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息地域分工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拉昌 《经济地理》1998,18(2):17-20
1全息地域分工提出的背景分析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是一种全息区域.它不局限于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某一方面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其在区域内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关系。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李特尔认为、地理学的着眼点在地球表面。寻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他指出:地理学研究的目的、要求人们将其活动与空间作为一个统一的舞台。因而.要叙述的不仅仅是这个舞台本身.而是它与人的关系。””随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改造。尤其是人口的日益增长。物质需求不断增加、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也相应地不断扩大.利用的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蕴含了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配置、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等理论原则。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格局历经了大区协作、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东中西东北四大版块、多极发展的变迁。多极经济格局更能体现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区域发展差异,且已然成为区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多极经济格局却加剧了经济竞争。因此,我们应积极构建外向型的外围经济带、以外带内的经济走廊和优势互补的城市群以强化区域协作、弱化区域竞争。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产业体系均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运用区位商指数、中心性指数和引力模型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地级市的视角测度了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的地域分工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服务业主导,西部地区为农林牧渔业主导,中部地区为采矿业和矿业—制造业混合带;从城市节点差异性来看,环渤海地区以矿业—制造业型城市、制造业型城市为主,地区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程度较差;从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分出了七大产业地域功能区,各功能区发展动力差异较大,并总结了"一圈、双核、三带"的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对环渤海地区产业优化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蒋清海 《经济纵横》1994,(12):28-31,69
论中国区域分工格局的重塑蒋清海一、中国现有区域分工格局的弊端我国区域分工包括三大地带间的分工、大经济区间的分工、省区间的分工和省区内的分工等层次。其中三大地带间的分工和省区间的分工最为重要并最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这两种分工在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已表现出...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为样本城市,综合汽车产业组织特点和数据可获得性,将其划分为一般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汽车车身和挂车制造、汽车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和汽车修理6个环节,运用空间分析、生态位宽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北京汽车产业价值链地域分工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①从平均利润、销售利润率来看,北京汽车产业价值链主要环节利润分布分别呈对称倒"U"型、"波型"曲线特征。②汽车整车生产与改装环节空间分布集中,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布局分散。③一般零部件与核心零部件环节、改装汽车制造与汽车修理环节空间布局具有较高相似性。④地域分工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和产业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6.
温太璞 《经济师》2001,(7):58-59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也可以说是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 ,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国际分工的类型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可以使我们明确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也有助于制订和调整企业的国际经营战略。文章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分工的格局和国际分工的类型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也提出了一些国际分工的新类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分工优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特定产业以及支撑和关联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也被称为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产业集聚不是什么新机制,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它就成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随着  相似文献   

8.
9.
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域分工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地位显著增强.尤其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业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其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城市内部服务业空间布局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基于1996年北京市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商以及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和分工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服务业在北京都市区内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别;北京都市区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出地域分工的特征,区县层次要比区域层次突出些;整体上,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呈现弱化趋势,各区域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有升有降,区域之间地域分丁有所弱化,各区县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也有升有降,区县之间地域分工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地域梯级分工模型与产业区域转移的空间机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针对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 ,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与区域间相互作用规律融为一体 ,构建了地域梯级分工模型。并据此模型从区域主导经济要素分析入手 ,对地域梯级分工格局与产业梯度转移的空间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试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曦宇 《经济师》2001,(2):146-147
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向全球扩张的结果,也是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及其相互作用来看,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条件,世界市场是基础,国际金融是核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国际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种明显的发展趋势。一、国际垂直分工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成为“新经济”的引擎和火车头,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因,但是技术水平的差异和经济结构的差异使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中的发…  相似文献   

12.
以分工为基础的马克思劳动协作观认为,劳动协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产生空间经济性,还是产生社会分工的基本劳动组织形式。其贯穿在从企业(或集体)生产协作的微观层面到产业生产协作的中观层面,进而落实到具体区域的产业活动中,是推动产业地域分工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协作观是产业地域分工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琦  黄利春 《经济前沿》2009,(10):10-14
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蕴涵着关于产业集聚的一些思想火花,也指出了城乡分离的现象,而产业集聚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在理解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地域分工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在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视角下揭示产业集聚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影响,探讨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6.
17.
唐亮  章伟坤 《当代经济》2003,(10):70-71
科斯在1937年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性质》后,关于企业性质或者说是关于企业起源的问题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焦点。而自科斯之后的阿尔钦、德姆塞茨、张五常等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于企业性质的主流认识,从总体上来说并没有超出科斯的企业起源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窠臼。关于他们这些大家的观点,笔者无意做进一步的评述。本文旨在从另一个角度,即劳动分工的角度,解释企业起源这一古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主要港口HS编码出口数据,以出口商品显性竞争优势(RCA)指标为核心构建一个分析体系,研究我国区域出口分工模式、相对竞争优势及其动态演进。研究期内,我国出口分工的区域专业化程度均有所提高,不过并非呈单调上升。总体上看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出口商品显性竞争优势此消彼长,但两者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得越来越相似。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出口商品结构变迁幅度最大,且与其他区域的差异也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