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中美1972年以来贸易发展概况自1972年“上海公报”发表以来,中美间的贸易发展很快,特别是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发展的速度就更为迅速了。到1984年,中美贸易总额已由1972年的不到1亿美元,上升到1984年近61亿美元,十三年内增长达60倍以上。据美方统计,79-83这五年来两国贸易总额为222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45%,比同期世界贸易6.4%的增长率高六倍。现在美国是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而我国也成为美国第二十五个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2.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我已故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在上海签订了联合公报,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中美贸易也得以恢复和发展。自1972年算起,中美贸易至今已进入第十三个年头。但是双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真正兴起还是从1979年1月中美建交开始的。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里。中美双方为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包括:1979年7月双方缔结贸易关系协定,解决了两国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问题,并为双边贸易的相互扩大和协调发展做了原则的规定,1984年1月在赵总理访美期间,同里根总统又签订了中美工业技术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以贸易关系协定的原则为基础,强调了双方开展技术转让和技术产品贸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 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中美建交以后,两国贸易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并日益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中美两国贸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 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中美贸易曾一度出现中断。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成功。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中美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中美贸易的发展。1972年中美贸易额从零迅速增加到1300万美元。到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中美贸易总额已达9.9亿美元。然而,这一期间的中美贸易关系相当不稳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美两国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至两国贸易中分期付款的问题不能解决,美国出口商无法扩大对华贸易。同时,由于中美之间没有签订贸易条约,美国没有给中国非歧视性的待遇,对从中国进口的货物要征收高额关税,这无疑严重阻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改革开放以来,至2007年底止,中国共与11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航空协定(其中15个为草签);中国开辟国际航线290条,通航43个国家的96个城市。我国还开放了厦门、南京、海南等地第五货运或客运航权。热闹的中美航权谈判中国民航的对91、开放,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美之间的航权谈判。197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乘坐“空军一号”,降落在北京,开始了“友谊之旅”,  相似文献   

5.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在上海公报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为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79年7月7日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该协定于1980年2月1日起正式生效,两国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1980年9月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民航协定、海运协定、纺织品协议和领事条约。1980年我国先后在旧金山、芝加哥和纽约举办了经济贸易展览会,美国在北京举办了经济贸易展览会。1980年中美两国签署了政府间的粮食长期协议以  相似文献   

6.
一、中、美、拉三方关系发展的过程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与中国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拉三方进入  相似文献   

7.
薄熙来解析中美纺织品备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絮 《大经贸》2006,(1):59
中美于2005年11月8日签署《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反响。11月9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对《备忘录》进行了评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8.
中美经贸合作在摩擦中迅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美经贸发展的现状与潜力从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到现在,不管政治关系起起落落,两国的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美经贸关系在摩擦中迅速发展,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发展十分迅速,不是一般的迅速。中美贸易发展的速度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是罕见的。从1997年到200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就几乎翻了一番。按照中国统计,1997年中美贸易额是490亿美元,到2002年年底,中美贸易额达到971亿美元。5年之内,在这么大的基数上翻一番,这在中国的外贸史上是罕见的,可以说几乎是没有的。第二,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中美贸易的摩擦是此起…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中美双边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据美国海关统计,中国仍然为美国的第五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和第一大逆差来源国。上半年,中美双边贸易规模达到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91亿美元,增长9.8%;进口1092亿美元,增长27.2%;美方逆差901亿美元,增长31.5%。  相似文献   

10.
实用资讯     
<正>第十四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7月29日,第14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本轮谈判为期5天,双方将继续就文本进行谈判。在2014年7月9日至10日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双方达成共识,力争于2014年底前就协定文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2015年早  相似文献   

11.
袁瑛 《商务周刊》2009,(2):64-65
“玉米深”是嘉吉在亚洲投资的最大合资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3亿元人民币,其中嘉吉集团持有公司51%股权,中粮集团持有剩余49%,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厂。然而,倘若追溯嘉吉在中国的脚印,则可以回到1971年,嘉吉在中国台湾的高雄设立了第一家饲料加工厂。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布后不久,嘉吉就是第一批来到中国大陆进行贸易合作的美国公司。  相似文献   

12.
从中美贸易纠纷看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后半年以来,中美贸易纠纷急剧升温。中美媒体普遍认为,此次中美贸易冲突是由于美中巨额贸易逆差和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所引起的,同时还搀杂着美国国内总统选举的政治因素。可以预料,只要美中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人民币汇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实现自由浮动,中美贸易纠纷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除,还会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要闻     
<正>第十三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6月9日,第13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中国北京举行。中美双方将继续就文本进行谈判。本轮谈判为期5天。自2014年第11轮谈判以来,双方已进入文本的实质性谈判。本轮谈判中,双方将就文本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磋商。自2008  相似文献   

14.
<正>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中美建交26年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现在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04年按美方统计中国出口达1967亿美元,按中方统计出口达1249.5亿美元。按中方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696.3亿,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3%。总的来说中美贸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小晓 《华商》2011,(5):32-34
2011年5月9日-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美国财政部长盖纳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磋商,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美货物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致消费需求下降,2008年9月份以后,危机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中美贸易额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17.
徐滨 《成功营销》2008,(5):84-85
益子修(Masuko Osamu)简历1972年3月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1972年4月任职于三菱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部,2006年1月任董事长、董事总经理、企业伦理负责干事,海外营业统管部门负责人;2007年10月任董事长、董事总经理。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20,(1):23-23
2019年12月13日晚,中方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发表声明。声明说,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主要有9大重点内容。01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相似文献   

19.
在中美贸易摩擦如火如荼的氛围下,奥巴马开始了他的首次访华之旅. 奥巴马在华3天的行程相对于在日本的匆匆一日行要放松得多.其中包括一次与中国青年对话、一次国宴、三次高层会晤,还包括两次在北京的观光.尤其在眼下伊朗、阿富汗、朝鲜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这样的行程安排让美国媒体不由自主地联想起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华商》2011,(12):24-24
关键词:中美合作关键人物:陈德铭 背景: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出席中美商会2011年岁末答谢晚宴的演讲中表示,中美两国拥有巨大的合作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希望中美双方着眼未来,创新思维,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他就深化中美合作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