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能够与国际接轨,我国财政部对会计中的股权核算方法做出了调整,并且在长期股权投资问题上,有关部门从各自的角度对其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做出了规定,使得其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对于换出及换入资产成本的处理做了原则性规定,本文结合会计准则及税法相关规定对以房产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及税务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欣 《现代商业》2015,(2):215-216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运营业务之一,由于长期投资在企业中占用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尤为重要。财政部于2014年3月19日发布的新修订(财会[2014]14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自2014年7月1日实施,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提前执行,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处理事项和信息披露而制定,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上和税务上存在较大的处理差异,本文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私募股权基金的兴起,采取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流。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办法,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在会计及税务处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到底是作为基金产品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核算存在不同的看法。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办法,税法上也未有针对性的规定,只能作为合伙制企业进行纳税,相关的收税规定执行困难。对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会计及税务处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关于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加强对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的认知程度,并利用二者间的差异合理、合法地进行税收筹划,实现盈余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工作。基于此,本文从股权投资的概念角度入手,对其业务开办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会计及税务处理(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8.
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投资于境内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对股权出资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但股权出资在会计与税务处理上是适用企业所得税中的视同销售处理,还是适用重组处理,并未明确,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对以股权出资的会计与税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2014《CAS2-长期股权投资》在2006《CAS2-长期股权投资》的基础上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和核算准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对企业和税收产生了重大影响,财务人员应熟悉调整差异并对实务进行合理处理。本文针对新旧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差异进行比较以及调整差异对企业和税收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君 《财经界(学术)》2014,(23):100-100
2014《CAS2-长期股权投资》在2006《CAS2-长期股权投资》的基础上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和核算准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对企业和税收产生了重大影响,财务人员应熟悉调整差异并对实务进行合理处理。本文针对新旧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差异进行比较以及调整差异对企业和税收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吴锁庚 《商》2014,(35):182-182
会计处理的方式与税务处理的方式对企业的股权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两种处理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认清这些差异,很有可能会给企业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扰,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股权投资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希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这些差异有效地进行盈余管理,在合法的基础上合理避税,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权益法是指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的核算范围包括企业对合营企业投资和对联营企业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其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减值损失处理,以及持有收益和转让所得的确认与计量方面,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着诸多差异。熟悉这些差异及其纳税调整办法,对于准确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避免产生税务风险或权益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企业通常选择合并、兼并等方式实现自身实力的快速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无疑利用长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主要经营方式,但是这种通过控股方式的获利手段,也使得企业的关联性越发复杂。本文分别就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方法的纳税筹划,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息与资本利得的纳税方法筹划,介绍长期股权投资转让损失的纳税筹划方法的研究入手,期望在后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研究时作为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庞艳 《商业会计》2012,(2):92-93
随着兼并的日益盛行,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将主要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前后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两种类型下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现行做法的比较分析,揭示购买少数股权前后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在成本确认基础、交易费用处理及相关合并事项处理方面的不一致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完善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权益法下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容易混淆和模糊不清的地方,成为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难点,掌握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在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相似文献   

16.
2014年3月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进行了修订,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规范范围、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以及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变化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和会计处理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并且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存着一定差异,使得长期股权投资的纳税和会计处理具有较高的处理难度.本文立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原则,通过对长期股权投资所采用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就如何对其纳税调整和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置、信息披露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变化。本文重点按照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加以分析,以有助于企业合理管理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等相关文件中对股权投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股权投资来说,需要认清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长期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刘聪 《消费导刊》2009,(11):84-84
企业会计准则中只规范了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增资持股时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处理,而对于投资企业投资额不变,而持股比例下降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范。本文将根据长期股权投资不同的核算方法在这一点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