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于安全线最近,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这轮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偏紧所致。中国的粮食已连续四年丰收,目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1980年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达到了粮食供需的基本平衡。但随着农业政策的变化,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波动,特别是2000—2003年间,粮食总产量连年快速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在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2004年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粮食总产量增长时期。中国未来粮食的总需求量是刚性的,到2020年大概需要近6亿吨原粮,而国内生产量则是变量。在有利于粮食持续增产的政策引导下,国内粮食产量的增长可以做到供需基本平衡。但从总体上看,中国今后基本上是粮食净进口格局,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如果适当增加小麦和玉米的进口量,逐步使粮食自给率达到,90%左右的水平,可以减少中国增产粮食的边际成本,同时又不会影响中国粮食的数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归纳了“中国粮食供需前景讨论会”上专家们发言的要点:(一)中国粮食供需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略有剩余态势;(二)中国人能够养活中国人;(三)中国未来粮食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粮食问题研究》2008,(5):38-38
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于安全线 最近,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这轮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偏紧所致。中国的粮食已连续四年丰收,目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未来1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随技术进步、单产提高而稳步增长,但是人口增加、消费升级也将带动粮食消费逐年提高,粮食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在品种结构上也将存在明显差异。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而未来我国通胀将保持温和上涨,受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未来10年仍可能出现若干次较大的  相似文献   

6.
对建立我国粮食进出口保护机制的思考张碧琼李越一、中国粮食进出口现状分析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新中国建立至60年代之前,中国是粮食净出口国;60年代以后粮食有进有出;70年代以后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多年来中国粮...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的中国粮食供需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社稷安危、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而粮食问题又集中表现在生产与消费的平衡状态。故研究粮食的供给与需求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建议,是粮食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采用数据分析、灰色理论预测等方法,对中国粮食进行供需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观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工作的历程,如今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可归结为无粮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1 中国粮食的产销供需实践昭示着一个真理:无粮不稳 当今粮食产业无论是粮食的生产,还是粮食产业的提升均需注重粮食的流通和加工。国有粮食企业要发展,必须认清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粮食生产。1.1 粮食生产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下 我国粮食贸易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在粮食产量年年丰收、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的同时,我国粮食供需仍存在不平衡的状况。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粮食总量紧平衡下的"去库存""调结构""降成本"等问题。本文运用ARIMA模型,分别建立粮食需求和供给模型,并预测未来粮食的供求量,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供给量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粮食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粮食供需缺口现象显著。因此,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应推动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改革下完善粮食贸易调控机制,促进粮食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经济》2005,(2):24-27
2005年广西区粮食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垒区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粮食11亿公斤左右,确保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全区粮食系统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600万亩以上,收购优质谷和专用稻谷4亿公斤以上;全区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足额到位0稳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粮食系统引进20个以上对粮食行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招商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供求预测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多种方法对我国未来的粮食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保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十二五"粮食供需形势的特点是"紧平衡"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粮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撑下,粮食连续7年丰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有4年粮食总产达到5亿吨以上,2010年更创历史新高,达到54 641万  相似文献   

13.
2000—2030年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0—2030年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及其对策研究黄佩民俞家宝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22%的人口,在今后30—40年的较长时间里,能否做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这是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一、粮食供需平衡的分析(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对“民以食为天”这一永恒的定律、对我省粮食供需形势、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当前粮食市场行情要有清醒的认识。针对目前粮食生产的新形势,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我省的粮食生产能力,就要保护耕地、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方法差异对中国饲料粮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将主要源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所以近些年来中国饲料粮的供需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研究在对中国未来饲料粮的供需预测上存在巨大差异,部分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偏差。对中国饲料粮供需预测是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资讯,所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分析已有研究对中国饲料粮供需预测存在差异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文所研究的主题。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中国粮食论坛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内粮食供需形势时表示,目前国际粮食供求形势更加复杂,影响国内市场粮价变化因素增多,2009年国内粮食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格局,国家将加强调控,确保粮食供应和市场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区域农业生产格局通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变动实现调整,将山东省137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以期对其粮食供需关系和供需关系变动下农业生产新变化进行细致描述。[方法]文章基于县域尺度,以重心模型刻画近10年山东省粮食供需背景,综合利用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区位熵、结构变动指数等方法,分别从产量和结构探讨农业生产在粮食供需背景之下的格局演变。[结果](1)2008—2017年山东省缺粮区数量增长,粮食供需重心明显西移,西部须面对来自自身粮食需求和东部缺粮量同时上涨的双重压力。(2)山东省粮食生产转出区数量先减后增,粮食生产转入区数量先增后减,粮食生产与供需变动存在空间一致性,粮食生产转入区进一步向西集中。(3)供需变动下山东省农业种植结构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而非粮作物集中趋势增强。(4)山东省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指数高值区可分为粮食生产提升型和城市规模扩张型两类。前者为缓解粮食供需压力,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显著上升;后者呈现以市区为中心的接触扩散格局,但也通过保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粮食供需,并未出现粮食作物大规模转变为非粮作物。[结论]在粮食供需背景下,山东省应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以求适应供需关系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三峡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大问题。粮食问题解决好了,就会促进整个三峡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今后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分析三峡地区粮食生产条件及粮食供需形势,并提出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稳粮调结构的方针政策,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的发展。本文在总结我省近年来粮食供需状况,分析我省粮食供需变化、存在问题基础上,从定量预测入手,结合全国供需状况作出我省“十一五”时期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粮食局的部署,省局确定从2002年度起组织开展社会粮食供需平衡主要项目调查。其调查范围首次从系统内转向社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掌握全社会粮食供需状况、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搞活经营的需要。在此.笔就实际调查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