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桂云 《商业会计》2007,(11):47-48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它是以作业为中心,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就是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分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成本库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ABC 是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 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为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 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ABC 将制造费用依据各自的成本动因追 踪到产品成本上去,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将制造费用直接按直接 人工工时或机器小时等单一标准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所造成的 高估产量大、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成本,低估产量小、技术含量 较高的产品的成本的缺陷,提高了成本计算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所产生制造费用的归集对象,是成本的一种作业方法,对资本的计量、动因及资源费用的归集作用到作业上,再经过对作业动因的准确合理的计量,对作业成本进行归集到产品的精确步骤。作业成本法对于辅助资源与分配制造费用来讲是一个有效合理的方法,对于产品、作业、服务、经营的过程等方面都提供了有效的注解与精确的分析。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是为了合理地对每种产品所产生的资源价值计算并测量,再有效地对每种产品进行归集与分配。作业的本质是交易。作业贯穿于经营过程的全部,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作业可以量化。作业成本法有别于传统成本法,其涉及的概念主要有:作业、成本动因、成本库、作业中心等。  相似文献   

4.
<正>一、作业成本计算及其程序和处理过程作业成本计算贯穿于作业管理的始终,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它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在于它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作业",改进"增加价  相似文献   

5.
《商》2015,(40)
目前企业在核算产品成本时,按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是以数量为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而且一般是以工时消耗这一单一标准对所有产品分配制造费用;而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是以作业量为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为不同的作业耗费选择相应的成本动因来向产品分配制造费用。  相似文献   

6.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把企业经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作业(各种活动),通过对于各项作业成本的计量间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一、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不同的是,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法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局限于…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作业成本法的特点进行了描述。以成本动因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的特点和成本计算方法上的灵活性和核算的准确性的特点;其次,对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在制造企业应用上做了比较,分别从理论上、计算程序上、间接费用分配标准上进行了比较。并列举应用案例,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接下来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制造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成本计算对制造费用的分摊是以部门作为成本库,然后再将它分摊到产品中去。在传统成本计算中,通常假定:产量成倍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基于这种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  相似文献   

9.
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耗费构成产品成本,其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作为某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生产工人的人工费用,作为某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一般耗用的材料,车间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应先计入"制造费用——某车间"账户借方,期末分配计入某成本计算对象,作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成本计算对象",期末分配计入某成本计算对象,作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辅助生产费用"成本项目。销售及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不构成产品成本,属于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10.
孙强 《商》2016,(5):122
作业成本法,又被成为作业成本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的重要区别在于制造成本的分配过程中。假如企业的制造费用较高,则使用作业成本法会相对更加有效。文章主要针对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大大减少,制造费用大比例增加。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尽快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弄清成本消耗.而且要建立成本差异的追踪分析体系,细化成本指标,优化流程,发现新的降低成本的突破口。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采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简称ABC)应运而生。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作业成本法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施作业成本法较之传统成本管理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这种有效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企业推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把企业经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作业(各种活动),通过对于各项作业成本的计量间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翟春凤  赵磊 《中国市场》2007,(32):38-39
作业成本法又叫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在业界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后,至今完全采用的企业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4.
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制造费用比重不断提高,成本核算要求越来越精确,如果按传统方法计算分摊制造费用,会造成成本计算不准确。因此努力寻求更好的成本计算方法,真实反映产品成本,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较,作业成本计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优势在于将大量的间接费用合理分配到各项产品的成本中去,产品成本数据变得更为全面、合理。第3方物流企业(以下简称物流企业)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费用主要采用按业务量、收入量等进行分配,所得出的成本数据无法合理反映各项产品的资源真实消耗水平,扭曲了服务产品的实际成本。运用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成本计算和分析所取得的成本数据,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服务产品的资源耗费水平,为产品定价、成本控制等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背景 众所周知,管理会计中,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系指变动成本计算方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全数一笔列入收益  相似文献   

17.
因传统会计成本计算扭曲了制造费用的分配,从而产生了作业成本法。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谈起,重要分析了制造型企业的作业划分和成本动因的行动以及实施过程,最后简述了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刘阳 《市场研究》2013,(9):64-65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耗费构成产品成本,其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作为某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生产工人的人工费用,作为某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一般耗用的材料,车间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应先计入“制造费用——某车间”账户借方,期末分配计入某成本计算对象,作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成本计算对象”,期末分配计入某成本计算对象,作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辅助生产费用”成本项目.销售及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不构成产品成本,属于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20.
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客需求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能够对此做出迅速的反应。在这种背景下,“柔性生产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大批量的生产系统。柔性生产系统灵活、反应迅速,从产品设计到制造,从材料配给、仓储到产品发运等,均实现了自动化。柔性生产系统的出现,向传统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技术环境下,制造费用的数额和比重大大提高。传统成本计算中以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等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己不再适用了。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传统的标准成本管理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