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篇摘要资本监管的诞生不是凭空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银行的跨国发展和过度扩张成为当时危害国际经济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风险来源。此后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总结,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BaselⅠ),首次明确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本监管框架。但因BaselⅠ受当时风险计量手段的限制还存在种种不足。  相似文献   

2.
罗平 《中国金融》2006,(20):56-57
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新资本协议,建立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体系,有效地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资本协议复杂的资本计量方法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了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尤其突出了依赖银行内部量化指标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 Based Approach,以下简称“IRB”法)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IRB法,银行必须按照特定的定义将银行账户划分为公司、主权、银行、零售及股权五个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资产类别,从而形成不同的风险暴露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风险暴露类别,银行在满足某些最低条件和披露要求的条件下,得到监管当局批准后,可在四个风险因子的内部估计值的基础上,分别确定对于各类风险暴露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要求K(也即风险权重甬数).这四个风险因子分别是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以及期限(M),对于不同的风险暴露类别,其计量规则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Ⅱ,以下简称“新协议”),确立了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及监管的新框架。其中,为防范信用风险,新协议规定银行对借款企业必须进行信用评级,并规定了两种风险管理与资本计提方式:一种是引用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并采用固定风险权重的标准法(Standardized approach),即外部评级法;一种是依据金融机构内部评级系统,并自行估计风险权重的内部评级法(IRB approach)。这既是对银行业经营机构的要求,更是对监管机关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操作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操作风险监管是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础。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首次将包括法律风险在内的由人员、系统和业务流程以及外部事件引致的操作风险纳入到风险管理框架,并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备相应的资本金。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体现了其基本目标即要提高资本金要求对银行风险的敏感度和这种具有风险敏感性的资本要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大额风险暴露监管发展的视角对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暴露集聚进行研究,分析巴塞尔委员会的大额风险暴露新框架对中国16家上市银行监管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额风险暴露监管包括交易对手方识别、合格资本定义和风险暴露范围三个因素。新框架是对巴塞尔协议Ⅲ在集中度风险监管方面的重要补充,中国现行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主要针对贷款集中风险,与巴塞尔委员会的新框架尚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暴露的监管门槛与上限,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敏感性,同时注重监管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操作风险一直没有被作为商业银行一项独立风险进行管理,更缺乏科学一致的计量手段。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中也没有对此提出明确要求。直到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后,操作风险才正式成为了新资本监管框架内第一支柱下三大风险之一。实施BaselⅡ的银行必须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并针对操作风险计提监管资本。近期,给瑞银(UBS)造成23亿美元损失的违规交易事件再次凸现了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资本计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但可能导致信贷运行和经济周期的过度波动。本文认为,由于信用风险是变化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以及违约风险暴露具有亲周期的特点,亲周期程度取决于银行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和预测时间;通过第一支柱下降低风险参数的风险敏感度、降低风险权重函数曲线的斜率,第二支柱下的压力测试、设立超额资本要求、平滑风险权重函数的输出值,以及提取动态准备金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内部评级法的亲经济周期效应;监管当局应在更宏观的框架下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宏观经济效应,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解决亲经济周期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10日,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举行了会议,就2001年1月制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以来一直研究的一些重要议题达成一致并形成了书面文件。在讨论中,巴塞尔委员会研究了与计量信用风险相关的两种方法即标准法(the standardised approach)和内部评级法(the 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IRB)的一系列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再次肯定正在被全球大多数银行使用的修订后的标准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徐振东 《金融电子化》2010,(10):103-106
金融危机后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核心问题 在充分吸取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教训基础上,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负责此次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中国银监会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的正式成员,也全面参与了本轮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工作。这些改革是对巴塞尔II的修订完善,虽然部分媒体经常将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这些改革一揽子方案称为“BaselⅢ”,但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从未使用“BaselⅢ”这个名词。  相似文献   

11.
王欣 《银行家》2011,(10):28-29
由于银行特殊的负债经营结构,资本充当着银行风险的最后防线,被广大投资者和监管当局所格外看重。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Ⅲ")的最终文本,它强化了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扩大了资  相似文献   

1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国际活跃银行基于内部数据和管理标准,建立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两维评级体系,以增强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分别是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定量基础,两者构成了IRB法的核心变量。本文将围绕新资本协议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LGD的测算要求、计算方法和模型构建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融监管研究》2018,(4):111-114
国际监管组织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议修改有关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 2018年3月22日,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发布有关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修订议案.提高有关贸易活动的资本要求,是巴塞尔委员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改革全球监管标准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提案旨在解决巴塞尔委员会在监测市场风险标准(2016年1月发布)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最低资本要求相关问题.拟议的修改包括:修改对标准化方法的测量(含汇率风险的变化),以提高其风险敏感性;调整适用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权风险的标准法风险权重;修改评估流程,以确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个人贸易业务的风险;明确合格内部模型的风险因素识别要求;明确市场风险资本要求(风险暴露)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暴露出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管理及资本计量方面的缺陷,促使巴塞尔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2009年接连颁布了《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修订》和《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量指引》,并于2010年底止式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框架,体现了对危机前监管体系的全面反思。但是,委员会认为在市场风险监管框架上仍然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监管三要素中,风险加权资产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所计提监管资本能否充分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框架下资本仅覆盖信用风险,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进一步将风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操作风险,并引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2010年底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简称巴塞尔Ⅲ)修改了资产证券化、交易业务、交易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公布以来,得到了全球的广泛认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主要商业银行纷纷推进了新资本协议的实施。然而,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监管机构认识到,BaselⅡ虽然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合理的资本监管框架,但也并非完美无缺。为吸取本轮危机的教训,巴塞尔委员会对现行的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孙健 《新金融》2008,(9):24-28
为了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对国内部分大型银行提出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本文通过对2006年颁布的新资本协议监管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的定量研究,力图解释风险参数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期限对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的影响,通过比较银行业务监管资本计算公式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违约概率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呈抛物线趋势,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零售业务给与了风险优惠政策,银行的不同业务发展倾向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苟骏 《西南金融》2004,(10):14-15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在推进全球银行监管的一致化和可操作性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继续延续1988年巴塞尔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为重点,突出强调国家风险的监管思路,并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个支柱的原则,把有关风险的定义扩大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各种风险,基本涵盖了现阶段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除标准法外,允许银行运用内部评级法来衡量和测算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新资本协议目前公布了第三次咨询稿,不久将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我国银行将最早于2010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其中信用风险实行内部评级法(IRB).IRB法更多的要求银行自己估计各种风险要素,然后代入相应的风险权重函数,以计算最低资本.  相似文献   

20.
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是资本监管框架的基础。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快速产物,巴塞尔Ⅲ显著强化了资本工具质量和重新校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但基本沿用了巴塞尔Ⅱ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本研究表明,现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存在计量方法本身的复杂性和计量结果的不可比性,且容易导致低估风险。2012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从计量规则、信用披露和持续监控等三个方面推动风险加权资产框架改革,力求实现简单性、风险敏感性与可比性的平衡。其中计量规则改革的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简化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层次、提高标准法的风险敏感性、增强模型方法的稳健性以及确立标准法的主导地位等四个方面。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对风险加权资产框架改革虽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多目标之间的复杂权衡、改革的累积影响、中小银行的实施成本与收益等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