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文章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必须以工业化、城市化来带动,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的目标。确定抓住村镇体系建设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两个关键问题,扎实推进郊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广大农民的视野开拓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渴求建设新生活。针对此现状,本文从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树立起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分别从六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贯彻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传统的宗族制度和伦理观念的延续和渗透,是导致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历史根源,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体制因素,农民经济的贫困和农村地区文化的贫困是导致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内在因素。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就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尊重农民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广大农民的视野开拓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渴求建设新生活.针对此现状,本文从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树立起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分别从六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广大农民的视野开拓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渴求建设新生活。针对此现状,本文从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树立起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分别从六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近期的宏观政策决策,农民职业教育和中共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将十分紧密。而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技能培训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显示出对后者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怎样解决农民及农村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及新情况,初步探讨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文章重点论述如何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从一定程度上说,农业、农村问题都是农民的问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一切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塑造农民。一、为了农民,就是把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民的标准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胜利,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自觉地以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为指导,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在整个社会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比较优势,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更多的资源流向城市。所以,针对农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困境,分析原因并找到有效参与的路径,有利于提高社会政治文化的水平,有利于加快社会民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人类的素质成为全人类文明面前压倒一切的挑战,决定世界各国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本国国民的素质。我国近14亿人口中9.4亿是农民,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后备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五千年的文明史如此,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间依然如此。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民教育事业,造就优秀的农村人才,才能推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农村建设不能依靠作用有限的惠农政策,而应靠广大农民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也必须充分认识农民培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大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稳定、农民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农民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无论修路、架桥、建房、兴水、办电,还是田里种什么,圈里养什么,都是干部当参谋,农民唱主角。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发展的农业大国,中国人口的80%生活在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农业为基础,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中国社会的这一重要特征。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