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梦晓 《商业科技》2013,(26):191-192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现象日益增多,但实践过程中有关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却存在很多缺陷,也因此使得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目标公司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地位的分析,并提出了在完善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过程中各方应遵循的规则,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建立为上市公司收购提供了基本条件,可上市公司收购会给目标公司股东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公司的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最容易损害目标公司的股东利益。本文通过对目标公司股东权需要保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借鉴英、美等国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规范,同时结合我国公司收购立法实践,对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股东权保护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方面做出了很多具体的规定,如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利益权益的特别保护等等。但是,《证券法》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主流学派认为,在由公司各种内外部控制机制构成的控制权市场上,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发挥其主要作用,需要作为外部控制机制的收购才能形成最为有效的控制机制,因为通过公司间的收购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本文以该理论为背景,研究在我国现阶段要约收购这一外部控制机制对目标公司股价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成商集团被要约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要约收购并不能为目标公司股东带来超常收益。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的有效性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结构重组方式之一,于1998年从西方引进我国,在2002~2003年间兴起管理层收购热。从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8)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将空闲资金投入到上市公司,然而越发频繁的上升公司舞弊案件,让投入资本的居民和个人损失惨重。上市公司舞弊不仅仅影响了公司自身的价值,而且也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由于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往往能够预先作出防范,公司的舞弊更多的是波及中小股东的利益。随着中小股东无奈"用脚投票"的情况日益增加,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将加大,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将受到挑战,进而阻碍的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得中小股东利益在跨国并购中得到妥善保护,实现公平和正义,文中将从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控制股份转让和民事救济等四个方面做出有关保护的具体方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彭小平 《中国市场》2011,(24):52-56
控制股东的掏空行为成为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控制股东通过掏空侵占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掏空行为发生的历史和制度背景,总结了控制股东所采用的主要掏空手段或方式,指出了控制股东掏空行为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加强中小股东利益法律保护是限制控制股东掏空行为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股东股东权保护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中小股东股东权保护不力.这一状况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公司的良性发展,而且也从根本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现行的<公司法>对此方面的规定却不尽人意.因此,找出立法中的疏漏之处,尽快完善<公司法>,是促进中小股东股东权保护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定价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平 《商业时代》2006,(2):46-47
由于要约收购临界线的规定不合理以及要约收购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偏离等问题的存在,“零预售”或接近“零预售”的收购结果屡见不鲜。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
赵林海 《商业研究》2005,58(10):131-134
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制度缺陷。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中不利于小股东保护。有四大缺陷使其通过各种途径小股东遭受侵害。为完善我国小股东保护制度提出五项建议: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建立小股东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快董事会制度建设;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独立高效的证券司法体系,完善法律救济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与LLSV横向研究不同,本文从纵向检验了现金股利法律保护替代模型与结果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首先,纵向分阶段的回归分析和差异检验表明:两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法律保护较弱的阶段,法律保护替代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随着法律保护程度的提高,法律保护结果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更有解释力。其次,检验了我国交叉上市公司与无交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现金股利法律保护结果模型的适用性。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每股收益显著负相关,与增长机会不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说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不是根据盈利状况和增长机会做出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每年出境人数的急剧增加,海外华人利益的保护就逐渐成为中国政府高度关切的课题。中国作为国籍国对海外华人利益的保护包括外交保护、领事保护和应急保护机制。这3种既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而在最近发生的国际重大事件中,应急保护机制不断显现出其现实性和实用性。本文从应急保护机制及其相关概念的深入剖析入手,结合目前他国和我国应急保护机制的做法,提出了完善我国应急保护机制的重大意义和相应做法。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环保机械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加入WTO后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进行归纳的基础上 ,从债权治理的角度分析了环保机械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利弊 ,同时提出了我国环保机械企业进行企业债券融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保护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为了在我国保持其技术垄断优势,获取最大利润,运用各种技术保护路径防止技术外溢.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实行独资化、专利保护、组建战略联盟与制定技术标准、占领价值链高端等技术保护的路径,在深入分析探讨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跨国公司技术外溢,加快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两者在信息搜寻和信息解读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信息融入市场过程的行为不同。为了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市场有效性,必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为了追求其市场价值最大化,就要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和最佳的融资结构。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中存在着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比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负债比例、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例不合理等问题。应扩展内部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国际租赁融资业务,合理选取择负债比例,从而使跨国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颁行以来的实践表明,现行的担保法存在着诸多缺陷。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原有的担保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担保物权制度做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其中增加了担保债权的实现情形、适用范围、第三人担保责任免除情形,增加了代为物的范围和提存代为物的规定,以及物保和人保的行使顺序;在抵押权方面扩大了抵押物的范围,新增"浮动抵押"的规定及不动产抵押权效力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继电保护应用系统对数据的需求,分析了数据平台的数据组成和总体结构,描述了实现的功能。并对数据平台实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公司法的出台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使投资者不仅可“得门而入”,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全身而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通过股权的内部转让、股权的外部转让等约定退出,还可以通过维权之诉等法定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