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要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通过努力培育和形成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口示范基地,推动贸易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出口向集约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促进我区外贸持续健康发展。我区外贸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伙伴持续增多,贸易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内蒙古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内蒙古经济发展思路额尔敦,薛兰英,杨臣华(内蒙古计划委员会)内蒙古资源丰富,蕴藏着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应充满信心,积极稳妥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发展就要有新思路,科学、切合实际的思路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寻找经济发展出路的基础。一、...  相似文献   

3.
一、内蒙古转变资源现念,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 本文认为,转变资源观念要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看待资源,从生产生活领域不同价值视角确定资源形式,把资源观念视为一种综合性观念.树立综合资源观念就要以新的资源视角审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以新的资源价值、资源经营理念看待资源,全面评估内蒙古传统资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依托资源发展经济的新聚集点、着力点和结合点,即更加关注发展特色经济,以新的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式凸显内蒙古资源优势,实现新型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把内蒙古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4.
一、做活"生财"文章,着力构建促进发展的财致政策支持体系 内蒙古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没有像GDP一样实现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日益显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导向性作用,大力整合财政资源,集中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有利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的关键领域,促进内蒙古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做活"生财"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景区建设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被内蒙古政府列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来发展.因此,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确立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21世纪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湟中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湟中县作为青海省的人口和农业大县,近几年来依托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原材料加工业、特色农业和商业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城镇服务功能逐渐增强,尤其是在“十五”期间全县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湟中县域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走好“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时代赋予资源型城市的特殊使命。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鄂尔多斯近年来依托能源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内蒙古乃至西部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同时暴露出的产业结构偏重偏煤偏散、经济发展高碳、创新资源要素供给不足、生态与发展矛盾犹存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将进一步产生深远影响,鄂尔多斯亟需以系统观念,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三者的新平衡,具体通过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实施延链强链补链、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加速绿色提档升级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10日,在"鄂尔多斯高层论坛"上,我提出,世界经济发展看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看内蒙古,内蒙古经济发展看"金三角"",金三角"经济发展看鄂尔多斯。同时指出,鄂尔多斯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成功的典型,初步实现了生态改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创造了"鄂尔多斯模式"。  相似文献   

9.
付东梅 《北方经济》2012,(11):34-35
正近年,国家把新能源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尤其是把利用太阳能资源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些政策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具有能源成本较低、多晶硅原材料丰富等发展光伏产业的诸多优势。但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不足、产业链困境、关键技术瓶颈等一系列制约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需要内蒙古加以特别关注。只有解决了这些制约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促进内蒙古光伏产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广泛关注,“三农”问题也成了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众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中,不能忽略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决策。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低下且绝大多数束缚在传统的第一产业,本文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剖析后,提出内蒙古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以及开发途径,以此实现推动内蒙古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03~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4年居全国之首。此外,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增速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创造了西部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内蒙古模式”。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特点是高度依托资源密集型产业,而资源的富集程度与经济增长并非呈正向关系(Auty,1993;Stijns,2005)。因此,转变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是防范资源型经济悻论的发生,有效规避“资源诅咒”,实现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十二五"之前内蒙古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际以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主要从内蒙古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为内蒙古"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琳 《中国西部》2011,(7):68-70
内蒙古是重要工业基地,拥有煤炭、矿产、野生动植物等众多资源,长久以来,内蒙古依托本地资源形成了煤炭、化工、农牧业、水电等产业体系。随着工业调整步伐的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给原有传统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指明了崭新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杨树虹 《特区经济》2011,(11):219-221
构建内蒙古"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已成自治区各民族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构想的实现不仅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国外理论的论证、国家的政策导向、政府的支持、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互补、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支持因素分析,呼包鄂既有一体化的需求,也具备了一体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是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 我国内陆地区的特点是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东部沿海地区以需求弹性比较大的竞争性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业已形成,并且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了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甚至有些企业在国内已经占据了支配地位。在这种态势下,内陆地区要想跃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必须打资源牌,求得经济快速成长。 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经济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的必由之路。本世纪三十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通过实证分析,先后提出了资源禀  相似文献   

17.
对外开放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流入与流出,内蒙古依托其自身的资源禀赋,经济、社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市场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本文通过梳理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论证对外开放对内蒙古产生的积极影响,并给出内蒙古自治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注重对外贸易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注重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注重政策及平台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内陆开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内蒙古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西部省份,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立足于分析当前内蒙古外向型经济综合发展情况。从外向型经济发展基础、外向型经济发展总量、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出内蒙古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TOPSIS评价模型,解析了内蒙古外向型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GM(1,1)灰色动态模型,预测了内蒙古外向型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的短期发展潜力,并就如何实现内蒙古外向型经济更加高效健康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红色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建立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研究其他红色资源丰富的省市相关经验,提出推进内蒙古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后,中国经济发展开始加速,在GDP直线上升的同时,一种无形反作用力正给快速发展的经济“踩点刹车”——“电荒”、“煤荒”、“油荒”、“水荒”……成了热门话题。电价涨了,煤价涨了,油价涨了,水价也涨了……这与教科书中提到的“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形成鲜明反差。我们的祖国真的成为资源贫困的国家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