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心城市在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中处于"首位"和"核心"地位。中心城市在圈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集聚、扩散和创新的作用。就全国而言,各个城市经济圈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与之相对应,中心城市所起的作用则各异。文章对各阶段的城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圈形成初期,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最为显著;中期,集聚与扩散作用并重;后期,扩散与创新作用为主,集聚作用为辅。  相似文献   

3.
杭州都市经济圈应该以杭州中心城市为核心,而不能以整个杭州市域为核心,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是具有空间约束力的规划,其着力点和落脚点应该放在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上面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之间的竞争。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要素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都市圈能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构建宁波都市经济圈是顺应区域发展潮流、打造区域共赢格局的必然趋势,也是转变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的国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王 《特区经济》2010,(3):143-144
随着城市与区域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圈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三大典型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基本状况,总结其特征及基本经验,进而提出对发展合肥经济圈同城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从概念提出到规划出台,从积极构筑到加快构筑,已历时八年.目前,加快构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已经分别列入山东省以及圈内各城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一、加快构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估计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带来5.31%的增长效应,且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利用绝对趋同检验,研究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得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增长在经济圈建设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通过分产业研究收敛情况,发现经济圈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的。文章尝试探究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性政策效应的评估体系,并对后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一些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8.
邓向阳 《走向世界》2009,(19):20-23
探索城市建设"新定位"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战略布局、近期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编制的发展规划,以及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滨州市将立足市情,在国内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坐标系中寻求"角色定位",对内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高效生态城市,支持全省可持续发展;对外承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机遇,发展特色产业、建设蓝色经济城市,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  相似文献   

9.
李浩  赵子萱 《魅力中国》2014,(24):303-303
通过对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7个地市(济、淄、泰、莱、德、聊、滨)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总结了7市知识产权部门共同推进了区域性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努力推动经济圈知识产权工作一体化科学发展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0.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从概念提出到规划出台,从积极构筑到加快构筑.已历时八年。目前,加快构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已经分别列入山东省以及圈内各城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1.
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4-116
2006年以来,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在经济增长、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特色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多种因素后,文章认为,要建设好、发展好贵阳城市经济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强化市场体系的推动作用和突出政府的拉动作用、增进科学研究的辅助决策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省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实现山东中部崛起、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泰安市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错位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一、组建湖北三个经济圈的原因组建城市经济圈不是凭空臆想的,它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区域城市的布局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实际, 更要利于圈内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快速发展。1.城市经济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14.
分工、专业化与集聚效应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的城市物流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5.
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制约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产业、区域以及政策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惠民县人口63万,面积1357平方公里,耕地110万亩,处在京津唐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毗邻省会济南,是济南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抢抓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以观念接轨为先导,产业接轨为核心,企业接轨为主体,以打造“三个一”为目标,建设省会济南城市群的经济延伸带、产业配套区、旅游后花园。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城市把握住发展的变化趋势,需要科学认识大城市群发展逾越行政管辖区地域问题;需要提高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建立以低碳经济运行体系为前提的低碳城市;需要抓住国家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高度关注城市生态环境;需要高度关注城市软实力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琨  刘鹏飞 《中国经贸》2014,(13):49-5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小城镇城市化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为主的都市经济圈逐渐成为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兰州都市圈作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对甘肃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城市流理论与方法,根据2010年甘肃统计年鉴以及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兰州都市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都市经济圈中外向功能量普遍较弱,城市流强度整体较低,有些地区由于过于贫困部分数字甚至出现“倒置”现象,都市圈内城市功能仍然较为单一,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较差,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发挥着支撑经济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沟通城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泰安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西部的制造业重镇,了解其制造业集聚水平有助于破解制约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瓶颈。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1年和2019年的数据,运用区位熵指数法测度并分析制造业集聚水平。结果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的整体集聚状况不够理想,行业优势领域不多;2011—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31个行业专业化变动升降各半,新兴制造业崛起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退潮并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制造业集聚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凸显,重庆、四川各有优势领域,未来协同发展前景广阔。根据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行业布局、壮大新兴制造业、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