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靖岩 《魅力中国》2013,(31):283-283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创造性活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充分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而且还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生搬硬套、望文生义往往速不到传播原文化的目的,只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才有对原文的确切表达。无疑,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俊霞 《理论观察》2008,(1):118-119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讲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为使翻译对接受者的效果与原文对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在翻译时,除了传统的翻译方法外,还要注意对文化差异、习惯表达、实用信息、词语换义等问题的处理,以使得译文能真正承栽原文的息想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滨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陛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人类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因此,翻译对接受者(听众或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应该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产生的效果基本相同,这是由翻译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陈红敏 《魅力中国》2014,(18):242-242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不同,导致其文化也千姿百态.表现出各种形式的差异。归化法和异化法是处理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两种策略。本文论述了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中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翻译的底蕴,即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分析介绍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和马善忠的"善译"标准,认为翻译不仅要遵循翻译的标准,还必须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相似文献   

7.
李凯 《魅力中国》2013,(19):272-273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运用语用学进行翻译已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广泛关注。语用学在翻译过程起着桥梁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语用学的内涵,并研究了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翻译策略,以期实现翻译后的意思与原文意思更贴切。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共识的现象;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利用一种语言文字把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确切而完善地重新表达出来的实践,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俄语成语承载着俄罗斯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而翻译并非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对接与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递.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灵活地翻译成语、 调整结构,更能准确地将俄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准确地对成语进行翻译不仅能够真实还原信息所传达的内容含义,还能帮助翻译人员摆脱原信息的束缚,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成语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意义的厘定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正确理解语境,才能消除原文本字、词、句意义的模糊性、歧义性与不确定性,才能真实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语境的划分超出语言本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翻译中存在的语境模式和语境的三维层次很好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王少敏 《魅力中国》2014,(11):229-229
用修辞功能等值的原则来看待翻译和翻译研究,自然有正确理解原文、翻译表达的一整套与此相应的方法论。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最突出的地方。由于功能翻译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只能概括一些基本的、主要的方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诗歌翻译是将原诗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另一种语言呈现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与原诗同样的深远意境。异化翻译策略的主旨是将原著的面貌重现,保留原文的异国特色。将异化策略应用于诗歌翻译,传达诗歌原诗的文化内涵和意象,使诗歌译文具有与原诗同样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图式理论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从三个方面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结构)图式来解释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提出译者只有构建丰富的相关图式,才能充分理解翻译文本。译出符合原文涵义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家重要会议上的翻译人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翻译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和知识储备也逐渐成为大家思考的话题。本文从多层次多维度对译者应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一名合格的译者应掌握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翻译知识、行业知识等五个方面的知识,才能准确出色地完成翻译任务,更好地为翻译对象服务。  相似文献   

15.
韩丽 《魅力中国》2013,(8):270-270
“翻译等值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在表达上应达到等值效果.符合语言本身的要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译,意译等方法来达到等值翻译,实现两种语言间的交流。本文对谊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少杰 《黑河学刊》2013,(2):151-152,155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依赖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在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中,语境有着不同的内涵。依据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将语境视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用以解释话语的前提。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如何求得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本并生成最佳译文是建立在对相关语境的准确把握这一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7.
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英汉词汇的语言意义在与文化意义的对应上存在差异,英汉词汇在词的搭配能力上存在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做到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死译、硬译,应努力再现原文的意义、内容、风格,试图寻求一种较高的翻译境界。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说,合适的词放在合适的地方,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就是好翻译,而翻译的好坏则取决于译者修养的高低,其中,语言功夫是翻译最基本的功夫。译文表达的目的有三:达意、显色、传神。达意是最基本的要求;传神即表达字词句的种种神韵,是最高要求,很难达到;显色,即表达词句的各种色彩,则是对译者并不过分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素质和修养的翻译应努力追求的目标。色彩包括修辞色彩、感情色彩等。俄语中具有褒贬色彩的词汇很多,如俗语、谚语、成语等等,或褒或贬,借助不同形式来表达。在译文中确切表达原文的感情色彩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译者在理解和表达阶段都应该注重运用形象思维来贯穿创造性的原则.译者对英语中抽象的"言、意、象"进行创造性地解读,正确处理形、神之间的关系,虚化实意,从而创造性再现原文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0.
赵凤云 《魅力中国》2014,(12):39-40
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时,不仅仅要注重翻译语言精确性的运用,还要注重模糊性语言的使用,这样才能在确保原文内容不发生偏差的前提下,提高该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阐述的是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概念和特点,从而得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模糊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