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交通拥堵由来已久,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答案,包括:交通拥堵形成的背景、与交通相关的制度理念、政策设计、交通工具的消费、居民的出行习惯以及整个城市交通环境的营造等。应从制度、政策设计与观念等三个层面来把握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包括:采用家用小汽车供应短缺的政策,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机动化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这种膨胀式的快速发展使本不应该走上私人小汽车发展道路的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更患上了以交通拥堵为特征的"城市病",而且"病症"越来越严重。为此,必须大力建设"公交都市",真正使城市公共交通得以优先发展,并成为广大市民高度信赖的高效、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要在规划上下大力气、大功夫,从源头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有效控制并引导私人小汽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空间结构正快速调整的时期,为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暴露出的矛盾,建立绿色低碳的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而交通领域提出了中国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5D模式。然而这一模式所提倡的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街道空间建设,因此从街道的视角而非传统城市机动车道路建设的视角看待城市交通,是个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有助于梳理与探讨街道对5D交通中绿色出行相关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地理中城市病的发病机理与城市发展阶段具有耦合性规律。尽管目前北京公共交通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在舒适性、可及性方面存在很大偏差,仍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基于城市交通地理视角,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理念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城市交通地理向城市智慧交通转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2011年最新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历年数据变化趋势,认为北京施行智慧交通具有一定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交通拥堵已呈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蔓延的趋势,作为二线城市的青岛,很难一下子从轨道交通等硬件设施建设上改变现状。为此,文章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对策:一是优化城市结构,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二是推动城市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三是改善道路交通模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四是提升综合管理能力,理顺城市交通体制;五是应用交通新科技,建立一体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六是提高停车泊位供应,推动城市停车设施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6.
一、方兴未艾的我国轨道交通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客运量急剧上升,由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较低,造成了公交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转,而自行车、小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加剧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导致交通阻塞、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大大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世界各国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改善环境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通系统。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发达国家城市目前均快速形成了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十五”规划中,我国首次提出了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也明确指出:“在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要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城市均面临着小汽车快速发展给城市交通带来的道路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道路拥挤的主要对策,但这需要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包括用地规划、建设投入、管理优化、运营规范、乘运受益等多个方面,从而提高鼓励公共交通建管运乘各参与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在进入汽车大众消费时代,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不仅对我国原有的城市交通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同时也成为我国城市交通模式改革的驱动力,汽车进入家庭促使城市的交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和政府交通管理体系得以改善与升级。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城市交通处于矛盾而又尴尬的局面 为了破解一直困扰我国城市交通、尤其是大城市交通的拥堵难题,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按照这份"国办[2005]46号"文件的要求,各个城市都要依据国家规定,实施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低票价制、运营补贴等一系列优先发展政策,从而使城市公共交通获得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由于集体运输的特性,在能耗、环保、基础设施利用和土地资源占有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益。据统计,以相同的乘客量作对照,公共汽车交通与小汽车交通相比土地资源节省75%,建筑材料节省80%,投资节省83%,空气污染减少90%,交通事故减少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