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自1994年伴随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转移支付制度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本文通过对宁县财政转移支付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了转移支付应当注意的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十七大报告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指明了财政改革的方向。财政审计,作为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在民族地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突出对民族地区特殊困难和特定扶持对象的倾斜,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大的效用。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民族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额度。促进民族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均显不足且依次递减,但中央的转移支付总体上并未实现与各地区的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地方上解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负相关性较强,应适当调整。税收返还降低了中央转移支付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性,应适时取消。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区域财政自给能力的负相关性最强,应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专项转移支付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但应缩小规模。  相似文献   

5.
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模式存在效率缺陷,横向转移支付是解决地区间财力的不平衡、实现财政均等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改变现有一些转移支付项目,建立以纵向为主,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本文主要就我国转移支付方式的缺陷及如何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做了分析、归纳、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应定位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从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演变的政治逻辑看,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不具有财力均等化效应。为此,笔者提出财政分权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路径:一是调整反映既得利益的转移支付;二是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三是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将推进四项改革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日前说,今后财政部将着力推进四项工作,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1)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2)扩大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试点范围,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渐增大,在关注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的同时,不应忽视财政转移支付可能带来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财政转移支付不是一定带来预算软约束,但通常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期望会引致预算软约束。纵向财政失衡、政治和改革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政府责任重叠、均等化标准模糊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可协商性与随意性,客观上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期望,为预算软约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新的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分配关系得以建立,中央政府在集中较大份额的财政收入的同时,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保证了地方政府的支出需要。分税制以来,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看,转移支付制度日益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项过多,渠道紊乱,难成合力;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导致部分"吃饭钱"变成"干事钱",专项配套影响基层正常运转;转移支付因素法中,人为因素相对较多而客观因素相对较少;转移支付效率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能高效运行,必然影响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分配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可以考虑通过合并专项,整顿渠道;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完善公式,增加客观因素,减少养人,加强监管等着力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我国的专项拨款制度、运用财政宏观调控功能、加速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下手,提出了财政政策改革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的发展,令我国数字人民币进展加快。数字人民币直接关系到货币数字化的推进及支付体系数字化的转型、国家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对冲私人数字货币的影响、金融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加快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发展数字人民币具有经济转型和制度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场景、金融科技发展和竞争容错、高质量经济发展和超大贸易规模等机遇与优势;同时也面临市场、技术及体制约束,以及复杂国际环境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完善货币及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数字人民币技术体系、金融生态环境体系、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加强数字货币技术与规则和国际合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贾东水  李丽君 《价值工程》2010,29(31):41-41
本文通过对康保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现状,从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高农村建设角度,阐述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必要性;并结合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服务,提出了改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丽萍  孙加洪 《价值工程》2014,(17):180-180
伴随着我国政府经济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等一些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亟需提高。高校应该顺应形势,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契机,积极推进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讲,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在财政国库集中交付制度实施的过程之中,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支付经济学的视角,从互联网支付系统、商业银行互联网支付、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和非法定数字货币四条传导路径,研究了互联网支付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基于指数构建的两阶段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支付对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不同传导路径间存在差异性。互联网支付在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客观上也产生了相应的金融风险,并为金融风险传播提供了通道。为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应优化支付结算机制设计、建立应对系统故障和流行病冲击等的压力测试框架,以及加强对非法定数字货币的金融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军队调整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准确判断军队财务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所面临的新要求,提高军队资金使用保障效率和效益。论文在分析推进军队财务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制度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清理账户的四个方面理清了重点工作,并建议从加强互联互通,促进系统自动衔接,注重协同运作,建立配套改革机制,强化系统培训,拓展数据应用分析等方面同步推进,确保军队财务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引入人均公共支出成本的变量、采用加权变异系数对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进行度量.研究发现,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小于地区间财力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的形成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较大的现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集团化财务管理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企业的规模优势,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财务管理方面,就构建预算管理系统、重大决策控制系统、派驻财务总监系统、财务监督与检察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库集中支付是目前国家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实施,这项改革对高校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职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论述了这项制度在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所引发的问题,并对高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