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时,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本文试就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会计核算上应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上有成本法与权益法之分,两种方法区别标准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控制和影响.即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无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采用成本法核算.  相似文献   

3.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投资企业长期持有,不作为短期变现的手段,而是通过投资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以期享有权益并承担相应责任。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要求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属于国际会计惯例,也是我国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或学习中,不少人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还不清晰,对二者的核算还不是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上有成本法与权益法之分,两种方法适用范围的区别标准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控制和影响。即若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采用成本法核算。  相似文献   

5.
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变为控制或者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应该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账务处理的要点为结平"长期股权投资"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同时处理因为采用权益法而产生的"资本公积"的余额。  相似文献   

6.
曹东军 《河北企业》2012,(12):16-16
<正>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准备长期(指一年以上,下同)持有的股票投资和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投资。笔者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处理提出一些处理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其他准则、制度下长期股权投资处理规范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应规范的比较1.《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处理规范,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应规范比较:(1)前者以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影响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后者则不论什么情况,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2)前者采用可收回金额与成本孰低计量,后者采用实际成本计量;(3)前者有一部分归类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后者则统一在"长期  相似文献   

7.
一、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具体情形(一)成本法及其适用范围成本法是指企业将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所形成的长期资产按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两种情况:(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此种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对这部分投资进行相应的调整,通俗的讲就是母公司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应当“调表不调账”。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成本法、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依据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在判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甘敏 《财会月刊》2011,(13):25-26
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核算中的难点之一,其核算方法可以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投资损益的确认是否有某种规律可循?本文试图作些探讨。一、适用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条(以下简称"准则第十条")规定: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正>一、因追加投资导致由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的原理因追加投资等原因使持股比例上升,但不构成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1.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  相似文献   

11.
长期股权投资相关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有成本法和权益法等。成本法是指投资企业按成本计价的方法。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12.
甘敏 《财会月刊》2011,(5):25-26
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核算中的难点之一,其核算方法可以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投资损益的确认是否有某种规律可循?本文试图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史罕明 《西部财会》2004,(4):43-44,34
本文通过对长期股权投资两种核算方法及其相互转化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成本法是权益法的简化形式,所有投资项目的会计核算理论上应该采用权益法。权益法与成本法的划分依据是会计核算重要性和相关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4.
一、两者核算原则的差异权益法的核心思路是只要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动,按照权益法均需要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根据调整范围的不同,权益法又可分为完全权益法与不完全权益法,两者的核算原则差异主要有:1、不完全权益法的核算原则:(1)投资企业按其占被投资企业的投资份额,将被投资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确认为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被投资企业宣告或发放现金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不应作为投资收益,而应作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投资的部分清算,即当…  相似文献   

15.
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核算处理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更是很难把握.本文首先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对不同情况下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进行介绍,最后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权益法是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损益的方法之一,其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取权益法核算;否则应中止采用权益法,对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中美的规定是基本相同的,但在对投资损益的核算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股权投资是一般会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关系及二者核算的主要方法,以正确和熟练掌握成本法与权益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下成本法转权益法的相关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及二者转化的相关会计处理,分析实务处理中比较模糊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正确和熟练掌握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处理。一、成本法转权益法概述(一)成本法及其适用范围成本法是指对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也就是说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原始成本入账后,保持原来金额,不随被投资公司经营成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会计处理方法。成本法适用于两种情况:(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之所以用成本法除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或被投资企业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本文主要讨论成本法下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0.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运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确认收益或损失的时间不同,涉及到一系列的所得税会计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探讨。首先,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会计上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不计入损益。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大于应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