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黄秋葵罐头并探讨最佳护色工艺,以黄秋葵为主要原料,应用现代食品技术开发黄秋葵罐头。结果表明,漂烫温度90℃、时间3 min、p H 5的0.03%Cu Cl2护色液浓度护色效果最佳,0.3%Ca Cl2溶液处理黄秋葵保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荸荠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对荸荠汁进行乳酸菌发酵,制备活菌型荸荠汁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荸荠护色、糖化、发酵工艺和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荸荠漂烫最佳工艺为时间80 s、温度70℃、柠檬酸浓度0.5%;荸荠糖化最佳工艺为时间80 min、温度70℃、酶量30 U/m L、pH7;荸荠发酵最佳工艺为时间30 h、温度42℃、接种量5%、乳清粉添加量6%;配方为每100 g荸荠汁乳酸菌发酵液添加8 g白砂糖、0.5 g柠檬酸钠、0.02 g黄原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黑糯米和燕麦为主要原料,选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进行乳酸发酵,研制出色泽独特、香气浓郁宜人的新型乳酸菌发酵饮料。通过对蛋白质含量、固形物含量、感官分析等一系列指标的测定与分析,获得的最佳工艺如下:黑糯米、燕麦、饮用水的比例为0.5∶0.5∶8,原料于65 ℃饮用水中浸泡2 h,乳酸菌接种量为0.4%,37 ℃恒温发酵20 h。研发成品综合感官评分为94.8分,整体色泽呈现豆沙色,无沉淀,澄清度高,口感酸甜细腻。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苹果汁的吸光值为指标,探讨了D-异抗坏血酸钠在不同添加量、温度、时间和pH条件下对苹量汁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D-异抗坏血酸钠护色效果的主次顺序为:pH〉时间〉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浓度〉温度,D-异抗坏血酸钠对苹果汁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浓度为140 mg/L,处理温度为35℃,放置时间为50 min,调节pH为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可使苹果汁保持原色不褐变。  相似文献   

5.
以菌类中的滑菇为研究对象,对滑菇中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实验分析,从而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法使滑菇多糖的得率最大,为今后开发利用食用菌多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实验使用水提取、酶辅助水提取及超声辅助水提取从滑菇中提取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滑菇中的多糖含量,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滑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水提法提取滑菇中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2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乙醇用量1倍或2倍,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69%。酶辅助水提法从滑菇中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 h、纤维素酶分解45 min,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77%。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滑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15(g∶mL)、提取时间2 h、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0.15%。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行了马铃薯果脯的加工工艺研究,运用护色、硬化、烫漂、糖渍、烘干等关键步骤进行研制。结果表明:浓度为25%的马铃薯果脯在热风间歇干燥65℃干燥2 h,再于60℃干燥4 h,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生牛乳为原料,探讨黑米紫薯复合风味酸乳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黑米紫薯复合风味酸乳工艺配方及稳定剂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黑米紫薯复合风味酸乳最适工艺配料为黑米粉1.0%、紫薯粉1.0%、白砂糖7.0%、甜炼乳2.0%,该配方组合可获得口感良好,酸甜适口、风味优良的黑米紫薯复合风味酸乳。黑米紫薯复合风味酸乳最佳稳定剂为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0.3%、明胶0.15%、琼脂0.1%。该稳定体系条件下,能够提供产品细腻清爽的口感,并保证产品在货架期良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菠萝和水晶梨为原料,制作具有菠萝和梨复合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饮料,并着重对复合饮料护色及澄清条件进行探讨。其中,护色剂条件为0.03%的维生素C、0.03%亚硫酸钠和0.01%柠檬酸,澄清处理时使用明胶200 ppm和单宁100 ppm。  相似文献   

9.
荷叶饮料以其独特的清香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本文研究生产菊粉-荷叶茶饮料,分析荷叶与水的恰当比值,发现当荷叶∶水=1.2∶10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 min,荷叶茶汤∶红茶汤=2∶1(V/V)时,荷叶茶呈黄褐色,透明度较好,较清亮,荷叶香味较浓郁;同时,添加适量菊粉进行调配,可以形成色香味俱佳的新型饮料。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感官品质良好、实用价值高的紫薯酸奶产品,以牛奶和紫薯为主要原料,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紫薯酸奶的主要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0.3%、紫薯泥添加量8%、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时间5 h。此条件下制得的酸奶,呈浅紫色,质地均匀,酸甜可口,在兼具酸奶和紫薯营养特征的同时,具有产品特有的风味和良好的色泽。  相似文献   

11.
以紫薯全粉、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紫薯饼干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紫薯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小麦粉130 g,绵白糖35 g,鸡蛋25 g,紫薯全粉20 g,植物油30 g,双效泡打粉2.5 g。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的黄酮,在前期单因素研究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得出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在该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0.831 6%。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响应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淀粉行业开始注重甘薯渣的开发和利用,并成功地利用甘薯渣通过发酵工艺制备酒精。基于此,主要介绍甘薯渣同步糖化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马铃薯脆片品质,本文分析了漂烫、浸渍、冷冻等预处理技术对马铃薯原料(主要是营养成分维生素C含量)和油炸马铃薯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切片厚度2 mm,采用漂烫(95℃漂烫2 min)、浸渍、冷冻相结合的方式可较好保存维生素C,又可得到感官评定最佳的油炸马铃薯脆片。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因素对甘薯呼吸强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呼吸作用是农产品收获后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是影响贮运效果的重要因素.测定呼吸强度可衡量呼吸作用强弱,了解农产品收获后生理状态,为低温和气调贮运以及呼吸热计算提供必要数据.可利用0.5%黄酮液浸泡3h的方法抑制甘薯呼吸作用,延长甘薯贮藏期.冷藏会刺激甘薯呼吸增强,但最终会达到一个稳定呼吸状态.大个甘薯的呼吸强度明显要弱与小个甘薯,大个甘薯呼吸强度为小个甘薯的73.6%.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次发酵法,以产品感官品质评定得分为依据,研究了马铃薯馒头制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工艺条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关键工艺条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马铃薯馒头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马铃薯粉与小麦粉的添加量之比为2∶8,酵母粉的添加量为0.9%,第一次发酵时间为90 min,第二次发酵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7.
甘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甘薯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进行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可多倍增值,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甘薯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药用价值以及甘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提出了发展甘薯食品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Five new sweet potato varieties, 91/62, 84/17, 91/198, 82/123 and Injala White, known to be less sweet were evaluated by a 15‐member panel to determine their acceptance as staple food items in Ghana.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all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new sweet potato varieties. However, all the varieties were accepted as staple food, with some being preferred more than others. In terms of flavour and colour, variety 91/198 was most preferred, while variety 91/62 was the most preferred with regard to texture and taste. The overall acceptability showed that variety 91/198 was the most preferred one, which also was the one with the least sugar content. In fact, varieties 91/198 and 91/62 always emerged as the best two varieties, with most of their qualities preferred among the five studied. On the whole, the Injala White variety was the least accepted.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硬脂酸锌对氢氧化铝进行湿法表面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铝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活化指数、黏度、吸油值等表面物化性能,对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铝粉体进行了表征,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最佳的工艺条件:m(改性剂)∶m(氢氧化铝)为0.015∶1,改性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