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正在到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制造业在产品、服务、生产、流通、交易等概念和运作方面面临深刻的变革,为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机遇。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个指示精辟地明确了当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制造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和底层制造设备自动化。如何搞?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重心随企业需求的演变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微机应用…  相似文献   

2.
IT能够改变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以及相应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相应地,可以透过IT投资评价和分析企业能力发展方向与重点.本文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能力发展方向与重点的基础上,从杭州市76家制造企业IT投资的现状与需求数据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能力实际发展方向与重点,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当前的制造业能力发展方向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制造业发展的重大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3.
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是长三角地区能否成为领航中国制造业向世界级制造中心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国际制造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势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和企业管理现状,提出在战略机遇期,如何以企业管理变革推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成长,领航中国制造业向世界级制造基地转变.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是一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国际产业结构调整、风云变幻莫测的世界。机械制造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巨型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挑战;而机械制造业的产品也面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只有通过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带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非常重要。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从国际上看,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这两大特点来进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尤其在加入WTO后,我们的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一定要质量好、价格低,即性价比好,这就给我国的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但我们的总体规模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而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工,我国的制造业已逐渐崛起,居美、日、德之后,成为世界制造业第四大国。但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制造业产品从总体上来看,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小,在国际制造业分工金字塔体系中的位置还很低:航空工业作为国家高技术产业之一和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信息化工程,是提升航空工业产品制造水平、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挑战、提高我国航空工业整体竞争力、由航空工业大国向航空工业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我国从航空工业大国向航空工业强国跨越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8.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有20多年历史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清楚地看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推进企业管理变革,只有有效地推进企业管理变革,才能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再创企业竞争优势。这是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ERP专委会副主任金达仁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机械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上阐述的基本思想。 金达仁说,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信息技术的  相似文献   

9.
全球制造网络下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席卷世界,一种全新的制造组织方式———全球制造网络发展起来。全球制造网络的本质在于发达国家的国际旗舰企业利用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主导地位,抢滩海外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剥削"。本文从分析全球制造网络负面效应入手,探讨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结构和市场战略3个方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制造业中出现了计算机数控(CN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CMS)、准时生产(JIT)、精益生产(LP)和敏捷制造(AM)等多项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模式。制造业信息化和先进制造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制造业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变革。面对智能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趋势,机电装备管理与改造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机电工业》2008,(10):85-85
根据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开展设计制造数字化应用、管理信息化应用以及设计制造管理综合集成应用即“两甩”示范企业达标工作部署,北京市科委组织制订了《企业“两甩”应用示范实施方案》,开展北京市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对于指导及推动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采用网上特尔菲法确定其测评指标、AHP法计算指标权重,并以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为应用实例,提出制造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企业内部业务信息化、商务信息化、信息化动力、信息化质量4个角度展开,全面涵盖当前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考察范畴,为制造业信息化测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以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孕育兴起,美国、德国等制造强国相继实施“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中国制造2025》在加快推进实施,实现制造业升级.服装产业智能制造也在深入人心,正成为业内最为关注的焦点,而有了良好的愿景和期盼,如何让智能制造在企业落地无疑是大家最需要了解的.  相似文献   

14.
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新状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造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对中国能否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满足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速度,是世界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制造企业管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正处于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阶段,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离作为现代世界制造中心所应具有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我国要适应世界管理发展趋势,探索自己的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意识,加大投入,提高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创造各种公共支撑平台,全方位优化制造企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纺机     
我国纺机企业应向“四化”发展当前,国际纺织机械制造业加速调整步伐,制造本土化、质量全球化、服务全面化、知识产权化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四大趋势。这四大趋势,对国内的纺织机械制造企业而言,不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更会为自身带来巨大的变化。制造本土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制造业是一切物质生产产业的支柱,信息产业与服务产业的设备也需要制造业提供,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不可替代的载体和基础。当前,“中国制造”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发达国家已将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制造业、改造企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我国要想真正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快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造数字化的中国制造业。将于2004年11月4日—9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数字制造展览会,以“展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代表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方向”为主题,通过展示被称之为“数字化装备”的各种先进设备和被称之为“智能载体”的各种先进软件,给人们带来关于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具体图景,带来称之为“制造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ALL IN ONE)”的先进理念,必将推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工业化国家,约有1/4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约70%—80%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伴随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系统软件供应商、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企业缺乏有效管理、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户需求多变等挑战和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所有的企业都希望尽快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呢?尽管每家企业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有一条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并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实行紧密融合,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主办“2005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北举行。经过专家评委会的综合评定,确定了2005中制造业信息化十大热点。2005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热点分别是:“创新”,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之道;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发展的重点;ERP,普及和深化应用并举;PLM成为业产品创新的利器;ERP,从产品走向平台;三维CAD,进入普及时代;BPM业务流程管理,深入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专业领域国内外厂商合作凸现高峰;MES热潮初现;协同,成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新热点。会上还公布了2005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优秀CIO获奖…  相似文献   

20.
一、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九五”、“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通过“甩图板”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营造信息化氛围、支持企业信息化示范建设、推广信息化新技术,在制造业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试验、测试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为十一五推动“两甩”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与已经取得的成效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