信开始实行私营化,并实行电信市场的自由化。进入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电信业开始放松管制,进行以私有化、自由化为主要方向的改革,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马来西亚的电信管制部门奉行电信民营化政策,在电信市场竞争方面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鼓励在最有利润的市场上开展竞争,并允许外国电信企业进入国内电信市场经营。目前在马来西亚获准经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服务的共有5家公司,分别是马来西亚电信(以下称马电信)、时光工程、工业资源、明讯通讯和数码…  相似文献   

9.
国外电信界的非对称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市场的开放,政府部门或管制机构必须从管理垄断市场的模式向管理竞争市场的模式转变。自80年代初发达国家电信市场开放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管制部门对通信市场的经营者实施了非对称管制。所谓非对称管制,简单地说就是政府管制部门对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通信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制定有利于新通信经营者的倾斜政策和法规,在一定时期内,人为地制约处于支配地位的通信经营者对市场的控制力,而放宽对新通信经营者或处于非支配地位的通信经营者的管制,以达到进入通信市场的所有经营者能公开、公平竞争的目的。1984年英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电信 业改革的脚步也日益加快,电信管制改革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电信业作为一个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产业,从一开始就是在严格管制下发展的,因此,电信管制的改革对整个电信业的发展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然而,尽管我国电信改革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电信管制特别是资费管制方面,与当前世界电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世界电信资费管制的发展不同的市场结构其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同,世界电信业在它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市场结构,对…  相似文献   

11.
依靠重组并不能一次性解决所有的市场失衡问题,电信业的有效竞争格局真正形成还有待时日。在全球电信放松管制的大环境下,我国电信管制体制从外到内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一、电信管制的发展趋势是向竞争性管制过渡 目前各国电信管个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完全的电信行业管制和电信竞争性管制。完全的电信行业管制是由电信管制机构对电信市场实行专门的。独占管制,其它政府部门和特设机构对电信市场没有管辖权。竞争性管制是相对于专门的行业管制而言的。所谓电信竞争性管制,就是竞争管理机构适用一般竟争规则(多为竞争法或反垄断法)对电信市场加以管制。电信竞争性管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完全的电  相似文献   

13.
建立“竞争性电信产业”是解决电信快速发展,从而达到增进社会福利、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可以说.建立有效竞争的电信产业是电信业管制的最终目标。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宣布电信重组。诚然,重组对于调整市场结构所起的作用毋庸质疑,但是单一的结构重组是否能促进电信业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信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垄断到竞争、由管制到放松管制等几个发展过程,电信资费结构的改革和资费标准的调整也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直以来,电信资费调整与监管都是各种媒体追捧的热点,也是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话题,但在这方面的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却为数不多。事实上,对资费发展变革的总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历史目的是更好地面对未来,从电信资费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分析我国电信管制的历史沿革。面临当前风起云涌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中国的电信资费监管趋向应成为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间的互联互通管制是伴随电信业引入竞争而出现的新课题,它涉及政策、经济及技术方方面面的问题,是电信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由此,互联互通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电信管制的重点,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管制理论学家都试图寻找有效方法,使互联互通真正能够成为促进电信竞争良  相似文献   

16.
电信业作为在经济生活中处于高端地位、技术含量高、可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创新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信业创新包括三个层面:管制创新、电信服务业创新和电信制造业创新。国内电信管制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与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体制下建立的管制体制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创新是创新中的重中之重,其关键不在于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于是否有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得以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号码携带是依靠智能网提供的一项新业务,具体可细分为业务提供者携带、业务携带和位置携带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分别是指当电信业务的使用者从一个电信企业转移到另一个电信企业时,当用户改变业务种类或地理位置时,仍能维持原有号码不变,而且不影响电信业务的服务质量、可靠性和方便性。但号码携带不是一项普通的业务,它是关系到电信市场能否开展有效竞争,电信企业能否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大问题。本文从竞争的角度分析号码携带的作用,介绍美国对这项业务的管制和促进以及其他几个国家的情况,探讨我国应如何开展号码携带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10):40-43
非对称管制就是政府管制电信市场的一个特殊政策。非对称管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对电信市场上占主导和占绝对优势的运营企业实行严格的管制,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宽松的管制、甚至不予管制。非对称管制只适用运营业,不适用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电信管制的基本情况1989年7月1日,澳大利亚成立了国有电信公司AOTC(即Telstra的前身)及澳大利亚电信管制局(ACA);1992年8月,该国公用固定电信网形成了两家公司(Telstra与Optus)垄断经营的局面;1993年中,又形成了3家公司(Telstra、Optus、Vodafone移动通信公司)主宰该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局面。1997年7月1日开始,该国全面开放电信业务市场,打破双垄断局面,至今已有80多家电信公司进入该国电信业务市场参与竞争。澳大利亚电信业发展十分迅速,电信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电信业的管制工作效率令世人所瞩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信、信息技术和艺…  相似文献   

20.
携号转网:电信管制下一站灯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彬  王欣 《中国电信业》2008,(10):38-39
前行中的电信管制 从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到今年5月电信重组方案再次落定,这十几年的风雨见证了我国电信体制改革中的艰辛与成就。电信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如果将电信改革看做一个连续并且延续的过程,其目标按照近远可以划分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促进有效竞争、提升创新能力、惠及全社会。但如果想让电信改革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得到更有力的保障,电信管制正是一把不可或缺的安全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