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行政问责的内涵
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就必须弄清楚行政问责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行政问责。多数学者认为,责任政府理念及践行是行政问责的起点,建设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迅速、有效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而行政问责制正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题中之意。它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基于其工作职责而作出的行政行为监督和审查,对由于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绩效和行政秩序,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依据法定程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3.
危机频发的风险社会凸显了政府的安全保障责任。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和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应当负起公共危机的管理责任,以保障公众安全利益。为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切实监督和落实政府的责任,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成效,有必要建立危机管理问责制。政府没有履行好危机管理中的责任,损害了公众利益或影响了社会稳定,要被问责,即要受到政治问责、法律问责、事前决策问责和绩效问责。 相似文献
4.
推行行政问责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问责实践的开展。具体实践中,要做到:规范问责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异体问责,建立多元化问责机制。明确问责对象,合理划分问责事项范围。健全问责程序,完善实施环节。公开问责信息,提高问责透明度。统一问责制度,推进问责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和问责制度具体实施状况,对我国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和阻碍问责制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有针对性地从加强立法、综合推进和转变观念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一些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行政问责制与政治观念、法律体系、行政机制和公民社会等因素交叉重叠、互为因果,它是由多种相关制度和问责形式联合组成的制度体系。应该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围绕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围绕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过程,建立与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相配套的行政问责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完善行政问责制需要有法可依,依法执行。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完善行政问责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完善的问责保障机制,对政府实施有效的问责必然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指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关键,即推行“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最初是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而步入我国政治生活的,仅是一种非常态的问责风暴,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其必然走向。必须着眼于行政问责制建设中问责法规的缺陷、问责文化建设的滞后、问责官员救济的缺位和公民参与问责的缺失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进行审视和突破,以期能更有效的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走向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国有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它的生存发展状况对整个我国社会及其上层建筑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决定了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价值。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首先回顾了过去30我国国企改革的主要成就并指出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概括历史负担过重、存在内部人控制、国资流失严重和经营效率低下。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行政问责制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是我国迈向责任政府的重要一步。我国目前启动的问责制主要还是同体问责,但问责制重在异体问责,离开异体问责的问责制是苍白无力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在异体问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对策,在加强同体问责的基础上,合理协调异体问责,从而完善行政问责体系,有力推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秉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理念,问责称为政治生活中的新气象。从罢黜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原市长孟学农,到问责密云灯会踩踏、开县井喷、海宁火灾、吉林中百商厦大火、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直至嘉禾违法拆迁等,短短一年零两个月来.失职官员丢官的事件一再出现。以“非典”为例。 相似文献
14.
15.
要实现以加强行政问责制为突破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我国政府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就必须健全完善行政问责监督机制,加强问责客体的责任约束,保证行政问责制度的合理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的问责风暴最初是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仅是一种非常态的行政问责,制度化和程序化是其必然走向。应着眼于行政问责制建设中问责法规的缺陷、问责文化建设的滞后、问责官员救济的缺位和公民参与问责的缺失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进行审视和突破,以期能更有效的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的非典掀起了全国性的“问责风暴”,官员问责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随着问责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问责速度越来越快,问责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问责制在制度设计和操作层面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问责制度的问题出发,力求从理论、法律政策和机制层面寻求完善问责制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政府行为规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作为政府事前控制方式的行政审批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弊端不断显露。针对审批制度改革流于形式;重审批、轻事中和事后监管的问题;审批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剩下全是难啃的骨头等问题,亟需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健全行政审批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