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将外汇宏观审慎工具纳入汇率预期管理的研究框架,剖析了宏观审慎工具基于交易、信号及投资者情绪渠道影响外汇市场微观主体交易行为及市场预期的理论机制,并应用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及逆周期因子在2015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作用路径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对汇率预期起到了合意的政策效果,而逆周期因子主要在2020年6月以前发挥作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交易、信号和投资者情绪渠道进行政策传导,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通过交易和信号渠道进行政策传导,逆周期因子通过交易渠道进行政策传导。  相似文献   

2.
过去三十多年,外汇干预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干预的有效性、干预的目标、干预的影响渠道和干预的盈利性等方面。外汇干预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于外汇干预影响渠道的拓展与检验、外汇干预的微观结构基础、外汇干预的政治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爱俭  邓黎桥 《金融研究》2016,437(11):15-31
本文将外汇干预、货币政策转型纳入到NK-DSGE理论模型框架中,引入风险规避的外汇交易者,在传统非抛补利率平价表达中加入资本管制因素,研究不同类型冲击、不同外汇干预情景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时,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对汇率波动程度的影响有所不同;相较于任意干预,基于规则的干预对汇率的调整过程更为稳健,且比任意干预成本更小;在应对冲击方面,任意干预效果不显著,基于规则的干预则具有较强的稳定作用;外汇干预与货币政策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中央银行应构建外汇干预策略框架,建立外汇干预目标体系,设定人民币汇率干预区间,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干预方式,量化干预效果,做好外汇干预的事后评估,以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和Johansen协整检验,实证分析人民币NDF汇率较好地反映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NDF可作为人民币预期汇率的变量;我国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外汇干预是有效的,而且干预带有较强的目标性。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的微观结构与外汇储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汇率微观结构理论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在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定价过程中,中央银行的作用将逐步减弱,而且外汇干预的方式将发生很大改变,这无疑会对外汇储备的增长方式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外汇做市商库存控制的角度,分析中央银行在人民币汇率管理过程中的表现,并且从中央银行与外汇做市商的互动关系出发,对完善人民币汇率管理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中的89家能源、99家房地产和164家公用事业无外汇交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因素模型以及多因素模型进行分析并横向对比,对无外汇交易企业是否存在外汇风险以及风险与行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涉及三个行业中,汇率对无外汇交易企业的企业价值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我们假设汇率对股价的影响与政府干预程度负相关,发现分析结果与该假设一致。  相似文献   

7.
郭凯 《中国外资》2008,(11):39-40
本文研究了发达经济体外汇干预体系的现行做法,总结了发达国家外汇干预体系的经验;探讨了如何通过市场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有效解决外汇占款产生的基础货币过量投放所产生的流动性过剩与保持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外汇干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加速,汇率波动加剧,为了稳定汇率波动、保证进出口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各国央行都进入外汇市场买卖外汇以干预汇率。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央行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在论证中明确了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运用M—F模型分析了不同程度的跨境资本流动管制下央行冲销干预与非冲销干预的效应,发现无论央行进行冲销干预还是非冲销干预,从长期来看都不影响实际汇率水平,即央行干预在长期是"中性"的,但央行外汇干预在短期内可以影响汇率水平。在充分分析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外汇干预的理论分析 外汇干预是货币当局为影响汇率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交易行为.按照干预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外汇干预可以分为非冲销干预和冲销干预.根据现有理论,分析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效力,一般依据货币模型和资产组合模型.由于非冲销干预会对一国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各国一般通过冲销干预来影响汇率.  相似文献   

10.
外汇干预有效性评估历来都是外汇干预决策、实施及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对于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拟合央行外汇干预反应函数,构造出合理有效的工具变量,进而修正GARCH模型在评估外汇干预有效性中的偏误。实证结果表明,1993~2004年间日本央行外汇干预操作由侧重调控汇率偏离水平,逐渐向压制短期内剧烈的负向波动转移;虽然抑制或扭转了日元相对美元的中短期升值,但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汇率波动,带来额外的货币风险。  相似文献   

11.
外汇干预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被各国央行广泛采用,在当前中国外汇干预存在争议的背景下,总结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国际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哥伦比亚和新西兰两个代表性国家总结其外汇干预经验,然后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对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干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正向外汇干预对名义双边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均有减缓波动的作用,达到了稳定汇率的效果。从现阶段来看,当前外汇干预作为维护汇率稳定、调节内外平衡的政策权限,应该予以保留。我国中央银行要实现合理的干预行为,需要有恰当的干预时机、灵活的干预方式、与之协调的干预目标,以及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逐步完善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日本央行的外汇实际干预数据对1991-2004年央行干预日元/美元汇率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买入干预的绝对数量对汇率水平影响显著,当干预为日美央行联合买入时,干预对汇率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单边卖出干预和央行联合卖出干预对汇率水平均不产生显著性影响。同时,日本央行参与入市干预这一举措本身会导致汇率波动的下降,但当干预数量较大时,日本央行的干预将会增大汇率的条件方差。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15,(24)
本文对跨国公司如何应对外汇汇率波动进行分析研究,为跨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笔者分别从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的意义、外汇汇率波动风险概述、跨国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为跨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外汇干预方式演变的历史,提出汇率制度演变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路径相一致.汇率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化。外汇干预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外汇干预的冲销方式演变体现了我国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外汇管理措施,本文对由此造成的对广西外汇形势发生的影响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增强企业汇率敏感性、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完善外汇监管便利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稳妥开放资本流出:为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创造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常项目收支状况逐步改善,显示目前人民币汇率正趋于均衡水平。而现行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非对称管理,有可能造成人民币汇率信号的失真。下一步应协调好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关系,重点应稳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进一步理顺外汇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印度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汇率制度改革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印度汇率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后,印度卢比对主要货币汇率弹性增加的同时,实际有效汇率维持了稳定,国际收支有所改善并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主要得益于汇改后印度央行加强了对有效汇率的干预。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干预也导致央行外汇资产急剧增加,包括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净国内资产大幅度下降,影响了干预的持续性和国内金融体系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印比较,文章针对中国的汇率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造成外汇供过于求。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被动进行冲销干预,收回过多的外汇,结果使央行外汇占款压力增大,也加深了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弱化作用和抵消程度。应从多方面配合来解决这一问题,货币政策应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新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运用体系;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显著贬值,而楼市火爆风险陡增,汇率与房价随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伴随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转变,汇率作为外汇资产价格,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渠道。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房地产价格、产出、通货膨胀四个内生变量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通过房地产价格渠道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通过房地产价格对产出具有长期影响,汇率向房地产价格的传递存在一定阻滞。  相似文献   

20.
一国汇率变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已有研究分别从汇率影响消费的渠道与机制和影响效应两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汇率通过贸易渠道中的汇率价格传递机制、就业与收入渠道中的出口利润分配与工资价格机制和金融渠道中的资本流动和财富机制影响一国消费,而汇率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都不确定,且汇率对消费的各种影响都存在动态差异和结构差异。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适用于中国经济现实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