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社会治理兼顾主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强调过程的发展性、延续性,倡导利益的调和性。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由政府垄断提供,造成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文章从社会治理角度切入,分别从供给主体、决策机制、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韧  翟军亮 《理论观察》2011,(5):101-103
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进程中出现了民主与效率价值取向的整合趋势。涵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提供方式、筹资方式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体系,近期看主要是一个涉及领域开放等内容的制度变革问题,长远看还是一个涉及多元供给主体平等合作和权力分享的治理问题。民主与效率整合视阈中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问题的深入探讨,需要以创新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为重点的配套保障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3.
协同治理可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协调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多种利益,现已广泛运用于公共管理实践。文章依托协同治理理论,以湖北省武汉市Q区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当前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面临的服务供给质量有待加强、服务供给人才资源保障不足和服务供给网络资源建设乏力等问题,强调在协同治理的核心环节下,需要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拓宽需求问询渠道和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人才建设,从而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高质量就业视角出发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同时采用基尼系数法测度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差异程度,揭示区域差异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明显提高,10年间总体增长幅度约为38%;供给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不同区域的提升速度存在差距,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投入类指标供给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情况,西部地区的产出类指标供给水平最高,效果类指标的供给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总体基尼系数保持在0.23左右,供给水平的整体发展较为均等,具体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基尼系数高于我国平均值,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基尼系数保持较低水平;部分区域间差异显著且存在进一步分化趋势,其中东部与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的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未来应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财政投入均衡,重点缩小东部和西部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差距,建立多元化供给模式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在促进社会整体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斌  陈福集 《改革与战略》2012,28(11):26-29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逐步将部分就业服务职能委托给资质合格的就业服务机构,形成了多元参与的竞争性就业服务供给格局然而,地方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在实践中未能清晰界定公共就业服务适宜外部购买的范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文章结合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影响公共服务外部购买范畴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我国就业服务市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适宜外部购买的公共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指向的“治理逻辑”效能的提升。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行政主导的供需错位、文化扶持的只“送”不“种”、责任主体不清下的主位缺位和文化资源开发下的价值悬置等问题,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着眼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和提高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以数字技术赋能推进供给旨向回归、以文化机制创新驱动公共文化再生产、以多元主体参与锻造协同治理模式、以产品价值定位实现公共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7.
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并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合理安排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  相似文献   

8.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失业问题严峻,凸显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缺位问题。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基尼系数表明,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整体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但泰尔指数反映出农村间公共就业服务发展极不平衡,且有扩大趋势。政府应以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特别建议设立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劳动力输入和输出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三盟市的调研发现,内蒙古化工行业在宏观就业质量上存在人力资本总量供给不足、人力资本结构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资金使用困难、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就业导向存在偏差;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人力资源市场不完善等就业结构、就业环境和就业服务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文章从优化就业机构、改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社会大众获取公共信息服务产品的重要途径.构建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需要完善的组织架构,科学合理的推进路径和运行模式.该文首先明确了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概念和智慧城市内涵、结构特征,分析了旅游信息服务现状,探讨了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SSETS五维架构,提出了构建智能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推进路径,实现公共平台价值供给的模式创新,以及完善资金扶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11.
张邦辉  李丹姣  蒋杰 《改革》2020,(5):139-149
公众需求表达机制解释了需求信息如何从需求方进入供给方进而对公共服务供给产生影响,是实现公众需求充分表达的重要保障机制。从参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三方主体”入手,发现在当前三方主体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众需求表达渠道不畅通且话语影响力弱,公众需求难以进入政府决策议程;购买服务过程中需求信息难以“上下贯通”,公众需求存在被政府和社会组织偏好替代的可能;服务提供和完成后,缺少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反馈机制。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正确定位“三方主体”为基础、以充分表达需求信息为核心、以随时进入与退出的反馈机制为保障的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公众需求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提升政府决策的有效性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提供公共物品在公共行政学理论界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文章就此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权力调整及运行、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利益协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合作治理机制进行探讨。认为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治理机制,两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政府应积极地转变职能,合理界定公权力、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沟通,促进信任。社会组织要强化自律,提高社会公信力,回应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与政府一起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境外公共治理的经验表明,在攸关民众切身利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服务对象的参与以及多方合作制衡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国内公共服务的管理一直强调政府与服务提供机构之间的博弈,而忽视了公众方的参与。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地区开始探索建立公共服务机构的治理机制。我们建议,在完善公众知情权和评议权基础上,中央政府应该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近期可由政府主导政策过程,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和咨询;远期应赋予社会公众代表平等参与决策等核心职权。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深刻主题及客观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进程中拉萨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分析了拉萨市当前主要是由政府供给,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供给,自主供给和社会组织自愿供给的三种主要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发现了乡村振兴进程中拉萨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在供给导向、供给主体、信息化建设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并着重探讨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机制,完善拉萨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可从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以协同推进为抓手,促进不同供给主体的多元性、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监督三个方面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反倾销应诉的视角,探讨了行业协会治理结构对其服务功能的影响。不同于先前文献,本研究利用粤浙两地的调查样本经验考察了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治理模式和政府支持度等因素对其服务价值的综合影响。基本结论认为,协会的行业代表性和成立资历有利于其反倾销应诉服务;自治权高或者自律性强也会促进其服务功能的发挥;而自利性让协会倾向于内部会员的俱乐部品供给,限制了其服务对象范围。研究还发现在深层的“制度缺位”前提下,政府的“资源型”扶持不利于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提升。政策启示在于:政府需借助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完善行业协会的“顶层设计”,推进其“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向“自下而上”彻底转换,从而实现其为企业提供反倾销应诉服务等公共品时具有市场导向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6.
非基本公共服务业是面向国内需求、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的、主要由消费者自行购买的服务业。研究发现,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业有助于实现内需升级、增加就业吸纳和经济转型。目前北京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业适逢其时,但户籍制度、投融资体制、社会心理和技术标准等是其阻碍因素。因此,应该从制度层面取消户籍制度内涵的垄断性福利、消除商业银行对民营资本的歧视性惜贷、改变目前的二元就业体制以及建立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标准,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业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度了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金融支持水平,运用系统动态GMM估计方法分析了金融支持对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能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增加财政投入,对于地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在上游地区具有更显著作用;长江经济带下游相较于中上游,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普遍较强,因此金融支持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快建立“政府指导+市场导向+金融支持”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资本参与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各方资金投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增强在供给总量与供给质量、融资引领、银证合作、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支持作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高效供给。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差异研究中,往往忽视差异中的合理成分,而供给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受需求因素的影响。文章以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使用Gini系数回归分解方法控制需求因素对供给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因素对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差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控制需求因素后,不平等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抓紧建立健全中介组织 ,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官办中介组织与政府脱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 ,必须使官办中介组织在财政、行政隶属和职责上与政府分离 ,引入竞争机制 ,加大法制建设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素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社会冲突的治理结构是由政府单一主体把控,从中央到地方强调"谁主管,谁负责"的模式,市场与社会力量尚未有效参与到社会冲突治理当中来。这是一种缺乏结构洞、密度极大、群集度极端聚焦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结构,会使处于中心位置的公共部门出现对社会资源的"虹吸现象"。为了有效应对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风险,我们应从注重政府监管转变为注重政府引导,将大部分社会冲突的治理放权给社会组织,从而形成一个饱含结构洞、密度分散、结构扁平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通过社会组织架设的信息沟通桥梁,促进冲突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和彼此关注程度,从而引导各群体在社会冲突策略选择中由"对抗策略"或"漠视策略"向"问题解决策略"或"让步策略"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