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界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能力主要由生态支撑能力、社会贯彻能力和经济保障能力所组成 ;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能力的现状 ,提出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等多项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自然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素质的提高,精神文明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精神文明 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 建设与批判、治标与治本这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小幸 《发展研究》2003,(12):52-5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同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是我国乃至福建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方针和行动纲领,也是福建省实验区建设的重要依据。实验区实施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有: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城镇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农  相似文献   

4.
珠港澳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教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及法制保障能力、资源环境可持续支撑能力四个方面衡量珠港澳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对珠港澳11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聚类分析比较中,总结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层次类型和结构类型,为认清珠港澳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效率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何恭宁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当前和21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199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生产环境安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国际发展公约,又是我国基本国策。我国是世界第一个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江泽民主席曾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清洁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再进  田洪 《经济师》2003,(10):252-25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因此 ,要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是要突出可持续发展 ,强化全面小康建设的可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辉 《经济纵横》2004,(12):18-21
目前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加快城市体制与技术创新 ,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建立多元化城市环保投资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促进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建立我国城市循环经济体系 ,是提升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最新进展的同时,分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进而构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和技术创新模型,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Sutainable Development)自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到1992件联合环境与发展大会,人类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共同追求的目标,并对其内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到1996年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近百种,从全球的观点看,Gro Harlem Brundtland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根据《21世纪议程》中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要求,各个国家和有关的国际组织,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学,纷纷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研究,转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根据自己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和自己国家地区的特性,给出了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联合国有关机构,研究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中期方案和指标体系。英、美等国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我国先后有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郝晓辉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讨》中给出的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课题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等,至此,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由指标体系转向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规律。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有关献对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做了探讨,本拟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进一步分析,给出科技知识分子系统是“协调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描述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消费者主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也就是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是符合公正原则,保证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消费。可持续消费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的观念更新,树立起呆持续发展意识;可以衽“动机控制”,从根本上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可以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向不可持续的模式告别;有利于政府和国际社会制度符合各国国情的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选择发展生物技术的必然性,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生物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变与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邓 《当代财经》2005,(11):19-21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人文主义概念,追求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长期战略思想。确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中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再以GDP为核心考核指标,将走上一条以人为本的理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土木工程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因此在土木工程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材料、建成后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拆除与循环利用等环节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对如何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策性建议:一是利用税收政策消除二元经济现象;二是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三是税收政策应有助于合理、节约、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四是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麟 《经济经纬》2000,(4):88-90
知识增长的可持续性已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知识经济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机,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高新技术、教育和知识产业,构建面向知识经济朝代的制度创新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讨论了"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危机的成因研究、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经济危机与宏观调控、经济危机的治理思路、应对危机的经验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协调好需求、环境、资源和企业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企业持续经营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9.
胡娟 《生产力研究》2005,3(11):14-16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性发展公平性原则的研究,结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对发展观在平等层面上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平等的重要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平等观来研究可持续发展中的平等,澄清了关于平等问题的诸多疑问,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探讨平等的真实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李丽 《生产力研究》2005,(11):100-101
本文简述了我国矿产能源的天然禀赋状况以及国家能源安全基本政策,就世界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维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短期相对安全”与“长期绝对安全”的问题,认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人类尽快实施主力支撑能源重心的战略大转移,建议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应该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能源安全必须有多个支撑点,并主张尽早以国际合作方式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