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企业如何开发利用好“人”这种资源,是管理者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传统思维认为,越重要的事情越应该自己办,但近些年来,“人力资源外包”的理念逐渐兴起,其原因是,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在中国企业中,用人权是很多管理者十分看重的一项权力。一位管理者能不能决定所属员工的任用、升迁、工资奖金是决定其管理权威性的重要因素。“没有用人权,怎么管人呀?”这是很多管理者的固有思维模式。所以,在企业中,不管哪一个层级,都以“责权利结合”为由,把员工管理的一切权力交给管理者,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而今要把管人的一部分工作分离出去,这对于坚持传统管理理念的人来说是一个冲击。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管理中,许多管理者喜欢用“下不为例”来处理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并美其名日人性化管理,有的管理者甚至喜欢在公司全体会上,宣布对员工和下级“下不为例”的处理决定,用来显示自己宽大为怀的管理风格。但是在管理实践中,这种处理方式遗患无穷。  相似文献   

3.
许多企业管理者喜欢用“下不为例”来处理员工和下级触犯制度和规定,并美其名日人性化管理,有的管理者甚至喜欢在大会上或公共场所宣布对员工“下不为例”的处理决定,用来显示自己宽大为怀的管理风格。但在实践中,这种处理方式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4.
人才的正常流动是不可避免的,“终生员工”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个人来讲都不大可能。在许多管理者看来,员工在离开公司的同时也脱离了与企业的一切联系,他们不再为公司创造财富,“人走茶凉”,理所当然不再为企业所关注,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视野中永远消失。离职员工真的没有价值了吗?显然不是,流失的员工仍是企业的重大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许多企业管理者喜欢用“下不为例”来处理员工和下级触犯制度和规定的情况,并美其名日人性化管理,有的管理者甚至喜欢在大会上或在公共场所,宣布对员工和下级“下不为例”的处理决定,用来显示自己宽大为怀的管理风格。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处理方式遗患无穷。  相似文献   

6.
管理管什么     
在每一家公司里,最忙的无疑是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级的管理者CEO。可能是职位高的缘故,管理者管理的事情可真多,大到一个公司整个经营的决策,烛到一个员工生产工序的规范,都需要管理者用行动去解决。每天管理者就与一名日理万机的总理差不多,忙里忙外,忙这忙那,反正就没有不忙的时候。如果忙可以带来经营效益的话,那还可以谢天谢地,但是老天爷似乎不领情,不管管理者如何忙,经营效益不仅不好,反而倒退了。我们应该给中国管理者拨下冷水,反问一下中国那么多的管理者:“你们到底在管什么?”  相似文献   

7.
链接:近日,本刊记者来到北京市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工会就该公司推行“首席员工”制度进行了采访,“首席员工”的示范带头作用,调动了广大职工学技能、练本领、增素质的积极性,为打遣结构合理,高技能、高素质职工队伍奠定了基础,给企业管理和职工队伍建设带来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已步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制度已经建立得比较完善和健全,制度的不贯彻执行就逐渐成为管理中的漏洞。如何把这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让我们的每个员工都按公司制度办事,让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是一个新课题。其实质就是解决我们今后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制度执行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沟通则通     
群体如果没有沟通就无法存在。同样,沟通在企业这个具有一定使命的特殊群体的管理活动中也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沟通可以作为组织内部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有效工具。一个企业或公司领导管理者如果不能对下属或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掌握职员的优点和特长,那么,这个管理者就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专家研究表明,优秀经理7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了沟通上。著名的迪斯尼公司首席执行长官埃斯那自己就是一个沟通高…  相似文献   

10.
《新前程》2006,(6):63-63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日益成为公司面临的棘手问题。如何促进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发展?如何使员工发展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就这些热点问题,由香港科大商学院北京中心与《人力资本》杂志联合主办的“员工发展”讲座于4月20日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讲座吸引了200多位来自中、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企业的发展前途有多大?一个公司的未来前景有多好?这恐怕是较难回答的一个问题,但其实也是很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看你对员工潜能的激发做得怎么样。员工的潜能是无限的,因而,企业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关键就看你对员工潜能激发到什么程度。管理者如果能把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那么,企业也就获得了一支无比忠诚的员工队伍,企业也就没有办不好的道理。刘旺章的文章正是从这样的一个视角出发,向我们道出了激发员工潜能的五大“绝招”和培养忠诚员工队伍的七大“秘诀”——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7,(12):52-55
在惠普(中国)公司有这样一种现象,办公桌的数量总是比员工的数量要少,企业鼓励员工带着便携电脑在公司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家中办公。而且,由于办公桌总是比员工人数要少,所有的办公桌都是公用的,并非归个人专用。所以,实际员工的办公地点并非固定,员工总是处于流动性的办公状态之中。即便企业管理者也遵循这一规则,在公司并没有专用的办公区。  相似文献   

