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应当包括对现存权利的安排,也应当包括对未来权利的安排,如继承权等等,亟需完善相关制度。鉴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家庭农场的全国性规范基本缺位、地方性规定参差不齐,为了便于全国家庭农场之数量的统计、特征的揭示、政策的制定,应当从家庭农场经营者、家庭成员范围与农场经营规模的限定,"家庭成员提供劳动力为主"与"农场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界定,反思认定标准;从家庭农场的前置认定程序和动态认定监管,完善认定程序。此外,还应当允许采取有限合伙企业,但禁止选择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应当明确租入与投资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务承担能力,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家庭农场的立法构造。  相似文献   

3.
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流转的物权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高效流转,我国物权法须做如下完善:其一,应当在物权法上彰显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权能;其二,确立包括抵押、继承在内的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其三,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4.
郭军毅  徐悦 《江南论坛》2010,(11):27-28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与农业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以家庭承包的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将承包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转移给他人,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则通过转让、人股、抵押或其他方式将承包经营权转移给他人并获得流转收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创立以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逐步承认再到正式确立流转制度的发展过程。但是与各个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为了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我国需要修改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文件,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限制,科学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是农民重要可支配财产,通过土地承包权抵押的方式可有效释放土地潜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目前,全国各地在不断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模式,但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推向全面实施阶段,还必须求证其制度上的合理性,即符合法律理论,符合政策意图,否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必将因为遭遇法律与政策障碍而夭折。只有理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政策支撑和法律逻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才能得到可持续的法律保障,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常态化、市场化,拓宽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关于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完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规范化与否,对广大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尤其是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进而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等四点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建言。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6)
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经济效益,成为村民融资的重要渠道,但学界对"三权分置"权利构成与法律性质尚存在较多争议。通过理顺土地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债权与物权学说,得出土地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之结论。为了增强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凸显土地的融资担保功能以及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在设立形式与融资方式时需要分为三个方面:订立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遵守合同设立生效与登记对抗原则、抵押或入股土地经营权。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和党在农村的政策基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新型农村土地经营形式。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如何依法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保护好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试图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的分析,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建议,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提供理论和实务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宏伟 《经济师》2006,(9):69-69
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有两种情形:一是农民基于成员身份这一原因事实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基于双方当事人合意的法律行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了适应农地地权交易关系迅猛发展对便捷、安全的迫切要求,文章对两种情形设立的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历史沿进入手分析,阐明了其概念和法律特征,提出了运行机理,并对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剖析,同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的建议,以便真正达到规范法律制度和指导转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措施。文章以地处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的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以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等参与式方法对该地区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的实施进行了走访,同时对该地区基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山地退耕还林效果等进行了野外实际现场勘察。利用问题矩阵对该地区与土地流转政策有关的问题进行重要性排序,并采用问题树工具分析其因果关系,发现了目前导致土地流转政策难以大范围实施的关键性问题。最后,对该地区已经成功实施土地流转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黄土高原山地土地流转政策的科学实施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面临着法律禁止和政策突破的矛盾。在这个背景下,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亦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如抵押融资渠道不足、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高风险、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等。这就需要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完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银行管理体制、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新模式等措施突破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达到符合"条件、自愿、规范、有序、依法"之客观要求,真正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分类尤为重要且具有理论价值和极强的实践意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分类外,按不同标准可有11种分类,其中,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农村土地承包方式和流出方其物权是否丧失或是否保有这三种分类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地流转问题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加快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但是目前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从需求角度分析并找到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一因素提出了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慈溪、瑞安、建德三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浙江省农村土地不断流转和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文章通过对浙江省慈溪、瑞安、建德三市的实践调查及问卷分析,总结了三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特点及政策导向,解析了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难点问题及政策期望,并提出了组建家庭农场协会,加强对年轻农场主的培养,发展合作型家庭农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界粮食市场危机使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给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系敲响了警钟,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发展战略应与解决"三农"问题统一起来,在消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现存的多种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中,“反租倒包”是一种相对重要的组织形式,对其契约安排进行考察,有利于探究农户与龙头企业联结的稳定机理.研究表明:“反租倒包”这种组织形式通过土地要素契约和商品契约的共同作用,对劳动要素形成了约束,有效地减少了交易成本,形成了稳定的契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经理层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连接纽带。农业上市公司的经理层治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能力。借助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的实践性数据,经验性的分析揭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在企业竞争力改进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加强经理层治理、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农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体系分为四个要素:聘任制度、执行保障、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聘任制度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培育产生最为显著的促进功能,执行保障和约束机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促进功能,而激励机制的促进功能最弱。可见,经理层治理要素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促进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基于企业竞争力培育的目标,经理层治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业(涉农)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声誉和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利他性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企业声誉没有在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向企业竞争力转化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因此,要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向可持续竞争优势转化,农业企业应建立战略性和利他性企业社会责任并重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