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险法>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法律,保险合同是一类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民事合同.一般社会公众由于缺乏保险知识,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合同条款尤其是专业术语未必完全理解.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了现实生活中保险纠纷的增多.本文分析了保险合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期廓清这些概念的基本涵义,减少实践中由于合同各方当事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差异而产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2.
《保险法》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法律,保险合同是一类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民事合同。一般社会公众由于缺乏保险知识,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合同条款尤其是专业术语未必完全理解。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了现实生活中保险纠纷的增多。本文分析了保险合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期廓清这些概念的基本涵义,减少实践中由于合同各方当事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差异而产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3.
购买保险的目的本是为了获得一份保障,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商业保险广告,以及保险合同中诸多晦涩难懂、模糊不清的专业术语,一些购买保险的投保人其实对所购买的险种并不是十分了解,多数都是在保险业务员的"鼓动"下  相似文献   

4.
徐思众 《新理财》2004,(5):21-21
编者按:珠心算教学在我国已取得了惊人的业绩.然而,如何让西方社会认识珠心算,当务之急是珠心算的教学语言问题.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本期发表我国著名珠心算专家徐思众等撰写的中英文对照珠心算教学常用术语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英子 《云南金融》2007,(1):34-35
在购买保险时,只有读懂了保险合同,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权益,为此,这里把保险业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保险合同是典型的格式合同.保险条款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格式条款.在保险实务中,由于广大消费者对合同、经济合同、保险合同的内容了解较少,特别是对保险的格式合同特点不够了解,或对保险合同内容理解的偏差,常常引发保险合同纠纷,有些还形成保险诉讼案件.因此,普及保险合同知识,引导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详细了解格式合同的特点及内容,维护保险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扩大保险覆盖面,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章法 《云南金融》2009,(3):32-33
如今面对铺天盖地的商业保险广告,以及保险合同中的诸多晦涩难懂、模糊不清的专业术语,很多投保人购买保险时,其实对所购买的险种并不是十分了解,多数都是在保险业务员巧舌如簧的“鼓动”下,懵懵懂懂地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了该项保险,而事后才发现种种烦恼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8.
忽视保险合同内容 保险合同是为投保人提供咨询服务的"咨询台"、"服务器".一般说来,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条款都是由保险公司单方制定的,其中的专业术语较多.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保险合同下的责任问题始终存在争议,特别是无效保险合同下保险人的责任问题.所以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在司法理论的实践活动中,对解决无效保险合同引起的纠纷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争议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对无效保险合同下赔偿范围的界定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保险合同下的责任问题,主要是明确保险人一方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贾林青 《保险研究》2014,(11):13-13
保险合同制度作为专门适用于保险市场的法律规范体系,其适用效果决定于保险市场的客观需求。因互联网金融引发的互联网保险意味着对包括保险合同在内的保险立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必然影响到保险合同制度规则的重新构建和适用。为此,本文首先就互联网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加以分析,提炼其不同于传统保险市场的诸多特点。进而,分别从保险合同的缔结阶段和履行阶段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保险合同制度的影响。前者论证互联网保险影响到认定保险人之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标准和认定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法律标准;后者论证互联网保险对投保人身份的认定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的认定等环节的影响。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争议,提出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电脑》2004,(6):24-24
保险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是实现保险业信息交换和业务往来,各类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整个保险业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重要前提。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并建立我国保险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基础标准,主要包括中国保险行业标准动态维护管理规范、保险术语、保险数据元目录、基础代码集、保险通用单证编制规则等。该专题的所有子专题均已通过专题组验收,共形成4个行业标准送审稿和1个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其中,《保险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将通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发布实施。《保险术语》、《保险业务数据元目录》、《保险业务代码集》和…  相似文献   

12.
马天柱 《保险研究》2017,(1):118-127
通过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这一特殊的合同利益。保险保障这种利益具有特殊的内涵形态及实现过程,具有保障确定有效、保障范围充分、保障期限扩展三个方面的特殊规定性和相应规则要求。应根据保险交易特点与保险合同本质,通过设置特定权义规则与责任机制,来确保被保险人保险保障的有效获得与维持。  相似文献   

13.
保险是投保人按签订的保险合同的规定,一次或分期向保险人缴付保险费,保险人在发生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不可预料或不可抗拒之事故时,对投保人或受益人进行补偿或给付保险金,以保障投保人或受益人的权益。保险在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任何保险法律关系的发生,都必须以保险合同为依据,保险合同是发生保险法律关系的前提,无保险合同,保险法律关系就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4.
罗威 《上海保险》2008,(12):24-27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保险利益的判断对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至关重要。 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功能 所谓保险利益原则,是指保险法以保险利益作为保险合同的效力要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险合同诉讼案件也随之日益增多。在保险合同诉讼中,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保险人“由谁承担举证责任,承担怎样的举证责任”是诉讼成败的关键,而举证责任的分配又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紧密相关。为了降低保险合同诉讼败诉的风险,保险人在设计保险合同条款时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保险责任范围,从而将某些举证责任合理地转嫁给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相似文献   

16.
在商业保险理论与实务中,往往较多地关注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时间,对于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则重视不够。然而,由于保险合同成立、生效时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并不完全重合,保险责任究竟从何时开始,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产生纠纷。新修订的《保险法》对保险责任的规定过于简单,对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在保险责任开始时间的认定上,应具体规定认定标准的种类,并将各标准按效力排序,为司法实践提供较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保险标的的识别对认定保险合同的性质,以及保险规则的适用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是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特殊保险合同而言的,此条件包括:约定的保险金给付条件具有多重性;保险事故发生后,受损害的多个客体具有不同质性并有内在因果关联;保险人只对多个损害的其中之一进行保险赔偿等.保险标的识别标准包括:保险标的受到损害;保险补偿能够实现投保人投保的目的;损害赔付条件或方式具有特殊性.目前识别保险标的的过程或结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识别保险标的要正确认识保险标的与保险责任范围以及保险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保险标的识别对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及对公司经营、风险管控和业务健康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按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关系划分,财产保险合同可以被分为足额保险合同、不足额保险合同和超额保险合同。根据《保险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的部分无效。”规定,可以看出,超额保险合同属于非有效合同。在不足额保险中,对于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12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保险合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保险合同征求意见稿)在内的六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以求尽快公开发布(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已发布无形资产等五项会计准则).保险企业(特别是寿险公司),具有不同于工业制造企业的特点,即在前期由于保单获取费用等原因往往会有较大亏损,而在以后的保单年度内逐步获利,而国内现行的有关会计准则不能真实、客观反映保险公司当年的实际经营业绩.保险合同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借鉴了国际保险会计惯例,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准则趋同,是我国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同国际接轨迈出的重大一步,为今后衡量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提供了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可以预见,该准则的发布必将极大的促进我国保险会计乃至整个保险事业的规范、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谨对保险合同意见稿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完善即将出台的保险合同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由于保险产品具有风险不确定性以及保险成本未来性,使得保险业务变得尤为复杂和特殊,因此,保险合同会计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各国保险公司的会计处理千差万别,很大程度的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以及可比性。因此,国际间制定一套全球通用的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势在必行。最初保险会计项目的研究是由IASC在1997年开始的,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本文主要回顾了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