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复核工作 ,强化审计机关质量控制 ,坚持依法审计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署审计复核准则》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结合本省审计工作实际 ,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审计复核 ,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专职或兼职复核机构的复核人员和审计组长及所在业务处(科、股)长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通知书、审计听证告知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等进行审核 ,并提出意见的行为。第三条审计机关的…  相似文献   

2.
审计复核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代拟稿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虽然审计复核在审计执法工作中,起着防范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特殊作用,但由于它属于审计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因此有关专家学者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3.
审计署2000年2号令颁布实施了《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审计复核工作的开展,强化审计机关内部质量控制,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减少审计行政复议、审计行政诉讼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贯彻执行《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对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联系审计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在审计复核工作中,有六个方面的问题需加以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 一、关于审计复核切入点。 《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组所在部门向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提交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审计报告的复核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门人员,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这对于提高审计质量至关重要。 1998年以来,根据《审计署关于审计复核工作规则》的通知(审发[1998]305号)要求,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相应制定了符合本部门工作实际的《审计复核工作规则》,建立了专门复核机构或配备了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全过程实行“三级复核”。其程序是:审计组组长对审计组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收集的审计证据等审计资料进行审核一审计组所在的审计(处、科、股)业务部门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以及有关审计资料进行审计复核→审计小组将审计业务部门复核过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审计组编制关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异议的说明→专门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进行  相似文献   

5.
审计署2号令中《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称: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由此看来,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内部所采取的一项规避审计机关内部所采取的一项规避审计机关内部所采取的一项规避审计风险的自律行为。怎样才能做好审计复核工作呢?笔从审计实践中体会到:要做好审计复核工作,应注意把“四关”,坚持“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兰 《审计月刊》2004,(12):47-48
近年来,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笔者让为内审部门可以借鉴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设立专职复核岗位对审计组完成的审计底稿、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等材料进行复核。复核重点包括:是否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实施审计;  相似文献   

8.
审计复核风险是审计机关复核人员在复核审计结论性文件(包括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和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之后,没有发现潜在的审计检查风险以及审计结论与被审事项实际情况不一致情况的可能性。由于审计复核是审计项目质量把关的最后关口,因此,审计复核关口一但没有守住,就会使审计风险凸现出来,使审计项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审计机关就会直接面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可能。所以,审计机关应该像重视防范审计风险一样,同样重视对审计复核风险的防范。1.审计复核人员对审计准则理解领会不深。2000年以来,审计署分别…  相似文献   

9.
张红英 《浙江审计》2004,(12):13-14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为保证审计项目质量,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建立了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和专职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三级复核。力图通过层层把关,使审计项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处理处罚恰当、审计程序合规。但三级复核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审计过程和阶段性决定了三级复核的重点和各级复核应负的责任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现场审计复核是指审计组组长或由审计组组长委托的有资格的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依据各项审计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审计组内所有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采集的审计证据以及在现场审计后期对审计组形成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复核,同时对审计日记进行检查并发表复核意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级复核”中一级复核的全部。可以说,现场审计复核是审计复核的“头道关”,在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以下简称"6号令")要求对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审计业务资料实行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法制工作机构三级复核。由于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贴近审计一线,熟悉政策法规,了解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因此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的复核,对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晶 《宁夏审计》2004,(1):47-47
有人说,审计工作就是给人挑刺、找毛病。而衡量审计工作“小刺能挑得出、毛病能找得准”的标准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审计复核是依法对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要对审计方案、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意见说明、  相似文献   

13.
《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制准则》的颁布实施,为规范审计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审计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编制审计报告须严把“三关”。1.复核机构审核关。审计股室审计结束后,根据审计的结果,向审计机关草拟的审计报告连同工作底稿和有关材料送复核机构进行复核。主要审核审计报告是否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应用有关法规恰当、提出处理处罚意见适度、评价适当、建议意见理由充分、促改措施得力。进行认真复核签字后审计组方可召开审计终了座谈会,征求被审单位和个人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如被审单位和个…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以来,审计机关开始试行由对审计项目审计复核改进为审计审理工作。201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审理制度。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国家审计准则》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将复核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连同书面复核意见,报送审理机构审理。”  相似文献   

15.
张长青  杨世君 《当代审计》2003,(3):31-31,33
审计复核,是指现行准则规定的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复核,审计组所在部门复核,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这些规定在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报告编制准则和审计复核准则中孝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准则中都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主审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主审复核是第一级复核,是整个复核工作的基础,重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整理。但从目前执行准则的实的复核制执行的不够理想,一级复核制的责任尚未  相似文献   

16.
审计署2000年颁发的《审计机关审计底稿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中对三级复核的程度和具体做法做出了规定。如果能够得到各地审计机关的认真贯彻执行,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化解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计规范》规定,审计机关在审定审计报告和作出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前,应当由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起草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代拟稿进行复核,提出复核意见。这一规定,对于强化审计机关内部控制,严格审计执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避免审计风险必将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审计复核工作呢?笔者认为,应当把好"五关":一是把好审计程序关。审计程序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法定操作规程。复核人员在复核审计程序过程中,要重点复核三个方面:(1)看步骤是否到位。从审计立项,到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收集审计证明材料、提  相似文献   

18.
审计风险是一种潜在的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变成现实性;审计机关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赔偿因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而引起的损失。审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受到审计客体的复杂性和审计主体的审计技术水平所影响。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是多方面的,本文只是从审计机关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出发,论述如何加强审计复核,防范和减少审计风险。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内部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在审定审计报告和作出审计意见书及审计决定前,对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代拟稿)和审计决定(代拟稿)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的行为。目的是强…  相似文献   

19.
审计工作底稿是记录审计过程、集中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重要资料,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是确认审计工作达到本审计组的工作标准、消除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中可能存在偏见、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听在。2000年8月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第2号令《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第十二条指出,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20.
审计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健全完善的审计复核不仅包括对审计报告的三级复核,也包括对审计证据的三级复核。从主审开始就要重视对审计证据的审查复核,把握主审、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复核机构四个复核关口,实行审计证据的三级复核和审计报告的三级复核制度,对于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