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世纪中文学性心理描写,就意象表现性心理的密度和力度而言,要首数诗歌;而用意象直接演绎创作主体的性心理世界,恐怕是让散文甚至是学者散文拔了头筹了。本文从视觉颜色意象这一角度,对郁达夫散文《还乡记》中的"白"意象与"黑"意象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文学性心理描写,就意象表现性心理的密度和力度而言,要首数诗歌;而用意象直接演绎创作主体的性心理世界,恐怕是让散文甚至是学者散文拔了头筹了。本文从视觉颜色意象这一角度,对郁达夫散文《还乡记》中的"白"意象与"黑"意象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以绮丽的文风见多,但是同时在文艺复兴后期的英国诗人约翰·邓恩却走出了自己不寻常的诗歌道路。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意象的使用,尤其他的意象是在奇思妙喻中的运用尤为独特,不同于同时代,也不同于其他很多常见的意象。本文着重分析和对比了几个邓恩诗歌中比较经典的意象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说明邓恩的诗歌意象的思维深刻和机智锐利。  相似文献   

4.
青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形成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它初见于先秦典籍,在汉魏小说和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描写青鸟意象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青鸟意象的基本内涵也由此臻于完备。本文主要分析唐诗中的青鸟意象及其丰富的文化蕴涵,包括情感蕴涵和境界蕴涵。究其根本便是唐代人对美好与自由的向往,人们用飘逸的仙鸟承载起自己追求美好情感或是自由境界的愿望。通过对其深入探讨感悟青鸟这一意象的极强生命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5.
宋代诗人陈与义-生钟情于雨,写下过许多优秀的雨诗.对"雨"这一意象的独到运用是诗人陈与义诗歌创作中的一大特色."雨"这个意象折射出诗人一生的心路历程,形象丰富,蕴含深刻.一般人们只是笼统地将古诗中出现的雨的意象分为喜雨、忧雨等,本文欲在对雨意象的常规划定的基础上,结合陈与义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创作对其诗中雨的意象的内蕴作出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卫强 《价值工程》2011,30(16):230-232
许多英文诗歌中也有意象的创造性使用,在翻译成汉语时亦应考虑对其中的意向的辨识和阐释,挖掘诗歌的意境,在了解中英诗歌意象使用方式差异的基础上,对意象做到恰到好处的处理。在译诗中的意象构建既要注重原诗形式和内涵,反映原诗的美学创造性,又要根据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体验和心理需求做出变通和调整,使译诗也能和原诗一样具有和谐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正>意象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是中国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含义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深化。学术界对于"意象"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很大原因是因为,诗歌内容、形式的发展,意象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充实。从最初的诞生到现代诗歌,意象走过漫漫长路。  相似文献   

