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 《中国广告》2007,(12):150-150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市场环境,省级卫视阵营都普遍感受到了前进的阻力和发展的压力,在电视收视市场进入份额竞争时代后,一个电视频道份额的增加意味着其他频道份额的下降,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由"跑马圈地"的粗放式增量发展转向"精耕细作"的存量发展,去年是省级卫视表现突出的一年,各卫视频道推进机制创新,整合各类资源,推出了多个大型电视活动,借"对象差异化、参与大众化",打造品牌节目,强化频道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倩  饶丽娟 《广告导报》2007,(4):113-119
2006年中国电视市场,在宏观环境上,广电政策接二连三出台,整个电视市场规范和创新并存;在不同媒体行业竞争中,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逐渐壮大,数字电视走入千家万户,传统电视媒体市场面临更多的竞争;在传统电视市场内,中央级、省级、市级电视频道竞争进一步升级,娱乐选秀大战、独播剧大战此起彼伏。本文将结合CSM媒介研究的127个城市的收视率调查数据,从整个电视市场的收视环境、观众的收视特征、频道竞争、节目竞争与发展特点等方面——对2006年的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景式的分析与盘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的电视市场环境较之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更为复杂,其可接收的境内外电视频道之多,市场开放程度之高,各种各样的竞争关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层级和形式。这其中,作为“地方军”一派的省级电视媒体的经营境况如何?“老大哥”省级卫视的情况又如何?  相似文献   

4.
电视市场已经进入份额竞争阶段,品牌战和淘汰赛的号角已经吹响,频道激增,观众合流,电视媒体竞相进入品牌竞争的“红海”。在红海里,市场是有限的,如果电视台没有能力扩张他们产业的边界,势必难以存活得有声有色。作为安徽电视台三大主力频道中的地面主频道的安徽经视,则根据媒体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通过启动地缘亲和战略寻找到了品牌的蓝海。以三大策略支撑的地缘亲和战略使得安徽经视得以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不断地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郭振玺 《广告导报》2006,(10):106-108
随着近几年电视媒体前进步伐逐渐放慢。电视媒体的发展从过去的快速增长进入到一个持续稳定的平台状态,尽管速度降低了,但是竞争却是越发激烈。随着竞争在强度、力度、广度、深度上不断的加剧,各电视机构都加大马力梳理自己、了解对手、分析观众、摸清市场、研究竞争环境;对频道、对栏目、对节目的品牌发展建设也进行了大量、各种的尝试,其中不乏精妙之举。在各频道高招、奇招、险招迭出的竞争格局下,央视经济频道从自身的频道特色、资源和定位出发,基于对电视市场、收视市场长期的观察和分析,在国内首次推出“编播季”概念,频道编、播体系正式实行按“季”播出。概括言之,按“季”播出的核心就是让观众在方便的时间看喜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1983年至2013年“四级办电视”方针制定并执行整整30年,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发展目标促进下,中国电视产业确实蓬勃发展起来,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因此形成了今天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电视频道——城市电视台这样一个极具中国政治特色的竞争结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数量的成倍增加,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不断侵蚀,为了争夺有限的收视资源和市场份额,备频道之间的竞争几近白热化。然而,频道数量的激增和观众数量的相对饱和,使电视竞争成为一个博弈的过程,一个频道的收视份额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个频道的减少。在以电视观众为主导的“遥控器时代”,频道编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似乎在一夜之间,品牌成为中国传媒业关注的重中之重。随意翻开一本传媒杂志,或聆听一场传媒领袖人物的演讲,品牌建设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电视媒体市场,电视从业者更是以无比渴望的目光仰视着品牌这枚竞争利器。然而限于种种原因,国内电视媒体的品牌建设总是限于重策略轻战略,重短期轻长远的窠臼。品牌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在不少电视频道那里,就简单的沦为了宣称的差异化定位,令人目眩的电视包装再加上频道挖空心思的推介会。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的广告市场仍以18%速度在快速增长,同样,悬挂在国内全民头上的34家国内卫视频道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创造着自己的财富,瓜分着广告份额。 竞争依然激烈,定位层出不穷,竞争态势更是此消彼长。纵观2006年国内卫视的发展脉络,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当前国内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电视观众市场容量已经饱和、频道数量激增的背景下,电视市场的竞争进入收视份额比拼阶段,电视媒体的品牌战和淘汰赛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中国媒体界竞争愈加激烈,电视市场已经进入了收视份额竞争阶段。争夺观众注意力和“眼球”已成为电视媒体角逐的焦点。在这种激烈而又残酷的淘汰赛中,新的营销方式花样百出.电视媒体在荧屏内外日益活跃。以他天生的优势开拓着社会资源。丰富着大众生活。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活动营销.2005年被称为“活动营销年”。2007年各电视台更是加大“活动营销”的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12.
“竞争力”近年来成为电视机构管理者最为关心的主题之一。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视频道、铺天盖地的视频屏幕和愈发普及的网络媒体,电视台管理者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对竞争如此关注。在竞争中保有优势几十年的电视台,现在却好像正处于各种挑战之中,竞争压力来自何方,如何应对是当前电视台管理者面对的一个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3.
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无锡电视已经走过了50年的艰辛与辉煌。在数字化多频道竞争的市场格局中,无锡电视台黄金时段的收视份额突破了45%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4.
张金海 《广告导报》2004,(1):112-112
国家广电总局“17号令”的发布,许多人担忧会对我国地方电视传媒的广告市场造成大的震荡.广告量锐减,广告经营额大幅度下降,许多广告被迫从电视广告市场退出转投其他媒介,从而造成媒介广告市场新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5.
袁方 《广告导报》2004,(9):123-124
2004年,电视频道的改版格外频繁。按照笔者的理解,所谓频道改版,实质上是对频道的节目资源和广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电视台根据竞争态势的变化,对节目进行新的“排兵布阵”。由于在全国任何区域内,都存在着数十个电视频道,在争夺同一块收视“蛋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因此频道改版往往除了研究自身之外,同时还要研究竞争频道的节目配置,发现对手的弱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节目资源配置提升频道的收视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销售与管理》2006,(4):20-20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调研显示:从市场需求和品牌竞争方面来看,2035年中国家用空调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品牌竞争全面升级,尤其是“洋品牌”与“土品牌”在高端市场的较量更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东南 《中国广告》2006,(12):140-141
随着电视行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观众只锁定一个电视频道的时代一去不返。电视界真正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增长强劲,等离子电视走出低谷,份额大幅上升,平板电视各尺寸段全面开花,但同时价格战迭起,产品均价进一步走低,品牌竞争也向三四级市场拓展。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9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呢?赛迪顾问预计,2009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将有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袁方 《广告导报》2005,(11):170-172
近几年.中国电视市场格局风起云涌。随着电视收视人口的日趋饱和,电视台进入份额竞争时代。一个频道收视的提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的下降。中央台作为国家台,占据着35.32%的市场份额,31个省级卫视中底子厚,资源多的频道竞相努力完成从省级台到区域台的升级.从区域台向全国性频道的转型。这其中.湖南卫视称得上是挺立潮头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20.
程伟 《国际广告》2010,(2):22-25
电视的诞生推动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加速发展.然而该时代最显见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即消费者与电视行业之间处于简单的一对多的被动收视方式中。主动权与选择权被大大限制。就在电视与网络行业间竞争升级化.电视品牌行业内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现况下,TCL突破电视行业的技术瓶颈,扮演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率先推出“互联网电视”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