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宏善 《经济师》2007,(6):240-241
在当今金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银行监管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趋势和潮流,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不仅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薄弱环节,从确立监管目标、建设监管法律体系、构建监管组织机构、完善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手段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加强银行监管这一问题的探讨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加强中国银行业监管为主题,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监管是金融监管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中枢。面对我国银行监管主体设计错位、监管客体扭曲、监管依据缺失和监管效率低下等严峻现实挑战,提出了强化和创新我国银行监管若干政策建议,对弥补我国银行监管真空进而提升监管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银行监管是有成本的.它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使整个社会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造成监管成本超过由监管带来的收益.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本文对银行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构成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银行监管成本收益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最优监管模型:同时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监管对象和监管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重新塑造高效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监管处罚作为审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范化解银行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考察了银行业监管处罚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管处罚显著抑制了违规银行风险,有利于维护银行系统稳定。特别是在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修订后,对银行风险防范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监管处罚有效性,发现监管处罚的风险抑制作用不仅具有长期效应,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警示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的规模和国有属性会弱化监管处罚的风险抑制作用,而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这种弱化作用有所减小。此外,搭配经济类处罚或纳入机构为主体的处罚措施实际效果会更好。但监管处罚也存在对高风险银行处罚不足,而对低风险银行处罚过度的问题。本文丰富了监管处罚有效性的内涵,为建立防范化解银行风险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陈树生 《经济师》2006,(1):254-255
以银行业风险监管与防范为核心内容的《巴塞尔协议》明确了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标准与要求等。与之相对照,我国银行监管在对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监管、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对外资银行和对网络银行的有效监管以及监管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缺陷,需要从完善银行监管体系、加强对银行机构的监管、培养高素质的银行监管队伍和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等方面构建我国银行监管的基本框架,实现银行有效监管和银行业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监管效率改进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以既定银行监管目标实现程度为银行监管效率的定义,构建了我国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模型,通过选取1998~2007年的银行业数据,分析检验了银行监管效率水平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2003年我国银行监管效率处于改进提升的状态,然后以2003~2005年为拐点呈略微下降,2005~2007年略成上升态势.从政策背景上看,在2004年前后我国先后出台了较为审慎的监管政策导致部分指标水平值下降,这成为影响银行监管效率趋势变化的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银行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监管是金融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稳健运行的基本保证,其不仅关系到金融行业的安全,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本文讨论银行监管市场化进程,分析我国银行监管趋势及现状,以及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市场化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联系出发,结合日本泡沫经济时期银行金融体制问题,分析我国金融银行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央行独立性、银行监管等问题的建议,为我国银行体制改革提供今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外汇业务的管理,实际上奉行的是银监局对外汇银行进行机构性管理,外管局对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业务合规性管理,监管当局依托外汇银行对居民外汇业务进行监管的“双线三元”监管体系。这里,“双线”指的是外汇银行对居民进行“一线监管”和监管当局(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进行“二线监管”;“三元”指的是出现银监局、外管局和外汇银行三个监管主体。而这“双线三元”监管体系必然带来两个问题。问题一,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的双重监管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权力的划分不清而导致监管的真空,因权力的交叠而导致监管效率的丧失和监管成本的上升;问题二,外汇指定银行对居民外汇业务的监管,可能带来外汇银行作为企业与作为监管者双重角色的冲突。在相应的对策选择上,针对问题一,作者提出应结合体制上外汇业务监管理念变革的趋势,将银监局和外管局对外汇银行的机构型监管向外汇业务的功能型监管转变;针对问题二,作者提出应在加入WTO后资本项目将逐步开放的大背景下,将外汇银行开展新外汇业务的成本、收益纳入其目标函数中,从切身利益上规范其行为,确实提高我国外汇业务监管的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