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在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努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界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甚至存在着若干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在市场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上,把二者的改革简单割裂开来。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而没搞成不搞政治体制改革。”持这种观点的同志首先就忽略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我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一开始,就不单是纯经济领域的改革,而是“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强调“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邓…  相似文献   

2.
叶亚南 《时代经贸》2006,(11Z):108-108,F0003
从引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也包括政治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5&;#183;3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和精髓应当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核心和关键,就是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了新的历史性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渗入到文化领域,文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文化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逐步使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必须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秀英 《经济师》2005,(7):38-39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全面展开。它改变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轨迹,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模式;立足国情,绘制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彻底更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认识到中国现代化既包括经济现代化,又包括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的改革来实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为我党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推进政府转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最近,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我国情况而言,政府转型既是经济改革的深化,也是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大大加快。这种趋势,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加快进程。党政机关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化机构改革;“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将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8.
张玉玲 《经济师》2011,(12):8-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明确要求,这必然对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广州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近十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很多商品文化的现象,几乎都先在广州出现,再逐步向内地“辐射”。但我们也应正视,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仍未被彻底改造。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三重转型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由于旧式家庭保障的瓦解和缺失,给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及农村经济转型带来严重的困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政工干部素质研究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随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工干部素质必将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同发展孟昭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党的十四大已经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其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促进了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旧体制转轨使中国有了对新的经济制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新制度经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的衔接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既有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文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搞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也要重视文化因素及其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人的素质、人的思想、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影响经济的发展。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改革和开放有时阻力很大呢?很多时候并不是客观上有人公开反对,不让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当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考虑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将经济全球化看做客观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当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发挥企业力量,提高企业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十六大报告应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重点领会新理论、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十六大报告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13年来治党、治国、治军的基本经验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项新要求,尤其对其中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思想创新需要精钻细研、深刻领会,融合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也有许多精辟论述和重大部署,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学习领会和把握。另外,十六大在政…  相似文献   

19.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出现弱化、淡化、边缘化、口号化的现象。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就必须认清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位置,拓展新途径,才能不断开拓务实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融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上论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