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工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逐渐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的高度化进程,在这种过程中,蕴含各种制度创新.农户组织制度创新,是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前提;科技体制改革,是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核心;城乡管理体制创新是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是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源泉;而宏观政策改革,是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存,形成了"二元工业化"格局.但是城乡二元工业化有着很大反差.对此反差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于寻找减小这种反差的路径--进行制度创新、城乡工业合理分工、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湖南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本文试图在历史经验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湖南工业化的思路和运行模式,认为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有序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坚持企业改制。着重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应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湖南工业化过程中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同时,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不仅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而且包括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演化.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区域,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认为上海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最好,而江苏和浙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均有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5.
促发展:贵州需要探讨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省需要奋起直追,探讨新的思路,走出困境.新的发展思路的要点是:坚定地树立资本意识,明确贵州优势资源需要同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切实地加大投资的力度:吸引优秀的人才到贵州共谋发展大业,并付之于行动,决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文件上和一般的宣传口号上;明确树立贵州发展工业化的意识,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贵州经济发展入工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是贵州产业结构的低级化,由此对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在当前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 加速城市化有利于贵州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物昆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针对以前工业化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发展工业的新思路.中部崛起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一大宏伟蓝图,中部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决定了在其崛起的进程中必须树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同时处理好工业化与农业、城镇化、信息化、虚拟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乏重。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辽宁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障碍,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从行政管理体制、城乡管理体制方面着手制度创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贵州第一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隐患和弊端,严重制约能源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贵州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抗灾防险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新体系,支撑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欠开发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当前,已经进入国家规划层面的“黔中经济区”建设,为贵州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贵州应当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黔中经济区”的早日形成和科学发展,这对贵州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推动贵州总体上由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也产生过二元经济问题。而其能在工业化中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工业化道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起到关键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思索和总结工业化中“二元经济”结构不断被强化的教训,并希望探索一条新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以解决我国的“二元经济”问题。我国在工业化中解决二元经济问题,一方面要采取各项措施加快工业化的发展,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徐州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系统分析,指出对徐州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及发展机遇。提出徐州应采取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优势,加强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提升当地特色农业产品附加值的战略。最后提出要从培育优质专用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等方面,促进徐州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工业化中政府作用的考察和分析,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提出欠发达地区在信息时代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政府必须做到“两个定位”和“四个创新”。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视域中秦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经济视域中的秦文化研究亟需在文化经济学层面开辟出一些相对具体的研究领域。一是秦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挖掘与重塑问题,应从现代性角度挖掘秦文化的内在人文精髓,正视其深层中的秦文化圈与区域经济视域下的大关中经济圈具有内在契合性;秦文化的相关研究应该立足于大关中经济圈的现实,从文化资本角度为大关中经济的腾飞打造坚实的文化根基;三是秦文化自身的产业化问题,秦文化圈具有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应从经济与文化交叉的角度深入作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问题;四是区域间跨文化经济交流合作问题,秦文化研究应在跨省际、跨区域的横向文化交流合作中对其内在关系进行宽领域、多视角的全面研究;五是在研究中引入新范式问题,应有效借鉴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等一些新的分析范式,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组织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开端,其组织形式是一个关键因素,只有适应中国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而不断创新才有生机与活力。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关键点是解决好土地长期承包与规模化经营问题。经营组织形式只有同市场经济相适应,才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创新的机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的集群化决定了产业集群创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集群竞争优势的必然性,创新优势的实现在于特定需求对集群的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推动,知识技能的扩散集聚效应和地方资源与制度环境的催化作用,政府应从宏观市场机制、产业集群环境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上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反哺农业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以后,依靠工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我国目前从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上来看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战略转型,必须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建立以农村为本的发展战略,使工农业关系由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的关系转向工农业平等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过程不仅涵盖了工业产值不断提高并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还应该实现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1997年至2004年期间,贵州工业结构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高度化和生产要素密集度等方面有所升级但仍存在一些偏差.在未来开放条件下贵州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应注意避免结构低度化,创造和提供合适的市场空间,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发挥比较优势以及规范政府职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差异巨大,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也必然有所差别。以我国107座地级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服务业2005—2015年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服务业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滞后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进程;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城市的特征与其区域分布、城市类型、经济增速和工业化阶段有关,尤其受到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不应单纯提升服务业占比和片面追求服务业高端化,而应与其所处工业化阶段相适应,并充分利用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0.
宁波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构筑高技术产业化基地;二是强化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三是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四是加快制造业信息技术,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提高创新效益;五是实施工业科技创新工程,优化临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