13.
财务危机通常这么发生:当财务官醒来,意识到公司没有钱支付该季度债券利息,无法在星期五之前筹齐发工资所需的资金,不能满足建筑公司支付大量款项的要求时,立即通知总裁,总裁问:“怎么可能?”财务官解释说:“资金都因为经济不好而套在库存和应收账款上了。”紧接着,债权人开始收紧信贷额度……你可以把责任归咎于财务总监,但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你是否也应该随时关注公司的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14.
前克莱斯勒GEO李·艾柯卡说:“你可能有很多好主意,但若无人理解,再好的主意也无济于事。”这反映了企业经营中沟通的重要性。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是企业沟通体系中的重要两条沟通线。虽然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众多,沟通技巧不胜枚举,但通过沟通规范培养沟通习惯是建立管理者和员工沟通的有效途径,下面提出了一些管理沟通中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普遍规定,这些规定既可以作为沟通制度广泛传播,也可以作为沟通方法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领导行为是员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的动力和楷模。山东移动通过有效实施“五个领导行为”,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四性” 公司领导层认为,要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和有效性,各级管理者的领导行为是关键?因为每一个管理者既是其下属和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源动力,同时也是其下属及员工学习的楷模。所以,山东移动对管理者倡导并推行五个领导行为,这就是:参预决策、信息共享、关注他人、予教于人、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6.
<正>初入职场,各种从未经历过的人和事扑面而来,面对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00后”交出了一份不同于前辈们的“答卷”。拒绝加班、上怼领导、下撕同事、一言不合劳动仲裁……看得是打工人们拍手称快,却让部分企业管理者心中生畏,甚至把对“00后”员工的管理搞得草木皆兵,而这样的管理方法往往最后适得其反,弄得剑拔弩张、撕破脸皮的结局收场。那么,该怎么与这批初入职场的“00后”们相处呢,这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许多管理者叫苦连天,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花心思去了解“00后”这一群体的特点,往往只是在生搬硬套老派的管理方法。本文将抛开偏见与网络风评,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帮助企业管理者们通过“知彼”成为“00后”员工们的“知己”。  相似文献   

17.
蔡爽 《中国新时代》2013,(10):78-79
“在商业社会中,不论是一个公司或一个产业,真正好的管理者都能够洞察员工真正的需求,并把自己的需求跟他结合起来。这样公司既拥有了志愿者,又不是自以为是的人。”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世界》2007,(10):35-36
经常听到企业员工抱怨公司不停地“折腾”:分公司老总在位子上才一年就调走,派个新手来,又要重新熟悉市场,重新熟悉客户,累不累?有必要吗?客户也抱怨“爱折腾”的公司给他们带来的麻烦:“我不用做业务了,时间全花在熟悉你们公司的人员上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与文化》2004,(3):35-36
农工商出租汽车公司崇尚人本管理,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为管理方略,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心。在长期的实践中,公司提炼了“自我超越、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品牌是我们共同的利益”的企业价值观以及“让市民感受文明,让乘客满意放心”的企业道德观,并以此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激励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不懈努力。公司坚持以企业的共同价值理念统一员工思想、营造企业氛围、培育员工行为规范,充分激活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培育了一支忠诚企业、爱岗敬业,自觉服务市民、奉献社会的员工队伍,展示了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文明形象,体现了上海城市的精神风貌。企业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获上海市用户满意企业荣誉和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农工商出租”已成为上海市民最喜爱的出租车品牌之一,“蓝天白云”出租车业已成为上海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世经 《企业文化》2010,(6):52-52
企业管理干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还是人的管理。管理者对人的管理能力已经上升到十分重要的程度,那么,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员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呢?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做一个令人信服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