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斌 《人力资源》2007,(22):64-68
罗门哈斯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杨烨的职业生涯有些跟别人不一样。12年来,虽然前十年曾经服务过三家企业,但每一次更换"东家"都是被动"跳槽",直到2006年5月的一天下午,当杨烨接到了猎头的电话,说有一家叫做罗门哈斯的公司有一个人力资源的高级职位很适合她时,这才有了主动"跳槽"的想法。杨烨小档案1995年9月~1996年3月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合资项目组助理1996年3月~1999年9月罗氏三维(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负责人1999年9月~2006年9月罗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2006年9月至今罗门哈斯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相似文献   

2.
防止员工跳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对员工跳槽成本进行管理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换位思考后得到的一种“防跳槽”的思路。本文重点讨论了计量跳槽成本的模型、成本计算方法,并对跳槽成本的特征和内部联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从攻克技术到最终产业化落地,纳微科技用了15年攻克一项“卡脖子”技术,到最终产业化落地需要多长时间?纳微科技的答案是15年。2006年,江必旺辞掉美国罗门哈斯公司项目团队负责人职务,带着家人回到了中国。2007年,其与合伙人一起成立了纳微科技,专注于研究生物制药领域“卡脖子”技术——分离纯化用纳米孔道结构微球。  相似文献   

4.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跳槽的高峰期.纵观各年调查,年底准备跳槽的比例总是居高不下,最低的也有50%以上;而在年后,更是跳槽的旺季,在英才网联的“2014节后跳槽大调查”中,5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按时返岗的原因是“打算跳槽”.而在“年后你选择跳槽的原因是?”这个问题中,“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是最受大家关注的,分别有45%和39%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  相似文献   

5.
如今是跳槽者左移右蹦的时代。尤其是干货代的,这两年审批取消了,门槛降低了,货代公司越来越多了,“树挪死,人挪活”,有点资历的“老手”少有没受到跳槽诱惑的。那么,如下的行情,跳槽者最看重什么?  相似文献   

6.
算算员工跳槽经济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开广  魏燕 《人力资源》2006,(24):48-52
著名的HR外包公司万宝盛华(Manpower)新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华外资跨国公司中高级管理人才频频跳槽,其流动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25%,因此也威胁到在华外资企业的利润底线。员工跳槽会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导致企业利润流失,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跳槽的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少,却很少有管理者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7.
在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近20年的工作经历中,总能听到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们抱怨时间不够用,为单位人事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还经常得不到理解甚至背黑锅。此外,人事经理还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日常人事管理工作和诸如骨干员工跳槽、员工纠纷等棘手的事情。好不容易静下来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计划却没有头绪,面对各方面的需求没有“抓手”。即使最终攒出一份工作计划,却连自己都觉得还会像去年一样处于被动地位,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陷入“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且通常会导致出现这些局面: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可谓天下闻名,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9.
培训VS跳槽     
风起云涌的“跳槽”风波正对企业培训提出严峻挑战,使得企业面对培训患得患失:不培训,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无法提高,企业“经不起损失”。  相似文献   

10.
李晓光 《人力资源》2006,(1X):34-36
跳槽,为高薪、为发展、为理想的工作环境而跳槽已成为现代职场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且人们也已从道德的层面接受了跳槽的行为。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跳槽是一种主动的人才流动形式,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常要面对的情况,很多时候由于关键岗位甚至高级管理人员突然流失,更严重有集体跳槽的情形,都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经济效益滑坡、工作士气低下等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儆复。那么当跳槽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甲平时又该如何防范跳槽、有效降低跳槽带来的危害呢?  相似文献   

11.
“闪跳族”是一个新词汇,形容一年到头不断跳槽换工作的人,也有人将之形象地称为职场上的“跳跳糖”。其实.跳槽本无可厚非,但动辄跳槽却让人难于理解,不仅往往苦了用人单位,也常常伤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黄蜂与蚂蚁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之名,可谓天下尽知。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更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而且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  相似文献   

13.
员工在“跳槽”前一般会进行谨慎的权衡和决策,在此过程中会考虑众多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借助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利用期望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公平理论等等理论来解析跳槽的心理动因。本文则从“心理偏向”角度分析,探究心理错觉及盲区对这一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领导者应如何看待“跳槽”问题,并从中发现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苌娟 《人力资源》2004,(8):18-19
今年上半年,“集体跳槽”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各财经媒体的显著位置:先是20多名原“南极人”负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技术高层集体跳槽“波司登”;然后是北大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率PC骨干集体跳槽,加盟“海信数码”;接踵而至的是“清华同方”4员销售猛将转投“长城电脑”;随后又传出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与20多位销售经理集体离职的消息。接二连三的集体跳槽事件在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袁泉 《人力资源》2010,(3):70-71
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前后职场上还将会出现跳槽井喷现象,虽然20蛑大部分有跳槽打算的职场人士都畏于裁员浪潮而选则了“卧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苦中作乐力保饭碗,跳槽的意愿却丝毫没有减弱,沉默了一年的员工在拿到十三薪或年终奖后便开始谋划跳槽,有的甚至尚未拿到年终奖就未雨绸缪开始寻找更好的归宿。  相似文献   

17.
李晶 《中国新时代》2009,(12):104-104
岁末年初,这是一个流行跳槽的季节。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回暖,职场中跳槽风更是暗潮涌动。如何更理智地迈出下一步。更艺术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李晶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近年.国内多家机构新出炉的地产人力资源报告,包括深圳特区报地产新闻部“星期三地产”进行的“地产职业经理人薪情”调查部显示:地产人跳槽,虽然对收入不满不是最主要原因,但是位于首位的“个人发展”因素最终目的也是实现高收入。新的一年薪情几何?是深圳房地产界每一位从业人员部关心的话题,在私下交流中的提及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9.
武汉商界高层人员“跳槽”频频。2000年,中商集团徐东平价广场总经理吴建社率30多人集体“投奔”鲁巷广场.2002年初,武汉商界首位CEO-中南集团首席执行官乐荣军又辞职了。一波未平,余波又起。在这之前,武商集团副总经理邬涛、周泽敏同时离职,跳槽到另一家上市公司。其后不久。武汉商界第一位辞去公职应聘到武商集团的甚经理胡球心也“孔雀东南飞”虽然“良禽择木而栖”,人才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但这一连串的商界商层人员的额频跳槽引发的“地震“不能不引起业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背后不仅仅只是人才的流动,不仅仅只是“机制不留人、待遇不留人、环境不留人”,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我国传统商业面临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指的80后新型员工不是指农民或民工,而是指1980年后出生的、受过教育的知识员工。知识员工有独立的价值观,不喜欢受约束,强调自我实现,主要考虑自己,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受纪律约束小。正因为他们有知识,他们是不依附于某一企业的,所以流动些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绩效,获取利润;忧的是,新型员工跳槽、辞职的现象十分普遍和频繁。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凌文辁认为:造成新员工跳槽、辞职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的客观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环境发生了大工的特点不同,所以在管理上也必然是不同的。沿用管理非知识员工的方法来管理知识员工必定不受用。我这样留住“80后”新型员工的心吴江:“作为新型的电信运营商,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