8.
商务英语中存在大量隐喻的使用。本文就商务英语中隐喻的分类以及隐喻翻译的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尽量保持隐喻特征,接通两种语言喻体意象,最大限度弥补隐喻翻译中的意象损失,和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等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蔡静 《价值工程》2014,(35):309-310
人类通过审美活动更好地感知世界,在这项活动中,审美主体发出审美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审美客体反馈给审美主体以意象,而这个意象是客体自身以及经过主体加工的意象,相同的客体在不同的主体那里有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审美结果,这就造成了审美活动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感情因素、文化因素、价值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0.
赵伟童 《民营科技》2010,(11):96-96
以《全唐诗》中李白诗歌为依据,对有关于月亮意象的诗歌加以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月意象分类阐述。把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分为:美好事物、情感、人生哲理和政治暗示四类。通过分类研究,既可以理清李白诸多月意象所蕴含的内在意蕴,又可以从整体来把握诗人的旷世情怀,进而更深入地品味李白的诗风。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李白写月的若干特点加以总结,认为李白对月的描写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浪漫情怀,同时手法上极为独特新颖并且多样化。因为李白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所以从李白诗中月意象入手,是研究诗人丰富情感、复杂内心、浪漫情怀的最佳切入点。本文意浅,还不能把李白诗歌读透,期待将来进一步学习研究可以把李白的诗读的更深、更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意象的拉萨城市历史景观集体记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认知环境形成的城市意象构成城市的集体记忆。从城市意象角度切入,主要采用认知地图的方法,探究不同人群对拉萨城市历史景观的空间认知。先将所有人的城市意象按五要素分类,分析各类空间特征,提出综合意象的空间结构。再根据在拉萨停留时长划分人群,分析不同人群认知的深度及要素,归纳人群集体记忆。最后归纳城市意象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城市意象与集体记忆提出针对拉萨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意象油画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学术名词,确实,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意象油画的萌芽就在中国产生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到当今已形成成熟的艺术形态.本文从当代这个时间出发,探析其意象油画的"思想"溯源.主要内容包括当代意象油画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绘画意象思维的继承以及对先辈油画家思想成果的继承,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中国意象油画"思想"的源头,以更好地研究当代意象油画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马鑫 《企业导报》2013,(12):168-169
审美意象在艺术交流中具有中介地位,它使意象在艺术表达上具有了符号性能,它对个体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促成了时代与时代、民族与民族的交流,最终引发了文化形态的变迁。因此对陶瓷器皿的形态进行审美意象的探讨,首先要清楚的便是陶瓷器皿审美意象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张斌 《价值工程》2012,31(35):323-325
以旅游目的地意象为切入点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的研究在学术界已非常普遍。随着旅游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各类信息获取、整理、加工,作为新兴意象之一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影视意象更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动态修正的研究内容而被重视。本文借助于乔家大院游客问卷调查,从影视体验、验证角度探寻旅游者影视意象是一个自发衍变的过程,表现结果为推动影视旅游活动的实现和发展,同时能够为景区构建、跟踪、宣传影视旅游意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态的特征始终与人的感知与反应密切相关,研究独特性城市意象的演变有助于从主客体交互的层面认识城市形态特征的生成过程与演变规律。以重庆为例,通过分析历史地图、文学作品,提取历史时期重庆城市意象的特征;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访谈获取当前城市意象特征;结合历史研究与形态分析,总结独特性城市意象的时空结构与演变规律;揭示城市形态的文化内涵以及影响意象感知的因素,探讨对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内心意象对声乐演唱中的音色、音量、形体动作、情绪表达、角色感、歌唱状态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声乐演唱中的音色、音量、情绪等要素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合理自然的动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城市空间意象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图片辨认和认知地图方法对大连市微观空间情景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首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微观空间情景进行了意象偏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总体可意象性较高;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受其功能、区位、使用者、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本体的影响;宏观空间结构意象是以道路为主要支撑,以居住区与商业区为背景,人口集散地与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立体框架结构.意象区域是以中部为主轴向东西两个方向辐射,并且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商业区及风景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作为《都柏林人》短篇小说集的压轴之作,《死者》中包含的种种意象不仅为小说在自然主义式的描写基础上增添了象征主义色彩,而且这些意象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其中很多对立统一的意象贯穿于整个小说。将小说里出现的意象归于一定的体系之中后通过尼采的悲剧理论,能够更清楚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和由此体现出的小说深层的悲剧语义。  相似文献   

19.
田雨 《活力》2009,(11):76-76
中国古典诗歌乃中国文学的瑰宝,它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精炼的一种形式。而“古诗之妙,专求意象”。(pi.1986:49)意象是诗歌的精髓,诗者所精心构建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因此,译诗实则译意象。一首诗歌在其译文中能否保留原文的文化韵昧与审美要求,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主要取决于意象的处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能否传达出汉诗的审美神韵则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诗圣杜甫一生诗作千余篇,其中与其生活写照相呼应的水上诗歌篇幅居多,而"舟船"这一意象必然承载许多精神内涵.为进一步研究"舟船"意象的意蕴,本文特梳理杜诗中舟船意象的数量、 出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